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易卦

《何以為家》:「童年」是現代文明最大的仁慈

作者:由 升值君 發表于 易卦日期:2021-09-06

何以為家人物介紹

1、7歲

一個人多大年齡算成年?7歲。

尼爾·波茲曼的《娛樂至死》被大眾熟知,往往用來批判現代,但很少有人讀過他的另一本書《童年的消逝》,他在書中說,童年是一個發明的概念,而不是一個發現的概念。

人的一生分為三個階段,嬰兒,老年,夾在中間的是成人化的兒童。7歲,就是中世紀一個人成年的平均年齡。7歲以後,意味著在現代視為兒童的孩子們已經成年,可以開始工作、學徒、甚至結婚交配,各種成人的黑暗面,死亡、性、暴力都會毫無遮擋地湧現在兒童面前,有的孩子可能更早。

中世紀沒有童年。

我喜歡看《權力的遊戲》,因為它的基本架構是一箇中世紀時代,拿劇中的二丫艾莉亞來說,第一季的時候,是一個7-8歲的小姑娘,這也就能夠理解她的母親凱特琳為什麼一定要讓她做煩人的「淑女」,因為幾年以後,在她還腦子都是冒險幻想的時候,她跟另一個貴族的兒子訂婚勢所必然。所以父親奈德·史塔克能讓她學劍已經是中世紀難得的寬容。

而她的姐姐珊莎就沒有那麼幸運了,所有人,包括史塔克家的政敵都在關心她的月經。當她月經初潮之時,就要成為家族政治聯姻的工具。

《何以為家》:「童年」是現代文明最大的仁慈

《何以為家》:「童年」是現代文明最大的仁慈

當然中世紀的其他孩子不會有珊莎和艾莉亞的幸運,大多數孩子從6-7開始就已經開始勞作,第七季跟二丫上床的詹德利,被找到時已經是一個很好的盔甲學徒,在作坊裡已經跟師傅工作了很多年,更多的孩子在麵包作坊,商店,農田工作到直不起腰。

2、12歲

12歲,小男孩贊恩在法庭上控訴父母,「我想起訴我的父母,因為他們生了我!」這是黎巴嫩電影《何以為家》的開始,贊恩因為傷害罪進入監獄,在監獄把父母告上法庭。

《何以為家》:「童年」是現代文明最大的仁慈

「我希望無力撫養孩子的人,別再生了。我只記得暴力、侮辱或毆打,鏈子、管子和皮帶。我聽說最溫柔的一句話是「滾,婊子的兒子。」生活是一堆狗屎,不比我的鞋子更值錢,我住在這裡的地獄,像一堆腐爛的肉,生活是個婊子,我以為我能做個好人,被所有人愛,但上帝不希望我們這樣,他寧願我們做洗碗工。」

贊恩提醒了我們,原來中世紀離我們並不遙遠。

《何以為家》:「童年」是現代文明最大的仁慈

12歲,在多少人還在承歡膝下,天真爛漫的年齡,贊恩沒有身份,沒有生日,只有無止盡的苦力和勞作。贊恩的父母是非法移民,因為家境貧窮,負擔不起養育孩子的經濟能力,因此,贊恩沒有身份證,沒有護照,沒有上學資格,也無法獲得醫院幫助。

用人販子的話說,「你的孩子一出生就死了,連番茄醬都有保質期,他卻沒有姓名,也沒有身份。」

《何以為家》:「童年」是現代文明最大的仁慈

就這樣的家庭,贊恩父母依然以一年為他生一個弟弟或妹妹的頻率生育著,並且寄希望於生出一個頂用的孩子,越窮越生,越生越窮,甚至生育本身也成了贊恩父母斂財的手段,他們把贊恩最愛的妹妹賣給一個做商販的老男人。

聽起來這只是一個「什麼都需要考試,只有做父母不需要考試」的故事,父母只管生,不管養,將孩子當做搖錢樹和免費勞動力,在這種敘述裡「父母皆禍害」,你可以學著營銷號們一樣,把一切繁殖癌之類的帽子扣在父母頭上,也可以盡情地控訴原生家庭。

但是如果技止於此,這就是一部平庸的催淚電影。

3、我以為我能夠做個好人

當贊恩離開家以後,他遇到了同樣是非法移民的拉希爾母子,拉希爾收養了他。但因為同樣沒有身份,拉希爾被抓走後,贊恩實際上成了拉希爾女兒的收養者,他成了一個「父親」。

為了生存,他拼盡全力,然而他本能地回到了父親的軌跡,偷盜、搶劫,甚至像父親一樣製毒,不如此他就不能帶著這個「女兒」活下去。生活如此弔詭,當他逃出家庭想要做個好人的時候,他必須做一個父母那樣的「壞人」才能活下去。

《何以為家》:「童年」是現代文明最大的仁慈

最終為了生存,他被迫把「女兒」賣給了走私販,收下了那髒兮兮的四百美元,贊恩做了跟父母一樣的事,當他回到家裡時,才知道,他的妹妹已經被那個老男人猥褻致死,於是他舉起刀刺向那個男人,並因此鋃鐺入獄。

贊恩的憤怒,與其說刺向的是那個男人,不如說刺向的是他的父母,刺向他自己。正如他的妹妹被猥褻致死一樣,那個他賣掉的女孩,下場也不會好到哪裡去,他一樣成了壞人。

這就不由得讓人想起,影片裡父母的反駁,「你有我這個處境嗎?如果有條件,我也想過的更好,我也是這樣長大的,我有什麼錯?」是的,當小男孩開始生活的時候,卻依然沒有擺脫父母的命運,依然要販毒製毒,依然要買賣自己的孩子。罪惡以鐵律般在代際之間繼承,這個天使般的男孩一樣做了惡魔的事。

《何以為家》:「童年」是現代文明最大的仁慈

4、誰之錯?

到底是誰的錯?

歸罪於父母是輕易的,但是父母也不過是生活中的棋子,哪有能力操縱命運的安排。

我童年的時候讀高爾基的《童年》,開始母親買給我的時候,她一定以為這是一本兒童文學,或者至少是兒童讀物。但硬著頭皮讀完,才知道內容費解無聊。那時候有個漂亮的女生看我在看這本書,說:「我看過這本書,但是不知道在說什麼?你能看懂嗎?」

我那時候看著她漂亮的眼睛,不知道說什麼,因為我也沒有看懂。

但現在,我大概知道《童年》在講些什麼了。說其中一個故事吧,書中有一個人叫小茨岡,是主人公阿廖沙的外公收養的孤兒,在外公的染坊當學徒。小茨岡有一手染布的好手藝,阿廖沙的兩個舅舅也就是外公的兩個兒子擔心外公給他開第三個染坊,於是抓住小茨岡好勝的心理,去讓他背十字架去墳地。

小茨岡的結局是,血流滿地躺在地上。

「他摔倒了,被十字架給壓住了——砸到背脊上。」

「是你們把他砸死的。」

「就是的,那又怎麼樣……」

外祖父尖著嗓子怒吼:「一群豺狼!我知道,他是你們眼中釘……唉!」但是卻沒有辦法,實際上,就連外公自己,也是把小茨岡當成一個可用勞力來惋惜,而不是一個養子。阿廖沙自己也是,每天都因為各種雞毛蒜皮小事被毒打。

這就是現代文明到來以前養育孩子的真相,童年是一個文藝復興以後才有的概念,以前是沒有童年這個概念的,阿廖沙也好,小茨岡也好,贊恩也好,艾莉亞和珊莎也好,都是一種資源。

兒童是一個消耗品,這麼說有些殘酷,但實際上就是如此。這樣的生活離我們也並不遠,封建時代的古代中國,之所以信奉「多子多福」的信條,如同贊恩的父母一樣,就是生一個,多雙筷子,到了6-7歲就可以下地幹活,女孩就可以縫縫補補,一個兒子就是一頭牛,兒子多意味著可以耕更多的地,更意味著不受欺負,萬一出來一個特別能混社會的兒子,那就「賺」了,女兒更慘些,七八歲就賣掉當童養媳。

所以,兒童們還是在以善意和幻想看待世界的時候,世界已經殘酷地報以老拳。

5、童話

前幾天我看格林童話,其中一篇叫《糖果屋》,講的是一對兄妹因為家裡缺少食物,被扔在了黑森林裡,結果卻在森林裡發現了巫婆的糖果屋。

童話的結局不錯,當然是兄妹打敗巫婆,安全回家。但是這個故事卻讓我看得毛骨悚然,因為這其實不就是德國版「二十四孝」的「郭巨埋兒」嗎?魯迅先生控訴「二十四孝」的變態不仁,孝道的虛偽殘酷,可是細細想來,這不就是中世紀所有國家的現實嗎?糧食多了就多生,糧食少了就把孩子活埋,甚至易子而食,這是史書裡每隔幾十年就有的。

我小時候有一套世界童話選集,有英美德國丹麥西班牙,也有日本,中國,一到中國的部分,我就看不下去,因為中國的童話部分,幾乎全部是「洪水來了,要把童男童女喂妖怪」,要麼就是「小孩又窮又苦,餓得沒有飯吃,忽然得到個法寶可以變出飯來」,大抵如此,只不過有時候是神筆,有時候是魚盆,有時候是仙草,有時候是田螺姑娘,總之是先要餓癟的。

現在才知道,大部分中世紀的童話就是這個水平,吃個肚圓本來就已經是童話了,到了文藝復興以後,才有安徒生這樣的兒童作家,會創造出愛情自由成長這些概念。

這是現代社會才有的對兒童的善意。

6、迦百農

電影的名字原名叫,《迦百農》,迦百農曾經是耶穌傳教的地方,也是耶穌詛咒的地方,「迦百農啊,你將要升到天上?將來必推下陰間」。

迦百農是被詛咒的地獄,是被神遺棄的廢墟。現代文明不能到達之地,就是廢墟,導演姆丁·拉巴基說取這個片名,寓意是「失序」,正如迦百農,曾經是傳教之地,後來卻被詛咒成了廢墟。

當戰亂,動盪,窮困,宗教,愚昧統治一個地方的時候,這裡就是迦百農,這裡只有失序,而在失序環境中的人們,無論是成人,還是兒童,都是消耗品。

《何以為家》:「童年」是現代文明最大的仁慈

拐賣人口、童工、難民、黑戶、階層固化、貧窮的代際繼承、童妻,一切的罪惡源於失序,源於這是被詛咒的文明廢墟。

《何以為家》:「童年」是現代文明最大的仁慈

詛咒不破,「童年」永遠不可能有,兒童永遠只能被成人的殘酷籠罩。

願世間不再有「迦百農」,微笑,贊恩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