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收藏

為什麼古代名人畫像都像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是畫技太差嗎?

作者:由 南方週末 發表于 收藏日期:2021-12-18

古時候的人怎麼畫

前些年,有不少網友吐槽高中歷史課本中的秦始皇、光武帝、諸葛亮、唐玄宗、顏真卿插圖都長著一副相同的面孔。細心的網友進一步挖掘發現,這些畫像都取自《三才圖會》。《三才圖會》是由明朝萬曆年間王圻父子編纂的一部大型圖錄類書,其中很多肖像畫、特別是明代以前的都像一個模版複製的,如夏啟和商湯像,長得就像孿生兄弟,只是頭飾不同和眉毛、鬍鬚有些細微差異而已。

為什麼古代名人畫像都像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是畫技太差嗎?

《三才圖會》中的夏啟和商湯,長得就像孿生兄弟。

其實,不但《三才圖會》如此,唐代閻立本的《歷代帝王相》和清代的《歷代帝王聖賢名臣大儒遺像》等古代名人肖像畫集,也幾乎千人一面。為何會這樣?是畫家畫技拙劣嗎?其中原因比較複雜,但主要原因可能是古代肖像畫受到相術觀念的深刻滲透。

對古代畫家而言,掌握相術知識是必備的,宋人郭若虛《圖畫見聞志》中就稱郝澄、牟谷等畫家“學通相術”。元代王繹的《寫像秘訣》是一部全面系統闡述繪畫與相術關係的著作,他明確指出“凡寫相須通曉相法”。在論述如何圖繪人體器官時,使用的都是五嶽、四瀆、蘭臺、山根、印堂等相學術語。鼻子對應五行中的土,位於五官中央,因此王繹認為,繪製人物肖像應從鼻端開始。清代丁皋的《寫真秘訣》進一步發展了王繹的理論,也主張從鼻子畫起,他把人物面部分為田、由、國、用、目、甲、風、申“八格”。蔣驥《傳神秘要》中也說:“一畫兩鼻孔,二畫鼻準下一筆,三畫鼻準,四畫鼻。”這樣,古代肖像畫便在一定程度上程式化,不同身份和命運的人各有其形貌和氣質特徵。宋人康與之《記隱士畫壁》記一畫工談繪畫經驗時說:“賤役……骨相當瞋目怒髯”;“清貴……骨相當清奇寵秀”;“帝王,骨相當龍姿日表。”《圖畫聞見志》卷一《論製作楷模》中說得更清楚:

畫人物者,必分貴賤氣貌、朝代衣冠。釋門則有善功方便之顏,道像必具修真度世之範,帝王當崇上聖天日之表,外夷應得慕華欽順之情,儒賢即見忠信禮義之風,武士固多勇悍英烈之貌,隱逸俄識肥遯高世之節,貴戚蓋尚紛華侈靡之容,帝釋須明成福嚴重之儀,鬼神乃作醜䰩馳趡之狀,士女宜富秀色婑媠之態,田家自有醇甿樸野之真。

由此可見,和尚、道士、帝王、書生、武士、隱士、貴戚、鬼神、農夫各式人等,其形貌、表情特徵都有固定的模式。古代小說戲曲中的插圖和人物形貌描寫同樣受到相術觀念的深刻影響,我們閱讀《三國演義》《水滸傳》《說唐》等小說,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描繪不同身份地位的人之形貌都有特定的詞彙,如帝王將相無非是天庭飽滿、地閣方圓、五嶽朝拱、四瀆分明、龍姿鳳日、目如朗星、河目海口、鼻如懸膽、虎背熊腰之類的陳詞濫調。下面請看一組帝王畫像,他們分別是漢文帝、唐高祖、唐玄宗、唐太宗(前三幅出自《三才圖會》,後一幅出自《歷代帝王相),還有一些小說中的插圖,如《說唐演義全傳》中的唐高祖、《趙太祖三下南唐》中的宋太祖、《平閩全傳》中的宋仁宗。令人大跌眼鏡的是,這些帝王的外貌皆驚人相似,都是額高頤豐,龍眉鳳目,鼻大口寬,雙目有神,是所謂大貴之相。相術將人的額和頦部比作天地,以圓隆豐厚為貴,尖狹塌陷則是賤相。

為什麼古代名人畫像都像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是畫技太差嗎?

漢文帝、唐高祖、唐玄宗、唐太宗的大貴之像。

為什麼古代名人畫像都像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是畫技太差嗎?

帝王的外貌皆驚人相似。

額、頦、鼻、左右顴五部分又稱“五嶽”,鼻為中嶽,山不厭高,土不厭厚,鼻要高挺圓厚,忌窄窘偏塌;鼻、口、目、耳又為“四瀆”,以深廣為貴。孟子早就說過:“存乎人者,莫良於眸子。”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是一個人的精氣神和品格的集中體現,所以顧愷之特別重視點睛,曾說“傳神寫照,正在阿堵中”。

為什麼古代名人畫像都像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是畫技太差嗎?

小說《武則天四大奇案》《群英傑》中的李白和范仲淹插圖,是標準的書生相。

骨骼清奇、眉清目秀、唇若塗朱則是文官相貌的標配。相書中說:“智慧者,眉清目秀,聲價少年知。”如小說《武則天四大奇案》《群英傑》中的李白和范仲淹插圖,是標準的書生相。圖畫中的仕女則一般相貌端莊,眉目如畫,櫻桃小嘴,也符合相書“女子口小兮,聰慧智良”的說法。奸臣和惡人在古代繪畫和文學作品中也有可辨認的外貌符號,如小說《綠野仙蹤》《鐵冠圖》《全唐五代史演義》插圖中的嚴世蕃、李自成和黃巢,都是賊眉鼠眼,獐頭鷹鼻,瞋目亂紋,相書所謂“鼻如鷹嘴,吃人心髓”,“目如蜂目,惡死孤獨”,“鼠目獐頭,難登仕路,發硬橫紋,為人不忠”。可見都是按照相術觀念繪製的。

為什麼古代名人畫像都像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是畫技太差嗎?

奸臣和惡人在古代繪畫和文學作品中也有可辨認的外貌符號,圖中為李自成。

除暗示人物的性格命運外,外貌特徵也是一種政治符號。古代宮廷畫師是一種高危職業,搞不好就掉腦袋,明初有好幾個為朱元璋畫像的畫師,因為不合聖意而被處死。朱元璋的廬山真面目到底如何?至今仍是一個謎。他的御容目前留下英俊和醜陋兩種型別。據明代陸容《菽園雜記》記載:朱元璋對畫工為他畫的像都不滿意,即便畫得很逼真,也不見賞。於是,有個畫家在形似之外,添上肅穆的表情,終於稱旨,朱元璋命作為標準像傳寫數幅頒賜諸王。可見畫工要懂得揣摩聖意,透過影象傳達統治者的意志。清初談遷在《棗林雜俎》中說:朱元璋喜歡微服私訪,擔心別人認出他,危及生命安全,所以“所賜諸王侯御容,蓋疑像也”。日人板元宇一郎,著有《面相與中國人》一書,自稱見過朱元璋和趙匡胤的真實畫像,朱元璋長著鷹鉤鼻,鼻孔很大,兩眉之間的距離很寬。趙匡胤則是小眼睛,塌鼻子。張萱《疑耀》卷一記其伯父從雲南摹到一幅朱元璋御容:“龍形鳳髯,左臉有十二黑子,其壯甚奇”。這幅畫中的朱元璋相貌怪異,長著扭曲的龍嘴,上面佈滿麻點。其實,這是透過畫像暗示他才是真龍天子。

為什麼古代名人畫像都像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是畫技太差嗎?

朱元璋的御容,有英俊和醜陋兩種型別。

至清代,隨著西方傳教士陸續來華,清廷肖像畫在表現形式中逐漸融合了西方繪畫元素,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多樣性和創作性,真實地再現人物的體態容貌、配飾等客觀物象,體現了鮮明的滿族文化特色。

古代相術觀念是天人合一哲學思想的產物,天圓地方,星光燦爛,草木蔥蘢,樹枝修長,人的形體器官若符合天象則為佳相,反之則兇。這是理解中國肖像畫的一把鑰匙。

萬晴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