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易卦

道經道書之清靜經

作者:由 道家文化傳播者 發表于 易卦日期:2021-12-25

道淵真人是誰

清靜經全稱為《太上老君說常清靜妙經》,後來道教中則簡稱為《清靜經》,又稱為《常清靜經》。道教全真派曾以它作為日常持誦的功課經之一;他們在領受初真戒時也必須要善持此經, 所以它在後來道教中被視為一部非常重要的經典。《清靜經》在宋鄭樵《通志》中曾著錄董朝奇等六家注本, 經名作《太上混元上德皇帝說常清淨經》,其書今均不傳。今道藏 中有白文字及各家注本共七種,經文三百九十一字,經後有仙人葛翁、左玄真人、正一真人三篇讚語。

《清靜經》的作者,據經文起句為“老君曰”,系託稱老君 所著。葛玄贊說:此經是東華帝君所授,皆口口相傳,不記文字, 他才書而錄之,因以傳世。所以後來道教中都相信它是晉葛玄所 傳。但宋代學者黃震在論《陰符經》文中說:“後世有偽為道書 者曰《清淨經》。”已肯定它不屬早期道經;近代學者更認為它是唐、五代以來道流所作。

現傳《清靜經》注本,早的是五代杜 光庭注本;此外,道藏中還有無名氏注本,注中列舉持誦此經的 靈驗,其故事多出唐代。同時我們所看到的早刊本,有宋太平 興國五年的石刻本,以上關於《清靜經》出世時代的論斷,大致 是可相信的。但在《雲笈七籤》卷十七有《老君清淨心經》,其書並見道藏太清部,經文約六百餘字,它的內容和現在流傳的《清 靜經》基本相同,兩者的關係如何?孰先孰後,是誰因襲了誰,這 一點也值得考證和研究。金元以來的名道士都很重視《清靜經》, 如金代的侯善淵,元代的王階、李道純等都曾注過此經,因此, 它即更普遍地流傳來。

《清靜經》的內容,以發揮“清靜”兩字為主,簡明地敘述 了道家修養方法的基本原理,它認為修養方法主要是清靜,靜到極處,就是“心無其心”,“形無其形”,“物無其物”,“唯 見於空”。甚至“觀空亦空。……無無亦無”的時候,則四大都 無,性光常照而入於“常靜常應”的境地了,如此,也就是入道。它的說法,主要是根據老子清靜無為的理論;但它只片面談到了 修性,過份強調“心”的作用,而忽略了道家傳統的修命一面。總的來說,此經言簡意賅,確能指出“清靜”中自己受用處,並 無其它荒誕無稽的神話,在道經中尚不失為純正的作品。

《清靜經》的傳本,在道教唪誦時所使用的大都為白文字;注本中所通行的是水精子增注的混然子纂圖本。混然子就是王玠,元長洲人,亦云善化人,字介玉,一字道淵,是當時的名道士,著述很多。他所纂經圖,明白易曉,條理暢達,融會貫通,很能說明經中微奧,其書存道藏中,但水精子 增注本已於王圖略有改異,然大致還不失王本舊範。水精子,時代身世未詳。據我們推想,大概是明、清間人,如經注中所引“觀音古佛”的稱號,則是明中葉以後才出現的稱號。

道經道書之清靜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