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易卦

人都是自私自利的,人類的道德感是怎麼來的,人性到底是什麼?

作者:由 小播講哲學 發表于 易卦日期:2023-01-10

人的道德觀念是怎麼形成的

大家好,這裡是小播讀書,今天我們來聊一個比較嚴肅的話題:道德感,人類的道德感和道德原則是如何發展起來的?

(溫馨提示:這篇文章有點長,2700多字,希望耐心閱讀會有收穫。)

人都是自私自利的,人類的道德感是怎麼來的,人性到底是什麼?

有句話說:只有小孩子才分對錯,成年人的眼裡只有利弊。

我們看待這個世界,或者做出一個判斷,有兩種基本的原則:一種是做事實判斷,一種是做價值判斷。

深圳到北京的直線距離約為1950公里,這是一個事實,我們用工具測量就可以知道;而在北京比在深圳生活更舒適,這就是一個價值判斷。事實判斷討論的是是非真假,利用的工具是理性的分析,精準的計算,用資料說話,比如你的工作怎麼樣,不是你乾的辛苦不辛苦,而是你的KPI資料好不好,一個公司的業績好不好,不是員工有多努力,而是一個公司的成本、指出、收益這些具體的,可量化的指標怎麼樣。

所以,事實判斷的工具是理性,哲學家馬克思·韋伯稱之為“工具理性”,今天我們的世界,正在被這種工具理性的思想所統治者,走向了極端的工具理性主義,由此導致了功利主義和現實主義,我們不看個人感受,我們只看冷冰冰的數字。

人都是自私自利的,人類的道德感是怎麼來的,人性到底是什麼?

而還有另外一種判斷,稱之為“價值判斷”,價值判斷討論的是好壞利弊,利用的工具是情感,關注重點是“應該不應該”的問題。看到小孩落水了,如果用理性主義判斷,稍微計算一下,去救這個小孩,可能是不划算的。但這個時候,顯然是“價值判斷”在驅使著我們,我們“應該”去救這個落水的小孩。價值判斷是以情感和道德原則為基礎的,而不是邏輯嚴密的理性分析,也不是冷冰冰的資料計算。

哲學家大衛·休謨在他著名的《道德原則研究》中指出:“這個世界是怎麼樣的”(事實判斷)與“我們在這個世界上應當做什麼”(價值判斷)是兩個截然不同的問題,它們之間存在著絕對的隔閡和斷裂,前者討論的是真假,而後者討論的是好壞。

人都是自私自利的,人類的道德感是怎麼來的,人性到底是什麼?

這個命題被稱為“實然”與“應然”的二分、“是”與“應當”的二分、“事實”與“價值”的二分,人們也把這種“二分”稱為“休謨的斷頭臺”。要想科學地研究“應然”的問題,就需要使用觀察和實驗的方法,去觀察不同行為原則和品質在人們心中造成的反應。透過觀察和總結,我們就可以更科學、更可靠地認識人類情感當中那些普遍的要素,從而認識到對於人類而言什麼是道德原則。

道德原則的基礎是情感,理性在道德判斷中的作用非常少,而道德的實質內容其實僅僅是人們的情感和偏好,而道德並非一個客觀理性的事實。換句話說,道德其實是一種人們普遍的一種情感選擇,這種觀點,其實顛覆了西方几千年來的理性主義的道德認知,在過去,從古希臘的柏拉圖哲學開始,人們普遍認為道德是一種理性的行為,換句話說,什麼好、什麼是壞、什麼是善、什麼是惡,這些問題其實是有客觀的標準和事實依據的,道德的判斷,就像1+1=2一樣理性客觀。但休謨挑戰了這種道德觀念,提出了“理性是激情的奴隸”,在道德判斷中,理性作用很少,是情感和偏好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人都是自私自利的,人類的道德感是怎麼來的,人性到底是什麼?

簡而言之,休謨是說,一件事情是否道德,並沒有客觀標準,只是人類的一種情感偏好。道德只是人類的一種選擇。甚至都不是一種必然的、有理性客觀基礎的選擇,而只是一種“有用的”選擇,休謨稱之為“效應”,

而為什麼人類會具有這種選擇,休謨提出了“效應”的觀念,因為道德總體來說是對人類社會有積極正面的意義,所以,成為了人類的共同選擇,這其實有點“功利主義”的色彩,也遭到了後來很多思想家的批判。就像休謨說:就總體而言,誰也無法否認,唯有最顯著的仁慈之心才能賦予人類以更高的價值;而仁慈之心的價值至少部分地源於其增進人類福祉和促進人類社會幸福的傾向。

但道德原則來自情感偏好,那這裡帶來了一個問題,每個人的情感偏好是不一樣,比如:我認為運動跑步才是健康有意義的生活,而你認為刷劇逛街才是有意義的生活;我喜歡喝茶,你喜歡喝咖啡。每個人的情感偏好不同,但我們其實有很多普遍的道德原則,比如休謨把道德原則劃分為:自然德行和人為德行。自然德性包括同情、博愛、仁厚、溫和等等,無論一個人是否生活在社會當中,他都有可能具有這些德性;而人為德性包括正義、愛國、尊重他人的財產等等,這些德性透過社會傳統和社會制度產生,並得以鞏固,有助於人和人之間的社會合作互動。

而且休謨將“仁愛”作為自然德行的代表,將“正義”作為人為德行的代表。

說到這裡,其實就接近我們中國文化對道德認識了,在儒家思想中,“仁”和“義”是儒家整個思想體系的出發點。孟子說“仁,人心也。義,人路也”、 “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人恆敬之”。

這裡儒家思想的“仁”和“義”,其實和休謨說的“仁愛”和“正義”非常接近的。一個人有仁愛之心,是源於惻隱之心,也就是同情心,或者同理心,仁是一個人內在的價值判斷。而一個人有正義感,源於羞恥之心,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判斷,如果世界上只有一個人,那麼他不會感覺什麼羞恥,羞恥感是一種在社會生活中,人與人之間互動互動中,才會表現出來的道德判斷。其實也休謨說的“正義”有些類似。

人都是自私自利的,人類的道德感是怎麼來的,人性到底是什麼?

而跟休謨同時代,還有一位情感主義道德大師,亞當·斯密,我們都知道他們是“經濟學之父”,寫出了著名的《國富論》,但其實在亞當·斯密看來,他真正得意之作是《道德情操論》,因為這本書從他37歲第一次出版以來,在接下來的30多年裡,他修改了六個版本,直到他去世之前都還在修訂,可見他對這本書的看中。這本書的亞當·斯密也提出了人類道德感的來源,他認為,人類的道德感的形成有個重要因素,一個是“同情共感能力”,或者稱之為“同情心或者同理心”,而另外一個就是“公正的旁觀者”。每個人都有同情心,儒家思想中稱之為“惻隱之心”。我們能對他人的情感情緒感同身受,這是一種人類與生俱來的能力。但這還不足以形成普遍的道德觀和道德原則,還需要有一個“公正的旁觀者”,或者說“良知”,也就是說,我們做一件事,會感覺有一種無形的第三方監督的力量,有一個良知在驅動著我們,要做道德的事情,不要做不道德的事情。

人都是自私自利的,人類的道德感是怎麼來的,人性到底是什麼?

而這種良知感,亞當·斯密稱之為“公正的旁觀者”,其實和休謨說的人為道德,或者說“正義感”有點類似,我們都會有一種使命感,我們應該這麼做,我們的良知告訴我們,我們應該這麼做。

好了,今天的內容非常多,我們從哲學家大衛·休謨的《道德原則研究》,講到了儒家思想的“仁義禮智”的道德原則,再講到了亞當·斯密的《道德情操論》,在人類歷史上,幾乎每個時代,每個思想家都有對人類倫理道德的論述,道德是人類社會進步和發展的基礎,我們很難想象一個沒有道德、沒有情感,只有理性的世界。

但今天的現實社會,其實理性的力量遠遠超過了情感的力量,人工智慧正在侵蝕人類的情感判斷,人們的價值感、道德觀念正是丟失,很多時候,大資料、人工智慧可能比你更瞭解你自己,它們幫我們做出了選擇,替我們做出了判斷,但這樣真的好嗎?

好了,今天的內容就是這些,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請關注“小播讀書”閱讀更多精彩文章,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