首頁 > 易卦

廣東多地密集出臺文明行為促進條例

作者:由 現代時刊 發表于 易卦日期:2022-12-03

文體型別都有什麼

>

2021年7月30日,廣東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廣東省文明行為促進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於當年9月1日起施行,條例對公共場所、公共衛生、交通、城鄉社群、旅遊、醫療、校園、網路、家庭、飼養寵物等十個方面的文明行為進行規範,為廣東文明行為促進工作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條例實施一年來,廣州、中山、惠州等地相繼出臺地方文明行為促進條例,截至目前,已有13個地市出臺文明行為促進條例,引導廣大人民群眾樹立講文明守規範意識,弘揚文明新風尚,促進社會文明進步,將文明行為從紙面落實到實際,城市形象更加美麗生動。

“文明行為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體現。”省文明辦相關負責人介紹,條例實施一年多來,廣東各地積極開展條例學習宣傳教育活動,將之融入到精神文明建立九大行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以及市民群眾文化活動中,擴大市民的知曉率和參與率,發動社群黨員、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分隊志願者、公共文明引導員、小巷管家深入大街小巷,及時發現、制止和勸導不文明行為,確保條例有效、紮實落地。

奮鬥身影

東莞長安鎮宣傳教育文體旅遊辦公室主任蔡少霞:

打造群眾喜愛的文明實踐陣地

南方日報:作為一線工作者,文明行為促進條例實施後,可以感受城市哪些方面的變化?

蔡少霞:一方面是搭建起文明實踐工作合力的常態化聯動機制,透過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全鎮中心策劃統籌,各站點積極響應、快速落實,形成強大工作合力。

另一方面是激發了群眾參與志願服務的積極性。透過條例的宣傳推廣,我們依託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廣泛凝聚各方力量參與文明實踐志願服務,構建功能完備、富有活力的“1+35+N”的志願服務隊伍體系。截至目前,全鎮註冊志願者總人數為6。7萬人,累計志願服務時長為103多萬小時。

此外,建立起群眾點單志願服務機制,自下而上建立“群眾點單、中心派單、志願組織接單、群眾評單”工作流程和路徑,透過黨員幹部走訪、志願者上門等多種渠道,及時研判基層和群眾基本需求,在摸清需求、掌握資源的基礎上,將“群眾要什麼”與“我們有什麼”有機結合起來,精心設計服務專案清單。

立足長安鎮企業數量龐大、外來務工人員和隨遷員工家屬多的特點,我們專門針對常住人口群體特點,策劃定製一系列文化惠民活動。比如,在企業員工中開展“漢服”穿搭、香道體驗等傳統文化活動,面向員工家屬組織少兒象棋、趣味手工、創意美術、中國民族舞蹈等主題培訓,讓在長安鎮務工的產業工人更安心工作,也讓隨遷家屬在這一方土地更有歸屬感、幸福感。

南方日報:如何結合自身實際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工作?

蔡少霞:一直以來,我們的目標是打造群眾最願意來的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立足於提供家門口的文化服務,我們建成了以長安鎮圖書館為中心,覆蓋社群、校區、工業園區、商業區、景區的“1+13”“蓮花山下”品牌服務體系,為群眾提供、文化惠民、圖書閱讀、文明實踐、志願服務、旅遊服務等“一站式”公共服務體驗。

中心設有實踐課堂、雲講堂、宣講課堂等功能室,可供開展文化交流、藝術教育、理論宣講等多型別活動,每間功能室都有不同風格及特點,吸引眾多市民前來打卡,讓這裡變成了網紅打卡點。

豐富的文化活動讓參與者精神更加富足,在這樣舒適、自然、放鬆的環境中參與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他們既是文明的實踐者,也是文明的創造者。

南方日報:接下來如何推動精神文明建設走向深入?

蔡少霞:我們將以文明行為促進條例為指引,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為陣地,做強思想引領,組織各級各類宣講隊伍深入基層一線,廣泛開展物件化、分眾化、互動化宣講,推動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在志願服務方面,聚焦群眾“老小舊遠”“急難愁盼”問題,廣泛開展敬老助老、救孤助學、幫困助殘、科學普及、體育健身、平安守護等鄰里守望文明實踐志願服務活動,使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站、點)成為基層治理的重要依託。同時,建立健全分類指導、逐層提升的梯度志願服務培訓機制,建立完善社工與志願者協同服務機制,不斷提升志願服務專業化水平。

此外,根據長安鎮的產業和人口特點,發起企業員工文明共享計劃,積極撬動更廣泛的社會參與、志願服務,積極引導企業等社會資源,支援和參與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營造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圍。

南方日報記者 王佳欣

(責任編輯:楊淼)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郵箱地址:ahhfxmt@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