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

漢服書籍推薦|《漢服歸來》帶你瞭解14年漢服復興運動故事

作者:由 漢服同袍文化 發表于 歷史日期:2023-02-01

漢服復興者是漢服運動的第幾代

拿到這本厚厚的書時,就迫不及待地閱讀這些近14年漢服運動的故事。來自全球各地、不同年齡與職業的人們在這場文化復興運動中的辛苦付出,才有了我們這代人對漢服文化的逐步認知,感觸良多。

漢服書籍推薦|《漢服歸來》帶你瞭解14年漢服復興運動故事

所以,我期待透過《漢服歸來》這本書,呈現出這條路上那些有喜有悲、有哭有笑的真實故事,也告訴人們在這裡曾經發生過的感人、堅定而又頑強的人生歷程,以及漢服運動那單純、質樸、奉獻、無悔的文化復興之夢。

——編者 楊娜

“漢服運動元年”和新世紀的展開

2001 上海APEC會議“唐裝”成為對中國傳統民族服裝思考的“觸發點”

漢服書籍推薦|《漢服歸來》帶你瞭解14年漢服復興運動故事

2002 網路民族主義討論期

2003 “漢網論壇”正式註冊

2003年圍繞漢服發生的事件並不多,但是該年卻可以被稱為“漢服運動元年”。因為在這一年裡不僅明確了“漢服”的稱謂,而且有網友自制漢服並公佈至網上,更重要的是有人把漢服穿到了街頭並被媒體採訪報道,擴大為公眾事件。

——第二章 再現漢家衣裳

那個年代,我們對漢服的理解或許和電視劇上寬袍大袖的“古裝”差不多。但總有這麼一群人站出來了——在論壇裡展開關於形制的討論和發表文章,嘗試著製作漢服,把漢服穿出門。所謂“華夏復興,衣冠先行”,即在21世紀展開之時,中國綜合實力日漸增強之時,我們對自己的民族文化的呼喚之聲日漸增大之時,想要有那麼一個實體承載所有的熱情。

電商平臺、漢服產業化推動漢服運動

漢服運動中,有人投入到學術研究中,亦有人開闢文化產業市場來推廣漢服。上至常見的淘寶漢服商家,下至家庭式漢服作坊或漢服工作室,在漢服制作或銷售方面都做了不少探索並推動力漢服推廣。尤其是全現貨的產業革新和漢服生活化。

漢服書籍推薦|《漢服歸來》帶你瞭解14年漢服復興運動故事

一方面,很多商家本身就是漢服運動的踐行者,他們做衣服的初衷也是為了緩解活動中漢服不足的現狀,所以他們一直在參與組織漢服活動;另一方面,在早期的活動中衣服匱乏,很多社團也在向商家借衣服……

就像率先開始的漢尚華蓮,2013年起開始了全現貨的精英模式,對於這裡面的壓力,店主葉迢若說:“最初庫存沒問題,但是後來補貨做的多就有問題了,經常掙到的錢還不夠補貨,而且資金短缺也是現貨模式的弊端。至於解決辦法,也如很多時裝商家那樣,尚未找到處理庫存的方法,甚至有2013年的款式到現在還沒有賣出去的情況,有的乾脆全部贊助社團,也是一種宣傳吧。”

這種定位於生活和現實的服裝,再加上200元左右的平均售價,受到了學生們的廣泛好評。與那些高高在上的漢服奢侈收藏品相比,很多學生可以說是摯愛這種面料舒適、簡潔繡花的漢服。

——第三章 服飾產業新篇

我記憶當中,2010年左右的確出現不少漢服商家和大大小小的漢服社團。包括我自己高中的社團成立之初,由於缺乏經費,社團前輩們也曾在某品牌拉過贊助,才得以在舞臺上穿著漢服表演民樂。

依賴於網際網路的發展,漢服產業化和漢服運動一直相互促進著,同時影響了我們這一代對漢文化感興趣的人——從剛開始大型集會,到第二代的三角地區以至內陸地區的地域性公益社團,再到數量多較分散的高校社團或中學社團。分佈範圍越來越廣,年齡層次越來越多,活動形式也愈發多樣。而我自己作為學生,首先參加的是類似於書裡所說的那種“第三代漢服運動社團”。像是以漢服來結交朋友的集合,組織有趣的文化活動。

漢服書籍推薦|《漢服歸來》帶你瞭解14年漢服復興運動故事

他們可以說是真正地走下了網際網路的一代,這裡的人員多是來自高校的學生,可以認為是基於現實社會中某個公共區域和空間的人群組成的……他們的行動框架側重於以漢服為載體,舉辦一些漢服攝影、禮儀展示、舞蹈排練等基於興趣的傳統文化活動,這更像是一個高校範疇內的興趣愛好社團。

——第五章 這是漢服運動

來自各方的運動力量

頂層聲音:

在2013年和2014年“兩會期間”,勸過政協委員張改琴兩次提出《關於確定漢族標準服飾的提案》,她在2014年的會議期間還徵得30多位全國政協委員的聯署簽名。

——第六章 此生不與君絕

社會影響人物:

2009 楊娜穿著漢服出席第十一屆亞洲藝術節開幕式

2012 節目《天下女人》楊瀾、王一楠和劉碩共穿漢服主持節目

2013 上海國際電影節閉幕式徐嬌穿漢服走紅毯

2015 北京APEC青年創業峰會方文山攜手漢服同袍進行“漢·潮”主題漢服展示

——第六章 此生不與君絕

漢服書籍推薦|《漢服歸來》帶你瞭解14年漢服復興運動故事

海外力量:

…他們成立了加拿大多倫多漢服復興會,這是第一個海外的漢服社團…開始積極參與當地的華人文化活動及中國使領館的官方活動…不止是在海外凝聚了一些人員,更重要的是在中國政府的一些重要的涉外活動中,與國內漢服社團聯合發聲,表達了海外僑胞對於中國熱點事件的關心和積極立場,也形成了海內外同聲效應的效果。

2009 英國“英倫漢風”在舉辦了三次漢服活動後,與歐洲地區喜歡漢服的網友共同建立“歐洲漢服協會”網站

2014 美國紐約漢服社成立

2015 日本東京 日本漢服會成立

…………

——第八章 華夏尋根之旅

漢服書籍推薦|《漢服歸來》帶你瞭解14年漢服復興運動故事

從國內到國外,從底層到頂層,越來越多投入到漢服運動的人,用自己的力量支援著我們民族文化的復興——為漢服爭取政府力量支援、透過文藝作品向大眾傳播漢服文化,甚至以愛國的出發點在某些事件達成一致。

隨著我們瞭解的深入,漢服早已不是一件簡單的衣服,它的背後凝聚了很多人的艱苦付出和民族復興的希冀。

漢服復興的意義:漢服要和這個時代一起活下去

漢服書籍推薦|《漢服歸來》帶你瞭解14年漢服復興運動故事

這裡的復興包含著兩個層面。一是推動政府制定規範…二是協同制定民間的準則。漢服運動需要建立自己的知識團隊,但不能一味地考證或批判,重要的是摸索與嘗試,編寫出真正屬於當代的可行性方案與標準,並且能夠在民間的漢服運動團隊內達成共識。

百度漢服貼吧吧主“月曜辛”提出“…形成當代的規矩和風格,早日消除唐款、明款之類的字首,淡化朝代古服意識,增強當代民族服飾意識。並且不可避免地將出現季節、地域、場合、行業的考量和分化。”

——第三章 服飾產業新篇

我覺得這兩段話回答了我對漢服發展的一個疑惑——當代漢服如何發展。這個問題是要所有有心人一起推動者解決並且最終是要以人為本、基於實踐的。政府的支援力量和民間的探索達成共識,才能為廣大熱愛漢服的人所接受。唯有這樣,作為服裝,未來進一步推廣的漢服才能有更強大的應用價值。

穿常服又或許穿禮服,穿薄衣還是披厚袍,就像是不同季節隨心情、隨場合挑選衣服一樣。在漢服不知不覺地發展到成為我們衣櫥基礎衣物的一部分時,大多數人都承認這是一個文化烙印時,漢服運動就取得一個極大的成果了。

而我們要做的不止這些,因為不僅是漢服,還有漢舞、漢禮、香道、茶道、民樂(民樂不止有漢族樂器)等需要我們傳承。漢文化才是我們需要深入挖掘的。

理智的激情與包容尊重

如今的各種漢服論壇裡依然有不少關於形制等問題的爭議,雖然輪不上像我一樣才疏學淺的人發表意見,但我還是要熱心支援他們發表觀點。搖搖欲墜的時代激發文化創新,而國家情勢穩定之時,我們則需活躍的論壇,透過爭辯帶給漢服發展新靈感。所以,對於漢服文化發展,願每個人都能持正確態度面對質疑。

我還希望漢文化輻射圈裡的人們都懷有互相尊重的心。

國內仍有不少地區和人群對漢服毫無瞭解,會對我們漢服出行的行為產生誤解(嚴重的甚至發生扒衣事件),我們在耐心向別人講解的同時也要維護好個人權益。在國外一些相對寬鬆的環境下亦是如此。

我們還要尊重日韓優秀文化,因為它們中的很多內容也源於漢文化。和服、韓服和漢服絕對不是對立關係,優秀的歷史文化之間是可以相互包容的。

漢服書籍推薦|《漢服歸來》帶你瞭解14年漢服復興運動故事

圖文內容摘自《漢服歸來》

部分內容整理自網路,僅供分享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