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

中文一個發音寫出100字的文章,那是英語打死也做不到的吧!

作者:由 魚哥歷史 發表于 歷史日期:2023-01-19

趙元任為什麼這麼厲害

人文歷史,風雲變幻。大家好我是原創作者魚哥讀史,每天堅持分享歷史原創佳作,與你一起坐看風雲。

導讀:中文和英文作為世界上最流行的語言,書寫的區別卻非常大。表達同樣的意思,佔用的篇幅來說,絕對是中文勝出。

中文一個發音寫出100字的文章,那是英語打死也做不到的吧!

漢字是中華民族的瑰寶

作為一名中國人,我們都為我們擁有長達五千年的歷史而感到驕傲。而文字,是一個文明傳承,記錄歷史的最重要的東西。小時候,我想我們大家都有為了寫一篇五百字的作文而摳破腦袋,不過對於使用英語的小夥伴們來說,要想把我們寫的五百字的作文意思表達出來,那可就要費更多的筆墨了。討論中文和英文的文章已經有很多了,今天小編就兩種語言表達同樣意思而佔用的篇幅長短來做一個比較,看完之後,大家一定會為我們先祖的智慧而感到讚歎不已。

中文一個發音寫出100字的文章,那是英語打死也做不到的吧!

竹簡可是使用不便滴

為什麼小編要給大家講述中文和英文這兩種語言佔的篇幅呢?那是因為在遠古時期,人類先民最先採用的是用圖案來表達意思,當他們開始創造並使用文字開始,就一直想尋找一個便於書寫和儲存的載體,以中國為例,春秋戰國時期,當時文字的載體一般是竹簡,把一片片竹子串起來,然後在上邊書寫,這玩意兒可是很重的,為什麼我們老祖宗發明另一個成語叫“學富五車”?因為在當時文化傳播可是非常不方便,五車竹簡大約6噸重,而上邊的文字大約能有9000萬字,在當時一個人能看完這麼多書那已經是相當了不起了的大學問家了。而同一時期的歐洲,書寫的問題也是困擾著歐洲人民,歐洲竹子少,所以他們把硝化後的羊皮用來作為書寫的載體,這玩意兒可是賊貴,所以呢,文化傳播同樣是不方便。

中文一個發音寫出100字的文章,那是英語打死也做不到的吧!

羊皮紙雖好可是太貴了

這時候,中國古人的聰慧就展現了出來,既然記錄文字如此不便,那麼就只能讓儘量少的文字來表達儘量多的意思了。中國的文字,每個字都有每個字的意思,而不同數量的字的組合就能表達不同的意思,而且中國古人所使用的文言文比現代漢語更加的精煉,所以中文佔用的篇幅和比英文少得多,特別是文言文。我們現在一般只要學會三千多個常用漢字,一般的閱讀都沒啥問題。而英文的話,看起來就那二十幾個字母,可是他們的字母只有組合成單詞之後才能用,所以他們就需要記憶不同的單詞,到了現代,單詞的數量已經突破了一百萬個之多,想想都頭痛。我們來看看下邊這張圖,在聯合國的工作語言中,我們能直觀的看出中文書寫的優勢。中文是其中最短的,所以在以前書寫不易的情況下,中文在篇幅上可以說是佔盡了優勢。

中文一個發音寫出100字的文章,那是英語打死也做不到的吧!

在1930年的時候,我國著名語言學家趙元任先生,利用中文和英文寫了一篇奇聞。這篇文章的中文名叫:《施氏食獅史》,估計很多小夥伴都知道,英文名叫:《Story of Stone Grotto Poet:Eating Lions》,中文的整篇文章才100來字,而英文卻有800字,這足以說明中文書寫上的優勢。然而這篇文章最令人稱奇的不是文章的長短,而是整篇中文用普通話發音只有一個“shi”,這種用一個發音來寫一篇文章的事情,英文是無論如何都做不到的。

中文一個發音寫出100字的文章,那是英語打死也做不到的吧!

中文版《施氏食獅史》

中文一個發音寫出100字的文章,那是英語打死也做不到的吧!

英文版的我在這裡寫標題框不夠長

後記:每個國家的語言都有著不同的優劣,不過就書寫長度和表達意思多寡來說,中文無意是最厲害的。在佩服先祖智慧至於,我們更應該把中國文化發揚光大,讓這種簡短的書寫語言成為世界的主流,讓世界人民都懂中文。現在都在提倡節約環保,如果全世界人民看的書都用中文來書寫的話,那麼一定會節約不少紙張,那樣就會少砍很多樹木了。

細品歷史,以史為鑑!本文是由魚哥讀史原創的一篇文章,感謝大家觀看。

宣告:本文配圖均來源於網路,原作者享有圖片版權,如有侵權,請告知立即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