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

《論語》第四篇里仁(69):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作者:由 夜辰讀書 發表于 文學日期:2022-05-19

其唯此也的唯是什麼意思

《論語》第四篇里仁(69):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原文】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翻譯】

【楊伯峻】孔子說:“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愛人和恨人。”

【李澤厚】孔子說:“只有仁愛的人才能喜歡人,憎惡人。”

【錢 穆】先生說:“只有仁者,能真心地喜好人,也能真心地厭惡人。”

【夜辰心得】

錢穆先生評,此章語更淺而意更深。後又說,此章陳義極親切,又極宏遠。極平易,又極深邃。

我們先看看如何淺。孔夫子說,惟仁者能好人,能惡人。意思是隻有真正仁德的人,才能真心地喜歡人,真心地厭惡人。這話聽起來挺淺顯,可又有疑惑,為什麼仁者才能好人、惡人?我雖然不是仁者,可一樣有喜好的人,有厭惡的人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好惡之心,幹嘛非得仁者?

朱熹引遊氏的話:好善而惡惡,天下之同情,然人每失其正者,心有所繫而不能自克也。惟仁者無私心,所以能好惡也。意思是,喜好善,厭惡惡,這是天下人共同的情感。可是凡夫每每失去公正,只是因為心有所繫而不能克服自己的偏私慾念。仁者毫無私心,所以能公正的評價好惡。

這麼一說,應該可以理解了。舉個例子,為什麼孩子之間吵架,許多家長出來幹仗?因為此時的家長情感膨脹、理性下降,眼裡只看到自己的孩子受欺負,護犢之心氾濫,哪還管什麼是非對錯,幹就完了。而仁者,有理性,始終頭腦清醒知是非,有情感,卻了無私心。

再比如,反省自身,想想自己喜好的人和事,難道是真心的喜好嗎?自己厭惡的人和事,行動上又真正的體現出厭惡了嗎?這麼一想,就會覺得自己或許很虛偽,甚至是分裂的。現如今,天下太平,世道清明,可是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我們捫心自問,能夠做到好惡出自本心嗎?如果這時候還不能,那歷史上趙高指鹿為馬、奸臣當道時,又豈敢站出來談好惡。即便當下,有些官員在臺上違法亂紀,大家心知肚明,卻又豈敢正面直言,多也是背後議論一下,也許當面還得誇耀其正直清廉。

所以能好人、能惡人,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方面,人本身私慾重,就會迷了心竅不辨是非,而不自知。這是從思想上說,起碼先得有明好惡、辨是非的智慧。另一方面,即使知道了是非,真正能好人、能惡人嗎?那也不然。凡夫即使有了智慧,可更重的是得失,是以得失來指引行動,這才有了笑貧不笑娼的世道人心。即便在大學裡,大家恥笑的是四級不過的人,而不會去恥笑作弊的人,這個道理一樣。尼采曾說過,大概意思是,人們的善良不是因為真善,更多的是因為恐懼,害怕不善良被報復,所以才活出了討好的一生。其實,恐懼只是一面,還有的善良是為了得到回報,我對別人好,是為了別人將來對我好,相互利用,根子還是一個利字。

這麼一看,仁者能好人、能惡人,既需要智慧分辨,還需要勇氣踐行。仁者,既是智者,還是勇者,歸根到底是了無私心者。無私,方能大智大勇。

蕅益大師有句批註:“無好無惡,故能好能惡。無好無惡,性量也。能好能惡,性具也。仁,性體也。

鍾博士解,這句比較深刻,是以佛教思想解儒。“無好無惡,性量也。”性量,是指真理、真相。無好無惡是真理,這來源於佛教的空。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世間本是幻相,所以沒有什麼善惡、是非、苦樂,這樣也就沒有了好惡,沒有分別心。“能好能惡,性具也。”性具,是指假相。佛看世界是空的,可凡夫看世界是實的,有七情六慾,有善惡是非,這一切都是存在的,就是說現實裡是有所好、有所惡的。“仁,性體也。”性體,指從用上來說。一邊是空,一邊是實,如何行事呢?這個標準就是儒家的仁。既不入於空,又不陷於實,中間而得仁;也可以說,既入於空,又陷於實,中間而得仁。這才有了前面一句“無好無惡,故能好能惡”。

解到這裡,想到王安石的一首詩《夢》,我常常引用:

知世如夢無所求,無所求心普空寂。

還似夢中隨夢境,成就河沙夢功德。

意思是說,知道這個世界如夢幻一樣,所以心無所求,一切都是空的,人都是要死的,有什麼好求的。無所求了以後,發現心變得空寂清靜,此時智慧生出來了,能看透一切現實真相。心空了以後幹什麼呢?消極遁世,坐吃等死,徹底虛無嗎?不是的。還似夢中隨夢境,就是自己雖然在夢境中,做什麼夢,就隨著什麼夢,成就沙河夢功德,在夢裡也要成就一番功業,立德立功立言,普渡眾生。

為什麼那些千古聖賢、仁人志士,可以捨生忘死,救民於水火?為什麼他們功成名就之後,居然還能一無所求,不陷於名利慾望之中,瀟灑而去?也許我們能夠從王安石的詩裡找到答案,能夠從孔夫子的話裡取到真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