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

玄武門之變中,李世民攻打李建成時,李淵是什麼態度

作者:由 馬首瞻 發表于 文學日期:2022-07-01

吾之幸也什麼意思

公元617年,身為唐國公的李淵鼓起勇氣,舉起反隋的大旗。從晉陽起兵,一路勢如破竹,僅用2年的時間完成破隋立唐的大業。李淵本人也從唐國公晉升為唐高祖,一躍成為與漢高祖劉邦齊名的歷史人物。

玄武門之變中,李世民攻打李建成時,李淵是什麼態度

如何評價李淵

從幹事創業的角度來說,李淵是個非常成功的人士,開創享國二百八十九的大唐盛世,將華夏文明帶入全新的歷史高度。若從家庭和睦的角度來看,李淵又是個相當失敗的父親,自己尚在人世,兩個兒子變為太子儲君之位而自相殘殺。

由於李淵疏於管教,引發歷史著名的玄武門之變。李世民以次子的身份成功實現翻盤,太子李建成卻倒在距離皇位最後一步。拋開孰是孰非不論,唐朝李家這場宮廷爭鬥,堪稱史上罕見。

玄武門之變中,李世民攻打李建成時,李淵是什麼態度

因為歷朝歷代,沒有老皇帝在位,太子無過錯的情況下,次子兵變成功且登上皇位。唐史對“玄武門之變”往往語焉不詳,只是著重描述李世民與李建成之間如何爭鬥,很少看到李淵在此期間的表現。

此時的李淵龍體安康,他對此事持有什麼樣的態度,又從中做過什麼,史書上只有“泛舟海池”四個字,他為什麼如此氣定神閒,不由得令人浮想聯翩。

玄武門之變中,李世民攻打李建成時,李淵是什麼態度

李淵眼中的李世民

史書記載,李淵是位很有遠見的帝王,知人善任,遇事決斷。他能夠以晉陽之地,完成反隋大業,若非有精明過人之處,絕對不會有如此高的成就。以此推斷,他在皇位傳承的問題上,應該不會有太大的偏差,他十分明白李世民的能力遠在李建成之上。《全唐文·秦王李世民受詔書》記載,上元降福,神器安寧,此乃宗廟有靈,非獨吾之幸也。比察汝佈政,聽汝德音,洋洋盈耳,副吾所望。今天下慶賴,在汝一人。

從李淵給李世民的詔書中,可以看出他對李世民給予無比厚望,言語中有著將李唐社稷安穩,託付給李世民的意思,但李淵沒有明說,因為他內心很猶豫,雖然有勇氣反抗暴隋,但沒有魄力挑釁“嫡子長子繼承製”。此後的事實證明,李淵沒有看錯人,李世民才是李唐江山最佳繼承者。

玄武門之變中,李世民攻打李建成時,李淵是什麼態度

李淵的態度:猶豫不決中,稍微傾向李建成

李淵雖然很喜歡李世民,但礙於嫡長子繼承製的觀念,李淵在喜愛與宗法的兩難中,稍微傾向於後者。站在李淵的角度來看,宗廟社稷要遠遠大於情感,立儲君關乎朝政國祚,歷史上因隨意改立儲君而引起朝野動盪的事屢見不鮮。所以,李淵建立唐朝以後,對李世民採取諸多限制。

李淵採取的辦法非常果斷,直接剪除李世民的親信重臣。唐朝建立過程中,曾有八位柱國級大臣,他們分別是“劉文靜、闞稜、杜伏威、羅藝、侯君集、張亮、李君羨、薛萬徹”,此八人中“劉文靜、闞稜、杜伏威”是李世民的舊臣,特別是劉文靜早在太原時,他與李世民的關係便非同一般,挑唆李淵起兵一事,劉文靜沒少給李世民出謀劃策。

玄武門之變中,李世民攻打李建成時,李淵是什麼態度

李淵登基不久,劉文靜因與裴寂關係不和,整日在家鬱悶喝酒,喝醉以後便大發牢騷,結果被自己的小妾告發。李淵得知此事後,立刻捉拿劉文靜,隨即交給劉文靜的死敵裴寂審理,劉文靜論罪當誅。

後來,名將輔公祏作亂。李淵派闞稜前去圍剿。闞稜平定叛亂,尚未來得及邀功,卻被輔公祏反咬一口,說闞稜與杜伏威(兩人為師徒關係)也是謀反者之一。李淵故伎重施,將杜伏威和闞稜一併交給李孝恭處理,最後李孝恭玩出一手先斬後奏,急忙誅殺闞稜和杜伏威。值得一提的是,李孝恭與杜伏威關係也不和。

玄武門之變中,李世民攻打李建成時,李淵是什麼態度

劉文靜、闞稜、杜伏威三人被斬首前,李世民曾數次進諫向保住三位親信,李淵一概不聽。劉文靜、闞稜、杜伏威已經位居人臣,隋唐紛爭時,他們沒有謀反的想法,卻在大業已定的情況下作亂,從邏輯上絲毫說不通。只能說明李淵是有意而為,害怕李世民做強做大,對他採取限制措施。

泛舟海池,實則故意避嫌

司馬光在《資治通鑑》記載,玄武門之變時,上方泛舟海池。說李氏兄弟在宮中打得不可開交,作為父皇的李淵在乘舟在海池遊玩,不得不令人欽佩高祖的氣定神閒。仔細想來,此事有很大的蹊蹺。李淵作為長安皇宮的主人,耳目遍及宮中,縱使李世民手段高明也不可能瞞過所有人。何況密謀篡位,不是一時半會能夠議定的大事,秦王府來回有人出入,哪能不引起外人關注。

玄武門之變中,李世民攻打李建成時,李淵是什麼態度

李淵表現得如此波瀾不驚,越能說明他內心一清二楚。他想的是,反正兩個兒子都是自己與皇后竇氏所生,無論哪個兒子坐江山,都不會對自己太過分。與其明確地表態,不如讓兩兄弟一決高下。一來自己假裝涉身事外,二來省去猶豫不決的煩惱。

若是李淵強行立李建成,李世民肯定不服,奪位也是必然發生的事兒;若是立李世民,圍繞在李建成身邊的重臣由豈能善罷甘休。所以,李淵料到兄弟“奪嫡”遲早發生,與其拖到最後雙方以大規模武力抗衡,不如將其推向小規模宮廷爭鬥,這才是保全李唐江山的權宜之計。於是,高明的高祖爺上演一幕“泛舟海池”。

玄武門之變中,李世民攻打李建成時,李淵是什麼態度

讀史君認為:玄武門之變,充分暴露出李淵為人精明的性格,這場宮廷奪嫡的鬧劇完全在他意料之中。由於李建成與李世民都是嫡子,讓李淵難以抉擇。因此,高祖爺所幸放手不管,讓兄弟二人憑本事坐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