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

中國兩千年來最偉大的歷史名著,史記,不落的星辰

作者:由 楊小芳科普 發表于 文學日期:2022-07-03

史記創作的目的是什麼

大家好,今天小芳帶大家瞭解下中國兩千年來最偉大的歷史名著——《史記》,它像一顆不落的星辰,永遠照耀在歷史的長河上,我們一起來探討司馬遷寫作《史記》的目的是什麼?他是怎樣完成這一偉大著作的?

司馬遷之前,中國文學史上雖有《左傳》、《國語》、《戰國策》等歷史散文著作,但總的看來,歷史方面的書籍仍顯得散亂和不足,從上古至西漢,還沒有一本完整、系統的編年史書。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具有廣博的學問修養,立志修史,然其一生未能實現這個夙願,只好把自己著述通史的遺願留給了兒子。司馬遷在父親彌留之際矢志:“小予不敏,請悉論先人所次舊聞,弗敢闊!”

中國兩千年來最偉大的歷史名著,史記,不落的星辰

司馬遷不幸遭受殘酷的宮刑後,仍“隱忍苟活,逐糞土之中不辭”,這恐怕不僅僅是為了完成其父的遺願,他說:“恨私心有所不盡,鄖沒世而文采不表於後也。”由此可見,司馬遷創作《史記》的目的,除了實現其父的遺志,更重要的還是不甘心於“沒世無聞”的憤激情緒和遠大志向。

中國兩千年來最偉大的歷史名著,史記,不落的星辰

司馬遷除了根底深厚的家學和他自己的勤學—向當時經學大師董仲舒學習公羊派《春秋》,向孔安國學習《尚書》—打下紮實的基礎外,為了完成《史記》,他還廣遊各地:“二十而南遊江淮,上會稽,探禹穴,間九疑,浮於沉湘。北涉墳泅,講業齊魯之都,觀孔子之遺風,鄉射鄒峰,汽困都薛彭城,過樑楚以歸。”實地的考察,豐富了歷史知識和生活經驗,擴大了胸襟和眼界,為司馬遷寫作《史記》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擔任史官後,司馬遷又博覽國家藏書室中的大量藏書,收集、甄別了大量的資料。經過親涉史蹤,廣博學習,並且“絕賓客之知亡室家之業,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才力,一心營職”,司馬遷終於畢其一生,寫出了“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紀傳體歷史鉅著—《史記》。

中國兩千年來最偉大的歷史名著,史記,不落的星辰

司馬遷的《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它反映了我國漢以前三千年間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發展的歷史。司馬遷在創作《史記》的過程中,總結前人的經驗,感應當代的氣息,併發揮自己的才能,創立了一種規模巨大、結構完備的新體例·—紀傳體。這種新體例的出現,為我國的史學開闢了新的道路,建立了不朽的功績。

《史記》在通史的總則下,運用了五種體例配合組織起來,展現了自黃帝到漢武帝太初年間三千年的歷史畫卷。

中國兩千年來最偉大的歷史名著,史記,不落的星辰

十二“本紀”,都是歷代帝王的傳記,按帝王的世序和年代記敘其政治上的一些重要事蹟。

十“表”,具有大事年表的性質,用表的形式排比並列歷代世系、列國關係和職官更迭。

八“書,,,主要記載典章制度、天文地理等。

三十“世家”,敘述世襲封國中貴族侯王的重要事蹟。

中國兩千年來最偉大的歷史名著,史記,不落的星辰

七十“列傳”,主要是寫各種不同型別、不同階層人物的傳記,少數篇目敘述了國外和國內少數民族酋領君長統治的歷史。

這五種體例所表達的內容各不相同,然而它們並不是相互孤立、自成一體的,而是相互配合和補充,形成一個整體,構成一鬱完整的、統一的紀傳體通史。

《史記》對中國史學的影響極大,它所創立的體例,為後代的“正史”樹立了楷模。正如趙翼所說:“自此例一定,後代作史者,遂不出此範圍,信史家之極則也。”(《廿四史割記》卷一)

中國兩千年來最偉大的歷史名著,史記,不落的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