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繪畫

秦始皇修建的秦直道,歷經兩千年卻寸草不生,到底用了什麼技術?

作者:由 大咖說史 發表于 繪畫日期:2022-08-13

秦直道在什麼地方

提起秦始皇,很多人都認為他是一位暴君,實行殘暴統治。不過,他在位期間也為後世做出了許多貢獻。例如統一度量衡,統一文字等等。

這些相信大家都聽說過,那你知道秦始皇曾修建過一條高速公路嗎?

“高速公路”?

看到這很多人都會心生疑惑,那時候有這技術條件嗎?

其實嚴格來說的話,秦始皇修建的這條路,還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條高速公路,名叫“秦直道”。至今,這條路依然沿用,便利於民。不過,

這條路也有一個奇怪的地方,就是沿途寸草不生,這是為什麼呢?

秦始皇修建的秦直道,歷經兩千年卻寸草不生,到底用了什麼技術?

圖片來源於網路:秦直道遺址

秦始皇一統天下之後,為了鞏固政權實行了許多措施,對內加強專治統治,對外實行積極防禦策略,修建長城來抵禦匈奴。此時,秦始皇還意識到了“交通”的重要性,想要各地四通八達,只有廣修路。

因此,秦始皇開始了一些巨大的工程,從首都咸陽修建通往各地的道路,“秦直道”便是修建於這一時期,前後耗費了兩年半的時間。

在司馬遷的《史記》中就有關於秦直道的記載,“三十五年,除道……直通之”。

當時,負責修路重任的是大將軍蒙恬,蒙恬接受重任後立即召集全國各地的能工巧匠,商討方案。

秦始皇修建的秦直道,歷經兩千年卻寸草不生,到底用了什麼技術?

圖片:秦始皇嬴政漫畫

想必大家會有個疑惑,既然是修路,為何讓一個將軍來負責呢?修路又不是打仗。其實,

這也側面體現出了“秦直道”的重要性,而且它不是民用或者商用道路,而是軍用。

這條道路的修建是為了防止北方的匈奴南下騷擾邊境,當時,長城的修建也是出於防禦匈奴。為了更好的抵禦,秦始皇決定修建一條和長城連線在一起的道路,這樣情報可以傳達得更快,部隊的機動性也更高。

“秦直道”的名字雖然是直道,但實際上卻是曲折不已的,修建於子午靈的主脈之上,地勢使然。

不過,秦始皇費了這麼大的力氣,也無法阻擋秦國衰亡的命運。秦朝滅亡之後,這條“秦直道”依然受到朝廷的重視,繼續發揮其作用。

秦始皇修建的秦直道,歷經兩千年卻寸草不生,到底用了什麼技術?

圖片:修路的百姓劇照

當然,秦直道也不僅承擔著軍事上的作用,在經濟文化上也有很大的貢獻。有

一句俗語叫做“要想富先修路”,只有交通便利了經濟才能發展起來,先進的人才和文化才能湧進來。

這條秦直道修建於秦朝,到清朝時期遭到廢棄。但是到了上世紀末期,這條路又出現在了人們的視野中。“秦直道”的發現,引起了人們對這條路的好奇,歷經兩千多年的風雨,卻寸草不生,這實在是太奇怪了。

要知道,

“秦直道”的一端位於內蒙古高原,另一端處在“黃土高原”,按地域來說絕不可能寸草不生。

那麼是什麼導致了這樣的奇異現象呢?

秦始皇修建的秦直道,歷經兩千年卻寸草不生,到底用了什麼技術?

圖片來源於網路:寸草不生的秦直道

專家們經過深入探究之後,終於發現了奧秘。這條秦直道的修建其實是大有講究的,用的都是熟土。那什麼是熟土呢?就是將建築用土拿來炒熟,然後再來鋪在地面夯實,這樣路面上就不會長草了。

秦始皇對這條道路是非常重視的,每一個環節都親自把關,所以沒有人敢在這條道路上偷工減料,一旦查出立馬處死。

而經過炒熟的土壤,經過高溫條件之後性質是會發生一些改變的,自然就不利於雜草的生長了。

此外,人們還在熟土中加入了大量的鹼。那加鹼的作用是什麼呢?

秦始皇修建的秦直道,歷經兩千年卻寸草不生,到底用了什麼技術?

圖片來源於網路:秦直道地圖

眾所周知,加入鹼之後會改變土壤中的酸鹼度。而雜草的生長,土壤中的酸鹼度必須要適宜。所以古人加入大量鹼,就破壞了雜草生存環境,自然就寸草不生了。

就算是經過兩千多年的風雨沖刷,堅挺的雜草依然無法探頭。正因古人們的智慧以及嚴格的監督,才造就瞭如此偉大的一條道路,至今仍然便利於民。

國內外很難有這麼一項工程與“秦直道”相比,如此來看,我國古人的智慧真是偉大至極。

秦始皇修建的秦直道,歷經兩千年卻寸草不生,到底用了什麼技術?

圖片來源於網路:能改變土壤中酸鹼度的鹼

在那個時候,古人沒有什麼高科技可言,秦直道的每一寸土地都是人力為之,耗費了巨大的心血。反觀現在,依靠著高科技的輔助,我們的工作輕鬆了許多。然而,道路的質量卻也下降了不少。

古人們修建的道路歷經兩千多年而不毀,而現在有些道路沒幾年就已經坑坑窪窪了。只能說,不是我們的技術不過關,只是“一絲不苟”的精神缺乏了許多。

我們應該從古人身上學習這樣的專業精神,傳承後世,這樣我們才能創造出更多引以為傲的奇蹟!

文章作者:大慧

整篇圖文由大咖說史工作室團隊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