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

專家透過六點考證唐村《李氏族譜》:辨別家譜真偽,有這些竅門

作者:由 百家有譜 發表于 歷史日期:2023-01-05

弄章什麼意思

如何辨別家譜真實性

家譜與史書、地方誌都是史學界無比重視的史料文獻,諸如唐村《李氏族譜》就為我們解開了明末、傳統武術、太極拳等謎團,也讓我們站在社會底層的角度看到了明末清初的種種變革和生活影響。但家譜的內容相比較史書與地方誌而言,又太容易造假和夾帶私貨了,其內含的史料可信度非常低,往往需要多方面考證。所以迴歸正題,我們要如何辨別自家老譜上的內容真實性的呢?來看看專家們是辨別唐村《李氏族譜》真實性的做法吧。

專家透過六點考證唐村《李氏族譜》:辨別家譜真偽,有這些竅門

第一點是分析藏譜人的家譜造假動機和造假能力。唐村《李氏族譜》清代編修的版本,是在2003年李氏族人在續修族譜時,偶然才找到的,而擁有者是一位沒有文化的老人。以此分析,李氏族人沒有造假動機,而族譜擁有者不具備造假能力。

第二點是史書與地方誌能否印證族譜內容。根據專家們的鑑定,唐村《李氏家譜》中記載6世明貢生李從諒到10世李佔鰲等內容,在乾隆五十四年的《懷慶府志》能找到相應記載。另外簡單說一下,明清科舉考試都是需要填寫祖上幾代和保人、近親的資料,確保科考士子身世清白,而這些填寫資料都會編印成冊進行收錄的,因此只要你的家族有人參與科舉,還進京趕考,那麼地方誌等官方文書裡,都能找到相應資料。

第三點是實際考察。唐村《李氏族譜》記載了陳奏庭與李巖、李仲合創太極拳,並且留下了拳師事蹟、拳經拳術等武術理論資料,而唐村的李氏族人仍然有習武之風,且知曉祖輩誰練武更好,還有講武堂、拳譜等實物資料可以作證。另外《李氏族譜》記載的字輩也跟李氏族人世世代代的名字能對應上,墳塋、墓碑等資料也能對應上。因此通過了實際考察後,基本上可以確認唐村《李氏族譜》清代編修的版本沒有造假,史料是真實、可信的。

專家透過六點考證唐村《李氏族譜》:辨別家譜真偽,有這些竅門

第四點是驗證族譜記載的世系。比如唐村《李氏族譜》從第四世到第12世,共有17位陳家溝的陳氏女子嫁到唐村李氏,那麼陳家溝陳氏族人知道嗎?專家們也去了陳家溝找陳氏族人,然後得到的回答是與唐村李氏確實有姻親關係,陳家溝與唐村相距不遠,先祖都是從山西洪洞逃難過來的練武之人,所以彼此關係很親近,會結為姻親並不稀奇。

第五點是驗證族譜記載的史料真實性。在《陳氏家乘》裡專家發現了一位陳王庭的族人,這位陳王庭也是太極拳的創始人之一,而陳王庭在族譜上還有一個別名,叫做陳奏庭,這個陳奏庭恰好與《李氏族譜》記載的太極拳創始人之一同名,可見是同一個人。而陳王庭為什麼又叫陳奏庭呢?《李氏族譜》在李巖李仲的行傳裡有提到陳奏庭考武舉時打抱不平揹負命案的故事,而《陳氏家乘》雖然沒有記載這個故事,但是在其他名人著作裡都有“陳王庭考武舉怒殺鼓吏”的故事。

專家透過六點考證唐村《李氏族譜》:辨別家譜真偽,有這些竅門

第六點是這本族譜在清代編修時的造假風險性和動機。唐村《李氏族譜》記載的李巖與李仲雖然是太極拳的創始人,也算是歷史名人,但他們同樣是明末的起義軍,官方名聲一點都不好,還有可能在大興文字獄的時代背景下招來殺身之禍。另外負責修譜的人李元善不僅是貢生,在族譜記載裡他還是李仲的兒子、李巖的侄子。因此他就算攀附名門的話,有必要給自己找兩個名聲不好的人當他父親和叔父嗎?並且這樣做還有可能招惹殺身之禍。所以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修譜人李元善確實是李仲的兒子以及李巖的侄子,才有可能頂著極大的風險,在修譜時記載兩位長輩的名諱和事蹟。

專家透過六點考證唐村《李氏族譜》:辨別家譜真偽,有這些竅門

為什麼要辨別家譜真實性

如果我們需要辨別家譜的真實性,就可以像專家辨別唐村《李氏族譜》真實性那樣去做,在推斷了修譜人、藏譜人都沒有造假動機後,去一一驗證族譜上的內容,只要族譜記載的內容是真實的,那麼在現實中肯定會有痕跡留下。當然了,或許還有人會問,我們為什麼一定要辨別家譜真實性呢?祖上是名人不好嗎?答案很簡單。

第一是家譜的作用性在於讓子孫後代銘記先人,你拜對了墳頭,認對了祖宗,那麼家譜才有意義,不然哭錯墳頭了,會被笑話的。

第二是家譜的史料記載非常有研究價值,有助於推動我們考古、瞭解古代歷史、社會、人文思想等等。如果家譜是造假出來的,那麼可信度極低,還有可能誤導後人考古,被專家發現是造假的,那更打臉了。

第三是樹家風。家譜是有著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念在內的,裡面的家訓家規家禮等內容,都是在引導族人積極向上,也是族人日常生活的行為準則和道德標準提供了規範。但如果家譜本身是造假出來的,那麼其權威性和說服力就大大降低了,大家不相信家譜了,那麼還會在意家譜的教育和指導嗎?

專家透過六點考證唐村《李氏族譜》:辨別家譜真偽,有這些竅門

哪些家譜內容需要辨別真實性

清代和近現代編修的家譜內容造假情況較少,一方面是歷史時代較近,文獻資料充足,我們要驗證起來比較輕鬆,另一方面是“乾隆譜禁”嚴厲打擊了家譜造假的情況。因此清代和近現代的家譜內容,大部分是可信的。

但對於清朝以前的史料記載,那就需要仔細辨別了,特別是名人家譜,主要原因有兩個,第一個是明朝出現了專業譜匠,家譜造假的情況並不少見,攀附名門的現象也很嚴重;第二個是清朝以前的史料丟失、缺失較多,地名變化大,實物資料存在被破壞無法印證的情況。

所以清朝以前的史料記載,就需要像專家辨別唐村《李氏族譜》那樣去實地考察,透過世系、字輩、姻親、官方資料、墳塋、墓碑、族人生態等等,判斷和辨別資料的真實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