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易卦

真·硬核修行,就是在有為法中完成對無為法的證明

作者:由 藥禪院 發表于 易卦日期:2023-01-14

什麼叫心法和色法

真·硬核修行,就是在有為法中完成對無為法的證明

真·硬核修行,就是在有為法中完成對無為法的證明

所謂修行,別無神秘,就是在有為法中完成對無為法的證明。

在有為法中修有為法,修的還是世間法,

有“行”而無“修”。

在無為法中修無為法,是沉空,是滯寂,是枯木寒巖,是死水微瀾,

有“修”而無“行”。

在有為法中修無為法,在有為法上完成對無為法的證明,才

有“修”有“行”,稱之為“修行”,是真修行,是硬核修行。

《金剛經》說:“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曾有禪師拿這一句提問弟子:”既然是無為法,為什麼會有差別呢?“密義也就在這裡。差別不在無為法,在有為法。

有為法,無為法,同屬於”法“。修行,一定要先知道“法”。

什麼是“法”?

《顯揚聖教論》中這樣說:

《顯揚聖教論》卷一

心心所有色  不相應無為

這就是

,十個字,概括了五種法。五種法,窮盡了一切法。

本體與現象,心理與物理,實體與關係,哲學的基本命題,修行的主要功課,在這十個字裡,都包括殆盡。

接觸過一點法相唯識學的人,大概都知道這五種法。這是唯識學入門的基礎,但最深的修行奧秘也就在其中。表面看只是理論,仔細看全是乾貨。

哪五種法?

心法、心所法、色法、心不相應行法、無為法。

用有為和無為來劃分:

前面四種都是有為法,最後一種就是無為法。

真·硬核修行,就是在有為法中完成對無為法的證明

無為法和有為法並不是兩個法,而是一個法,法本身沒有差別,差別來自於我們怎麼看。

有為是相,從相上來看,就是有為法;無為是性,從性上來看,就是無為法。

不是離開有為法外,另外有單獨的一種法叫做無為法,無為法就在有為法上面呈現,也就在有為法上面成就。這就是“見色即見空”。

在有為法中,再用實法和假法來劃分:心法、心所法、色法都是實法,心不相應行法就是假法。

什麼是心不相應行法呢?時間的變化是心不相應行法,空間的轉換是心不相應行法,事物的聚合與離散是不相應行法,生命的誕生與消亡是不相應行法,語言文字是不相應行法。

一切自身不能單獨存在、必須依附於心法或者色法的存在才能得以存在的法都是心不相應行法。

雖然不能單獨存在,看起來又好像單獨存在著,而不與心法相應,所謂“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這才說”心不相應行“。

實法是實,有體性,有作用;假法是虛,其自身無體性,無作用。但實法與假法互相配合才能夠生成意義。

真真假假、實實虛虛,才能讓這個世界完整呈現。

這就是“有實便有虛”。

在心法、心所法和色法當中,又可以用心法和色法來劃分,心法、心所法都屬於廣義的心法,和色法相對應。心法藉助於色法而顯現,色法依賴於心法而成立。

離心無色,離色也無心。

這就是“見色即見心”。

在心法和心所法當中,又以心法為主,而心所法是心法的輔助。心法包括心、意、識,識又分眼耳鼻舌身意等六種識。心所法包括各種心的基本功能、善的作用與不善的作用等。這就是“有主便有輔”。

心法、心所法、色法、不相應行法,都是有為法,而無為法就藏在其中。

真·硬核修行,就是在有為法中完成對無為法的證明

春天不可見,看到垂下的嫋嫋柳絲、綻放的灼灼桃花,就見到了春天。

要體證無為法,也並不是什麼事都不作,無所作為,而稱之為“無為法”,最好的方法是在有為法上去體察、去修行。如同要磨出最鋒銳的刀刃,不能在空中打磨,而要在石頭上打磨。

這個打磨的過程,也就是拆解世界的幻相的過程。

在有為法當中,看到哪些變化屬於不相應行法產生的幻相,而在其背後是哪些實法的作用,就完成了

第一重幻相的拆解。

然後在色法上見到心法、心所法,見到因為心法、心所法的各種運作,造成色法的種種相似變化。這就完成了

第二重幻相的拆解。

在心法和心所法當中,再看到是哪些心法在發號施令,哪些心所法在參與配合,而最終起決定作用的是哪些基本心識活動。這就完成了

第三重幻相的拆解。

再在這些心識活動上面,覺照到這些活動都是基於幻相而生,幻相本來就不真實,這些隨之而起的心的變化與運作自然也就沒有真實性。推到最初一念生起之時,就稱之為“一念無明”。這就完成了

第四重幻相的拆解。

最後這兩重如果再展開就是唯識學上說的

”五重唯識觀“

,工夫更加細緻,但道理並無不同。

真·硬核修行,就是在有為法中完成對無為法的證明

一重重拆解掉幻相的過程,也就是一層層破除妄念的過程,也就是不斷深入地對無為法完成證明的過程。

知幻便能離,破妄即證真。

把有為法都拆解掉之後,還剩下什麼呢?當然只剩下一個無為法。所以這最初的“一念無明”,其實就是在無為法上失去覺照,而產生了分別意識。由於分別意識,而有心法、心所法、色法、心不相應行法等各種差別,其實本體上離不開一個無為法。所以說”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差別“就在心法、色法等上面。生命的呈現和從凡入聖的整個過程,開始於無為法,中間和最後其實也還是無為法。

所以本來無事、本來無物,而不妨有事,不礙有為。

不住無事,不止有為。修行之道盡矣。

《顯揚聖教論》修行解密系列

關於“大千世界”的正確開啟方式,99%的人都誤解了

分享轉發,利益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