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法

書壇怪圈解秘(選自王根權《中國書法品評》)

作者:由 王根權講書譜 發表于 書法日期:2022-06-23

書壇的意思是什麼

說起書法,人們都知道書法是中國傳統文化之國粹,對書法家大都敬慕幾分。但是,當你下定決心步入這個行道,一步一步往下走時,你便會發現有許許多多讓你迷惑不解的現象。甚至有許多殘酷的事實,讓你目瞪口呆,會有一種深陷其中不能自拔的感覺。這是為什麼呢?這是因為你誤入了書壇的怪圈。

什麼是書壇怪圈呢?要解秘書壇怪圈,首先必須明白什麼是怪圈。怪圈一詞是近代出現的一個名詞,在古漢語中是沒有的。翻閱《現代漢語詞典》裡邊有這個詞,其解釋是:“比喻難以擺脫的某種怪現象。”這個解釋用以說話敘事夠了,用來研究問題遠遠不夠。

第一,它是比喻不是直譯,比喻和直譯有著質的區別。

第二,“某種怪現象”,現實中的怪現象很多,某種又是哪一種呢?

第三,“怪想象”怎麼個“怪”法,沒有解釋。

這三點正是研究問題時必須明確的內容。

為了研究問題的方便,現在對怪圈作如下定義。所謂怪圈就是:客觀事實上不存在、辦不到、行不通的事情,主觀認識上誤以為存在、能辦到、能行通;客觀事實上不是那麼回事,而主觀認識上誤以為就是那麼回事。

所謂怪圈,怪就怪在主觀認識與客觀實際的不相符。認識指揮和左右著行為。客觀事實上不存在的、辦不到、行不通的事情,主觀認識上誤以為存在、能辦到、能行通。用這一錯誤的認識指揮行為去作為時,必然不可能發生所要達到的預期結果。作為之前不知道這是不可能,作為過程中仍然不知道這是不可能,作為結束後同樣不知道這是不可能。如此往復,好像始終被一個無形的圈套套住一樣。任憑如何努力,也達不到想要達到的目的。這一無形的圈套就是怪圈。

著名昆蟲學家法布林曾做過一項有趣的實驗,在一個圓盤中放置了一些食物,把一群螞蟻放在圓盤周圍,使它們頭尾相接,繞圓盤排成一個圓圈。這群螞蟻嗅到了食物的氣味開始尋覓,一個緊跟著一個,像一支長長的遊行隊伍。螞蟻誰都不願意離開自己的隊伍,只是沿著自己和族類留下的化學訊號前行。以同樣的速度走了七天七夜,一直走到它們累死、餓死為止。螞蟻誤入怪圈,付出了自己的生命。

毛驢拉磨子。毛驢負著重,出著力,走啊走,始終走不出磨盤那個圈。這是人為了達到磨面的目的,利用怪圈原理為毛驢設下的怪圈。

怪圈說到底是一個認識問題,怪圈形成的根源是認識上產生了錯覺和幻覺。人的認識水平差異很大。在有的人看來屬於一般常識的問題,對有的人來說很可能就是怪圈。在專業、專家眼裡屬於一般常識的問題,對外行來說就是怪圈。要想讓自己不誤入怪圈,就必須變得聰明起來,爭當行家裡手。

書壇怪圈就是書法中的“詭詞異說”。具體說來,就是書法藝術領域裡的那些未被學書人所認識的問題,在學書人思想上形成了某種錯覺,而被這種錯覺左右著自己的行為。自己以為認識了,自己所想要達到的目的自認為能達到,實則達不到,但卻為其努力著、付出著。

生活中的怪圈普遍存在,書壇中的怪圈則多之又多。楊雄謂:“詩賦小道,壯夫不為。”書法是一件很微妙的事情,比起詩賦小道還要小。孫過庭在其《書譜》中雲:“一畫之間變起伏於峰杪,一點之內殊衄挫於毫芒。況雲,積其點畫,乃成其字。”文字是語言的書面形式,語言又是思想的表現形式。將思想變成文字,需要兩次抽象轉換。文字又是書法藝術的載體。書法藝術的目的,在於“達情表意”。即透過對文字的書寫,反映和表達自己的書寫情感和書寫意境。也就是說,把思想的情感和意境轉換成書作的形式,需要三次抽象轉換,其複雜程度可想而知。

書壇怪圈,正如孫過庭《書譜》所言: “詭詞異說,非所詳焉。” 小到一筆一式,大到習書終身。一件事情可能誤入怪圈,一個人也可能誤入怪圈,整個群體同樣可以誤入怪圈。一般習書人可能誤入怪圈,名人大家也會誤入怪圈。不誤入怪圈,走出怪圈的唯一途徑就是提高自己的書法藝術理論,在理論指導下實踐,做到明明白白習書練字。現實中許多學書人不重視書法藝術理論學習,僅憑刻苦的投入精神在那裡黑學瞎練。如此學書,誤入怪圈便在所難免。這就是學習書法的人很多,成為書法家的人很少的原因。

孫過庭《書譜》雲:“意先筆後,瀟灑流落,翰逸神飛。”書藝水平提高的過程就是對書法藝術認識一步一步提高的過程。在學習書法的過程中,每前進一步都會遇到怪圈,走出一個怪圈就會有幾個怪圈等著你。只有加強書法藝術理論學習,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書法理論水平,才能識破怪圈,不誤入怪圈,不被怪圈困擾。才能步入學書正道,成為一位書法家。

2007年8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