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易卦

三國的甄宓姿容絕色,被曹丕賜死,下葬時要以發遮面、用糠塞口?

作者:由 李倩說電影 發表于 易卦日期:2023-02-04

言未畢是什麼意思

甄宓被賜死是曹丕的決定,但甄宓死後的“發遮面,口塞糠”不是曹丕的意思。是後來郭皇后搞死了甄宓,主要是防止甄宓死後伸冤。在裴松之註解的《三國志》中添加了《魏書》對甄宓之死的記載,但《魏書》中只說“會後(甄宓)疾遂篤,”,又說文帝曹丕聞訊“帝哀痛諮嗟”,對甄宓之死含糊其辭,似乎在掩蓋真相,《魏書》中說曹丕要為甄宓進皇后位,但甄宓認為自己沒有皇后的才德,就是不接受冊封“妾自省愚陋,不任粢盛之事,加以寢疾,敢守微志。”裴松之認為《魏書》在故意淡化甄宓的死因,沒有展開說。“臣松之以為春秋之義,內大惡諱,小惡不書。

三國的甄宓姿容絕色,被曹丕賜死,下葬時要以發遮面、用糠塞口?

文帝之不立甄氏,及加殺害,事有明審。魏史若以為大惡邪,則宜隱而不言,若謂為小惡邪,則不應假為之辭,而崇飾虛文乃至於是,異乎所聞於舊史。推此而言,其稱卞、甄諸後言行之善,皆難以實論。陳氏刪落,良有以也。”總之,裴松之認為《魏書》沒真正講清甄宓死因。無論是何種歷史記載,都說甄宓生前十分賢德。裴注三國志中,引用《魏略》中的話“後(甄宓)之賢明以禮自持如此。”這應該是事實。甄宓生前無皇后之名,都是死後追封的。陳壽在《三國志》卷五文德郭皇后中明確說甄皇后(甄宓)的死與郭皇后有很大關係甄后之死,由(郭)後之寵也。

三國的甄宓姿容絕色,被曹丕賜死,下葬時要以發遮面、用糠塞口?

陳壽沒有展開說郭皇后具體在甄宓之死中發揮什麼作用。在《資治通鑑》魏紀一中也有言“(曹丕)即皇帝位,安平郭貴嬪有寵,甄夫人留鄴不得見。失意,有怨言。郭貴嬪譖之,帝大怒。六月,丁卯,遣使賜夫人(甄宓)死。”這也說明甄宓的死與後來的郭皇后有極大關係。而且《資治通鑑》中明確指出甄宓因為失寵有幾句怨言。這話傳到了郭後耳朵裡,正得寵的郭後又把這些話添油加醋的告訴了曹丕,曹丕就賜死了甄宓。在《三國志》方技傳中周宣給魏文帝解夢時,周宣直接往甄宓被賜死一事身上靠,“文帝問宣曰:“吾夢殿屋兩瓦墮地,化為雙鴛鴦,此何謂也?”宣對曰:“後宮當有暴死者。

三國的甄宓姿容絕色,被曹丕賜死,下葬時要以發遮面、用糠塞口?

”帝曰:“吾詐卿耳。”宣對曰:“夫夢者意耳,苟以形言,便佔吉凶。”言未畢,而黃門令奏宮人相殺。無幾,帝復問曰:“我昨夜夢青氣自地屬天。”宣對曰:“天下當有貴女子冤死。”是時,帝已遣使賜甄后璽書,聞宣言而悔之,遣人追使者不及。”這說明當時雖沒人敢直接為甄宓鳴冤,但臣子普遍認為甄宓是冤死的;周宣利用夢境巧妙地說出甄宓蒙冤一事,曹丕既然後悔賜死甄宓一事,為什麼沒有深查此事?總之所有史料都沒有記載曹丕追查這件事。同樣是在《三國志》中,陳壽明確記載郭皇后為曹丕贏得帝位發揮了很大作用“文帝定為嗣,(郭)後有謀焉。”等曹丕繼位後,這應該是郭得寵的重要原因。

再後來甄宓死後的黃初三年,曹丕想把已經是夫人的郭女王立為皇后。可這遭到臣子的反對,中郎棧潛就向曹丕力陳立皇后的標準,講歷史,其實就是在委婉的說郭女王不堪作為皇后,中郎棧潛雖然認為皇后應該出身豪門大族,而看不起出身地位的郭女王,並認為郭女王不夠賢德,恰恰甄宓賢德,而又剛被賜死,似乎就是從甄宓被賜死的事看出來的,有為甄宓鳴不平的意思“若因愛登後,使賤人暴貴,臣恐後世下陵上替,開張非度,亂自上起也。”。《資治通鑑》中也有同樣的記載。後來郭女王對曹丕說了一番話“妾無皇、英釐降之節,又非姜、任思齊之倫,誠不足以假充女君之盛位,處中饋之重任。

”其實這就是在迴應中郎棧潛。不出意外曹丕還是把郭女王立為皇后了。在《漢晉春秋》中記載了甄宓死後的,被髮遮面、口塞糠下葬“初,甄后之誅,由郭後之寵,及殯,令被髮覆面,以糠塞口,遂立郭後,使養明帝。”這樣的記載不多,《三國志》中也沒言及此事;但裴松之在註解三國志中卻引用了《魏略》的話言及此事。其中就明確說甄宓就是郭後搞死的,按理來說人都搞死了,應該罷休了。可是古人知識匱乏,特別相信生死輪迴;郭皇后最清楚,曹丕是出於什麼動機賜死甄宓的,萬一哪天甄宓跑到曹丕夢境中一說,自己可能就有麻煩了。據說“發遮面,口塞糠”可以防止死人申冤的作用;在《漢晉春秋》和裴注三國志中都有甄宓死後的被遮面塞糠的記載,但裴松之引用了《魏略》裡的記載又說明了一個情況,甄宓死前把明帝託付給了李夫人,應該是曹丕命令明帝由郭後撫養。

郭後整死了甄宓,卻沒把明帝怎麼樣,還要他登上帝位,著實令人費解。裴松之引用《魏略》得原話是:明帝既嗣立,追痛甄后之薨,故太后以憂暴崩。甄后臨沒,以帝屬李夫人。及太后崩,夫人乃說甄后見譖之禍,不獲大斂,被髮覆面,帝哀恨流涕,命殯葬太后,皆如甄后故事。漢晉春秋曰:初,甄后之誅,由郭後之寵,及殯,令被髮覆面,以糠塞口,遂立郭後,使養明帝。帝知之,心常懷忿,數泣問甄后死狀。郭後曰:“先帝自殺,何以責問我?且汝為人子,可追讎死父,為前母枉殺後母邪?”明帝怒,遂逼殺之,敕殯者使如甄后故事。這裡記載在郭太后沒死前,明帝是不知道甄宓之死的具體情況的,因為李夫人在郭後死後才把一些具體情況告訴明帝,這也可以看出李夫人是懼怕郭後的。

至於郭後是不是因為明帝反覆追問自己甄宓死因之事而“以憂暴崩”還是死於其他原因未知。但明帝對待郭太后的方式似乎是在為母報仇,“殯葬(郭)太后,皆如甄后故事”,至於這是公開進行還是秘密做的也未知,因為郭後撫養過明帝,又身為太后,有母子名分,所以郭後說“為前母枉殺後母邪。”如果公開進行極不利於統治,畢竟郭後沒虧待過明帝。有一點想不明白,曹丕在賜死甄宓前,為什麼不把甄宓從鄴城詔到許昌,當面問清楚?或者曹丕到鄴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