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

探索600年懸案:建文帝如果逃離南京究竟隱居東南還是西南?

作者:由 和運超 發表于 文學日期:2022-07-17

碧雲深是什麼意思

明朝靖難之役歷時四年,原本人力財力都具有優勢的建文帝朱允炆,最後不敵其叔父朱棣,被奇襲攻入南京城。關於這個年輕皇帝最終結局,600年來都是熱門話題。尤其2010年7月,江蘇南京還專門召開過“明建文帝國際學術研討會”,蘇、浙、閩、川、貴、滇、魯、湘等各省提出許多實物和方誌線索,指出建文帝逃出南京,到過的地方不下100處。

建文帝究竟是朝東南出走還是朝西南隱藏,對照歷史記載,他順利逃生,平安終老的可信度到底有多高?不妨檢索推理一番。

探索600年懸案:建文帝如果逃離南京究竟隱居東南還是西南?

影視劇中的建文帝朱允炆

一、建文帝沒有死於南京究竟有無依據

建文帝朱允炆繼承其祖父朱元璋登位時才二十一歲,第一年開始削藩,引起四叔燕王朱棣面上裝瘋裝病,暗中秘密準備,最終起兵反抗,後面三年雙方在河北、山東僵持作戰,最終南京被偷襲攻入,建文帝朱允炆失敗。

燕王朱棣在起兵前夕上書朱允炆,痛斥身邊的齊泰、黃子澄,以“靖難”之名起兵,從字面意思說是“清君側”。齊泰、黃子澄建議朱允炆削藩只是方式不當的一種愚笨,本身說不上他們多壞故意挑撥叔侄關係,而朱棣顯然也談不上無辜,不過就是朱家內部的一次爭奪罷了。

朱棣曾經戰功顯赫,是鎮守北邊的重要藩王。不過在沒有戰事任命的情形下,藩王並不能領有軍隊,平時府上護衛頂多千人左右。所以朱棣以王府侍衛幾百人先取得北平城防,無法大膽前進,因為就沒有多少可用兵馬。北平相鄰有一些降服的,才開始朝河北、山東進發,與朝廷大軍作戰,雖然有一些勝利,但進攻也不佔優勢,朝廷方面可以不斷增兵。

探索600年懸案:建文帝如果逃離南京究竟隱居東南還是西南?

影視劇中的明成祖朱棣形象

朱棣去找十七弟寧王朱權,連哄帶騙得到朵顏三衛的騎兵。這時北平遇到李景隆偷襲,燕王妃徐氏和長子朱高熾固守十分艱難,一旦被朝廷方面抄了後方,朱棣自然就是一敗塗地。可惜李景隆確實無能,朱棣帶朵顏兵大破李景隆,滿以為此後一帆風順,沒想到進入山東地面卻連遭鐵鉉、盛庸打敗,還讓心腹大將張玉戰死。

這時,朱棣聽姚廣孝得到密報,大軍幾乎都北上,南京方面十分空虛,朱棣毅然決定繞開僵持的山東,領輕騎直驅江邊,關鍵時刻江防都督陳瑄帶水師投降,朱棣順利渡江,這才逆轉乾坤。

一百多年以後,《明神宗實錄》記載年輕的神宗與內閣首輔張居正談掌故,皇帝還問:聞建文當時逃逸,果否?張居正答:國史不載此事,但先朝故老相傳,言建文帝當靖難師入城,即削髮披緇,後雲遊四方,無人能知者。

這一幕好像宋朝著名的斧聲燭影,一直是眾說紛紜。從官方史書記錄看,的確存在不少蹊蹺,讓人懷疑真相另有玄機。首先,《明史·成祖本紀》對建文結局的原話是:“宮中火起,帝不知所終。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屍於火中。”是一個有些矛盾,至少不能確定的含糊說法。

其次,《建文帝紀》的說法也呼應:“棣遣中使出後屍於火,詭雲帝屍,越八日壬申,用學士王景言,備禮葬之。““上入宮,忽火發,皇后馬氏暴崩,程濟奉上變僧服遁去。燕王遂入宮。因指燼中後骨以為上!“

對比兩篇本紀,都只說有屍體,但不能確定這就是建文帝朱允炆。且朱棣的本紀還先說明“帝不知所蹤”,而建文字紀也言明有人讓建文換裝僧服逃走,然後指皇后的屍體為建文,其實都在暗示建文帝從南京逃走八成是事實,找到的屍體只是為了要給朱棣奪位成功一個下臺階的說法。

所以,《明太宗實錄》裡,朱棣之後給朝鮮王的詔書就成當時官方結論的口氣:“不期建文為權奸逼脅,闔宮自己焚燃。“

朱棣處置完方孝孺等一干人後,匆匆忙忙派心腹太監鄭和出海,《明史·鄭和傳》對下西洋的動機開宗明義:“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蹤跡之,且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顯然建文帝逃跑的傳聞是朝野遍佈,沸沸揚揚,朱棣擔心他真的跑遠了,所以要派大隊人馬去把他找回來。

探索600年懸案:建文帝如果逃離南京究竟隱居東南還是西南?

福建疑似建文帝墓發現而立的塑像

建文帝朱允炆沒有死在南京,顯然不是多少年後的後人出於同情建文失敗,不斷製造的野史故事或“小說家言”,朱棣在位時期的行為舉動的確就在印證這種流言蜚語。

首先,《太宗實錄》記載:“備禮葬建文君,遣官致祭,輟朝三日”,這是正當禮節,也是把建文帝作為一個已死的皇帝對待,而透過《方孝儒傳》等相關傳記,建文帝的確下令焚燒宮殿,的確也有想死的意願,但應該是被勸阻了。因為《明史》其他記載多次言明朱棣入宮搜查三日,找到的屍體又無法辨認,的確八成並非朱允炆的屍體。

假如建文帝屍體屬實,朱棣當時的禮葬就應該完成相應程式,可沒準備陵寢將建文下葬就非常矛盾了,這是非常重要的疑點。因為將建文帝屍體下葬是禮葬的重要標誌,也能對朱棣的繼位有一種道義法統上的支援。正因為朱棣不敢確定建文屍體,害怕朱允炆活著在外動搖天下,那麼將假屍體堂而皇之禮葬就讓人笑掉大牙了。

反過來,朱棣就宣稱他才是繼承老皇帝朱元璋的位子,翻臉把朱允炆定為不合法,即使建文還活著也被歷史抹殺,將建文年號廢除,徹底汙衊建文成了不合法的一代皇帝。這一系列處置恰恰讓人猜疑,建文帝的確當時出逃在外,他能夠對朱棣的龍椅產生莫大的威脅。

其次,順理成章的下一步行動,就是朱棣的確不斷派人搜查建文下落,這也是歷史事實。

不僅鄭和下西洋一件大事。還有明確奉命巡訪建文帝的胡濙,他的職務是戶科都給事中,實際負責人口戶籍管理,對有嫌疑的人,只要胡濙稽查當地戶籍比對,就可以設法尋到線索。所以他打著戶部旗號,實際做著極秘密的特工任務,儘管他既不是錦衣衛也不是東廠。

探索600年懸案:建文帝如果逃離南京究竟隱居東南還是西南?

影視劇中的姚廣孝形象

從朱棣登基開始,胡濙幹這一件事整整長達二十年。其母親去世,朱棣都以升官奪情,沒有許他返鄉守喪。永樂二十一年(1423)胡濙到宣府回覆朱棣(當時北征塞外返回)。史書稱:“帝已就寢,聞濙至,急起召入。濙悉以所聞對,漏下四鼓乃出,先濙未至,傳言建文帝蹈海去,帝分遣內臣鄭和數輩浮海下西洋,至是疑始釋”。

由於是密談,史書沒有記載胡濙和朱棣對話內容,“至是疑始釋”一語,說明胡濙找到了建文帝下落或者可靠證據。也許是尋到屍體或可靠墓葬;也許的確出家為僧,表明不再貪戀皇位。從陰暗角度出發,也有可能被探訪到下落被秘密除掉。

另外《姚廣孝傳》也能與《胡濙傳》互為證明。當朱棣聽到風聲,朱允炆削髮為僧外逃,就把建文的主錄僧溥洽關進監獄長達十五年,逼他供出建文下落。最終溥洽是姚廣孝臨終前求情才釋放,正是永樂十五年。此間胡濙暫停三年,從十七年又再繼續查訪,到二十一年向朱棣回報。

因此,各種官方史書記載的零碎訊息,經過一番梳理整合,建文帝當時沒有死,從南京逃走即便不是十成把握,但八成的機率是有的,只是最終沒有透露究竟去了哪裡。

二、建文帝出逃東南的墓葬風波

2009年9月,《揚子晚報》曾報道 ,福建寧德金涵鄉上金貝村在2008年發現一座古墓,被廣泛宣傳與建文帝有關,因為南京有關專家前往考察,一度認定這就是朱允炆的陵寢,此後福建廣泛對外宣傳,堂而皇之視為“建文帝陵”作為旅遊專案打造了。

另一方面,福建省文物局出於嚴謹,組織地方史志、明史、文物考古、文物鑑定等各方專家對古墓進一步考察論證,2009年9月釋出訊息,寧德上金貝古墓建造年代為元末明初,墓主人身份為僧人滄海珠,並非建文帝朱允炆,為熱鬧一年多的建文陵墓發現畫下句號,再次留下懸案。

探索600年懸案:建文帝如果逃離南京究竟隱居東南還是西南?

福建寧德一座疑似建文帝墓,實際墓主是元朝海雲大師的徒孫

這座福建墓的舍利塔碑文“御賜金佛日圓明大師第三代滄海珠禪師之塔”,之前有人解釋:“圓明”是“明朝和功德圓滿”之意,是指朱元璋。“第三代”就是孫輩之意,與“朱允炆是朱元璋之孫暗合”。“滄海”是暗喻神州一統的帝王心理。而“珠”正是俗家“墓主姓朱”的隱喻,專家認為這種猜謎式解釋太牽強附會。

“御賜金佛日圓明大師”實際指的是宋末元初的臨濟宗高僧印簡,別號海雲大師,早年居住在大都,是忽必烈的老師之一,名臣劉秉忠為子聰和尚時,正是海雲的弟子。忽必烈的太子真金也是海雲起的漢名,真金要算元朝唯一隻有漢名,而沒有蒙古名字的宗室成員。

海雲圓寂後,忽必烈御賜佛日圓明大師,這在《續燈存稿》、《五燈全書》、《補續高僧傳》及《南宋元明禪林寶林》等史籍可以找到記載。而“滄海珠禪師”是墓主人的別名法號,證明這人是元朝帝師印簡海雲大師的第三代傳人。

探索600年懸案:建文帝如果逃離南京究竟隱居東南還是西南?

福建寧德當時熱熱鬧鬧打造建文帝陵

另外,建文帝隱居東南方向影響最大的還是江蘇境內。

根據徐作生的研究推測,戶科都給事中胡濙第一階段搜尋十四年,沒有什麼確鑿搜獲。微妙的是永樂十七年到二十一年第二次搜尋,明確記載得到訊息,方向正是江南一帶。

訊息來源正與溥洽被姚廣孝求情釋放有關。溥洽被關押十五年,姚廣孝臨死前請求朱棣釋放,終於得到同意。溥洽曾向姚廣孝致謝,可能透露了情報。也許會有爭議,既然溥洽十五年都沒有洩露秘密,偏偏最後一刻動搖,還是讓人覺得不像忠臣作風。當然,除非他也以為建文可能離開或去世。

胡濙在江蘇境內吳縣一座寺廟尋到了建文帝,長時間監視或試探,要證明建文一心為僧,無復國之意。所以永樂二十一年(1423),建文帝死於江蘇吳縣穹窿山,終年46歲。這時,胡濙才敢向朱棣回報。

徐作生之所以推斷江蘇吳縣,除了對姚廣孝、溥洽、胡濙三人在永樂中期的連鎖反應外,輔助背景是當時形勢。胡濙是戶部管理人員,各州府縣,甚至每個村莊都有通輯逮捕可疑人員,即便逃出南京,在江南地區天羅地網下,按說建文帝及其隨臣應該沒有可能走得很遠。

探索600年懸案:建文帝如果逃離南京究竟隱居東南還是西南?

蘇州穹窿山為建文帝隱居東南的一大熱門地

還有一個輔佐證據。建文臣子中有一個史忠彬是江蘇吳江黃溪村人(屬於蘇州市吳江區),他編過一本書《忠賢奇秘錄》。據明代史學家談遷考證,建文帝出亡之初曾住過史忠彬家。史忠彬的鄰居同他有仇,就到官府告發,建文帝雖然逃脫,史忠彬卻被捕下獄而死。從地理位置上看,吳江與吳縣都屬於今天蘇州市,尤其太湖一帶水路十分便捷。

徐作生多年堅持東南說,而且認為建文帝雖然逃出來,東南環境形勢嚴峻,其實他也沒有活多久,在永樂時期就“中道崩殂”了。

另一方面,多年來的西南說有沒有合理的依據?是不是比東南說更讓人信服?既然徐作生提到水路,其實南京最重要的條件——長江,直接可以通行西南,江面寬闊,完全能避開陸路搜捕,應該比東南水網的風險更為安全。

朱允炆從水路逃走至少見於明末史學家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卷十七建文部分,他根據明代傳聞詳細寫朱允炆如何離開南京,如何遊歷各地,只不過所記比較誇張,完全不似各處都有搜捕建文的樣子,和皇帝微服遊歷的氣度相差無幾。

三,建文帝到西南隱居有多少依據?

依然是一種設想和推測,既然建文帝能從水路走,從長江江面朝西,逆流而上一直可到重慶登岸,甚至當年可以直接到成都。

朱棣初入南京的時候,西南方面四川、貴州、雲南與朱棣關係並不緊密。蜀王朱椿與原太子朱標的關係很好,與方孝孺的關係也非常好。朱椿請方孝孺在成都給世子講學,正是朱允炆登基才將方孝孺召回南京。蜀王對受到不公的宋濂、藍玉等大臣親屬都有救助,他對僧道也相當感興趣,經常到巴蜀各地名山寺廟朝拜。

探索600年懸案:建文帝如果逃離南京究竟隱居東南還是西南?

蜀王朱椿與朱標朱允炆父子關係非常好

以西南為退避後方,方孝孺在南京時曾經數次向朱允炆建議。孝孺曰:‘今城中勁兵二十萬,城高池深,糧食充足,尚可以守。請下清野之令。……今天下惟蜀王不背朝廷,其地四塞。令決一死戰,不利則收士幸蜀,萬一可圖也。’”《奉天靖難記》也記載:“方孝孺曰:……設有不利,即輕舸走蜀,收集士馬,以為後舉。’”

建文朝臣多數都有川滇經歷,不僅方孝孺、張紞、董倫幾個“東宮舊臣”,包括陳迪、王紳,方孝孺門生林嘉猷、韓宜可、王景彰等,這些人都有川滇任職經歷,加上四川蜀王、雲南沐氏長期經營,西南地區完全可為建文充當有力庇護,甚至東山再起的資源。

朱允炆如直接去成都投蜀王,毫無疑問太過招搖,但到蜀王地界,至少心理上覺得安全一些。如果推斷建文帝的西南經歷,相關跡象大致如下:

第一,順江而上先到重慶。朱允炆傳說在重慶寺廟隱居一段時間,這家禪院為龍隱禪院,今磁器口寶輪寺,大約隱居到永樂中期,一說只五六年。

永樂十四年(1416),就是胡濙暫停搜尋的那一年。蜀王朱椿做了一件很意外的大事,揭發同胞兄弟谷王朱橞有謀逆舉動。朱橞是當年在南京與李景隆一起開啟金川門迎接朱棣的“功臣”之一,朱椿這一舉動獲得朱棣褒獎。但朱橞為何要如此?

朱橞與朱標、朱允炆父子關係如何史書不明,但在永樂中期,他想要反對已經坐穩龍椅十多年的朱棣,動機何在?何況當初他是朱棣的功臣,簡直匪夷所思。

探索600年懸案:建文帝如果逃離南京究竟隱居東南還是西南?

重慶磁器口寶輪寺為當年建文隱居過的地方

唯一合情理的解釋就是他可能知道建文帝到西南,隨著朱棣當皇帝對宗室藩王的壓制,這個谷王被放在上谷北邊,隨時與塞外蒙古諸部打交道,這下回過味來,還是侄兒建文時代好啊。

第二,建文避嫌入貴州。蜀王為自保舉報同胞兄弟谷王,朱允炆為此心神不寧,決定離開四川。

可能有兩種考慮:一是避免受牽連或為蜀王帶來災禍,到更加偏遠的雲貴。當地土司眾多,明朝風波對他們關係不大,尤其雲南有沐英家族,沐英生前封爵西平侯,死後為“黔寧王”。後來沐家改為“黔國公”,雖一直在雲南,但從封號可見威望影響遍及雲貴。其二,朱允炆經過幾年時間,一些忠心舊部逐漸聚集到巴蜀,的確試圖接觸雲貴兵馬,為扶持建文再起做了大量準備。

胡濙前期到過雲貴,卻沒有絲毫線索。正如胡濙最後才向朱棣回報,如果沒有比較確實的結論,胡濙是不會輕易回報的,而且還嚴密封鎖訊息,所以沒有線索流傳。推測可能戶部官員與軍隊衛所體系是沒有什麼交叉,加上建文還是僧侶身份,更不排除被人掩護,所以的確困難。到永樂十四年,谷王事發,胡濙暫時停止,可能有回到朝廷反映搜查方向的問題。

距長順縣約40公里的白雲寺,是建文帝在貴州留下行蹤比較明顯的一處。明朝後期著名的《徐霞客遊記》說;“白雲山初名螺擁山,以建文君望白雲而登,為開山之祖,遂以白雲名之。”據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記載,建文帝在白雲山留詩十餘首,其中一首雲:“風塵一夕突南侵,天命潛移四海心。風返丹心紅日遠,龍歸滄海碧雲深。紫微有象星還拱,玉漏無聲水自沉。遙想禁城今夜月,六宮猶望翠華臨。”

包括明末徐霞客的行蹤,他生平旅行許多地方都有探秘建文帝行蹤的意思,湖廣、雲貴、兩廣和閩浙。可能徐霞客一方面是單純對建文傳聞十分耿耿於懷,但另一方面當時明朝已到末路,徐霞客、谷應泰這些人士對當年建文的失敗一直抱有惋惜,對時局的哀嘆,更加願意相信建文成功逃離,心底總有一種緬懷之情。

其三,雲南沐家對建文的態度。

眾所周知,朱元璋時期大多功臣沒有善終,唯有一個功臣,終明朝200多年都擁有掌握一個行省的勢力,這就是有朱元璋義子身份的勇將沐英及其子孫。沐英大朱標十歲,感情非常深。史書點明皇太子朱標死,沐英聽到訊息後吐血,一下就病重,僅兩個來月就身亡,年僅四十八歲。不僅如此,沐英的兒子沐晟與朱允炆同樣情比手足。

沐晟是沐英的次子,哥哥沐春在洪武二十五年(1392),就是朱標與沐英病故後襲封西平侯,在雲南接替沐英領軍,參與平定地方,在西南邊軍中建立威望,對沐家後來長久鎮守西南起到很好的作用。沐春很快以徵虜前將軍頭銜總督滇、黔、蜀三省兵馬,擁有約三十萬大軍指揮權,威震西南。

可惜,沐春到洪武三十一年也染病身亡,僅三十六歲。朱允炆才剛登基,他也視沐春如兄長,非常悲痛。而沐春無子,就讓沐晟前往雲南襲爵,接任軍務。

沐晟小沐春五歲,無獨有偶,他也大建文帝近十歲。從小長在南京,與朱允炆從小玩大,簡直是沐英與朱標的翻版。在朱棣起兵前,沐晟與胞弟沐昂被建文帝派到雲南,按說以沐晟與建文帝的異姓骨肉關係,無論如何不至於對後來的遭遇不聞不問。

探索600年懸案:建文帝如果逃離南京究竟隱居東南還是西南?

明史紀事本末對建文的敘述非常詳細,絲毫不像是逃亡者

事實上確有客觀原因。沐晟初到雲南接替父兄帶兵,建文時削藩,雲南有岷王朱楩不法,被囚禁。邊兵不論對朝廷,還是對沐家都聽從,建文當時沒有詔命讓沐晟勤王救駕,所以靖難期間,沐晟沒有對建文帝的危難有舉動。

然而假如建文帝逃離南京以後,可能情況就有不一樣。

一方面史書顯示,永樂前期,南邊的行動頻繁,沐晟長期領兵在外,軍隊顯然都聽從他指揮。但同時,朱棣還派出了張輔作為副手配合。張輔是朱棣最親信猛將張玉的長子,張輔的確也是將才,但這一安排明顯有弦外之音。而且朱棣繼位以後釋放了岷王朱楩繼續在雲南,也對沐晟闔府上下是時刻留意,也有掣肘的意思。

另一方面,無論朝野都知道沐家對建文的態度,即便否定建文帝“逃生說”,也不能抹殺沐晟對建文遺臣的保護,最典型就是耿炳文後人。

耿炳文在與朱棣對戰真定時敗了一陣,但朱棣也沒有進展。研究者推測,耿炳文可能死於敗績不久,他的三個兒子在永樂初被坐罪而死。但耿家其他子弟基本都投奔雲南,因為沐晟的母親正是耿炳文之妹,所以,耿氏後人大多後來在雲南平安終老。

這方面有沐晟後來所寫《濠梁慎庵耿公墓田碑記》證明,碑文所記耿琦是表兄,因為耿炳文的三個兒子均死,所以,耿琦自然是耿炳文從兄弟的後人。武宗正德時期嘉興人鬱袞的野史筆記《革朝遺忠錄》已經明確記載:“相傳建文君之奔也,晟使人護之。或時至西平侯第,然人亡有知者。”

再如劉有年等官員都在雲南落地生根,沐晟對一批建文臣子的收容也是朝野皆知的。朱棣深知沐晟兄弟對西南地區的安危,當時安南、占城等都不大安穩,同時雲貴川三省都土司眾多,不得不需要依靠沐家在西南的威望。

朱棣花費較長時間穩固地位,對沐晟兄弟也投鼠忌器,為此,嫁常寧公主給沐晟的幼弟沐昕加以籠絡。另外“命左都督袁宇往四川雲南,整肅兵備,撫安軍民,俟邊境寧靜,就鎮守雲南。”

建文帝如果的確出逃成功,選擇前往西南的可能性應該不是空穴來風,四川方面有蜀王,雲南方面有沐晟,雙方都與朱標、朱允炆父子關係密切。

四、假如建文到西南,為何沒有東山再起?

透過之前分析,如果認為建文帝朱允炆的確從南京逃生,到西南四川、雲貴一帶隱居是優先選擇,的確西南具備不少保護他的條件,甚至還有可能聯絡一批舊臣和忠於他的重臣支援。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朱允炆在西南又沒有做出什麼具體行動,甚至在歷史上還成了一個謎團?

其實,之前對朱允炆西南行蹤的推測描述,已經多少看到當時內心與環境的為難。

探索600年懸案:建文帝如果逃離南京究竟隱居東南還是西南?

大理崇聖寺塔石壁永鎮山川相傳是沐英後世子孫所書

首先,朱允炆的確是仁厚之主,加上已經當和尚多年,心性可能更加成熟也的確淡泊了。儘管在永樂中期經過舊臣勸說,可能一時有過心動,但很快就冷靜。如蜀王朱椿能夠大義滅親舉報谷王朱橞,朱允炆自己又於心何忍?朱椿與朱棣也是叔父輩的兄弟,同樣也會是骨肉相殘。

其次,朱允炆看到朱棣對西南地區的不斷加強,包括沐晟兄弟的動靜隨時關係南邊安危,假如讓沐晟兄弟領軍掀起一場大戰,讓西南各地動盪不安,這也難說是禍是福,對明朝社稷顯然不是明智之舉。朱允炆就算再沒有軍事頭腦,以仁厚著稱的建文帝這種大局觀還是清醒的。

第三,朱允炆和沐晟有無再會面,更像是一個謎。民間傳說他們有會面,甚至還說建文長期都住在黔國公府邸,個人感覺可能性不大。

沐晟在雲南地位尊崇,相應的,可能一舉一動也處於焦點,正如史書明確表示,當時沐晟不論領軍還是鎮守,都有人關注。朱允炆即使到雲南,能受沐晟暗中保護,但兩兄弟估計很難有機會重逢會面,所謂近在咫尺,卻猶如天涯,在古代通訊不便的情況下,這對圖謀大事也很困難。

第四,朱允炆確實軍事才幹不行,擁護他的舊臣雖不少,卻沒有軍事人才,唯一有條件、有才華的沐晟無法親自出馬。當初據有南京和指揮全國的優勢,建文帝都不敵他的四叔。如今流落西南,無法有效地推動西南各方資源整合,就有一些區域性條件,想憑藉朱允炆的才幹再動刀兵,想想也是沒多少勝算可以翻盤的,僅僅帶來明朝又一波動盪不安,再嘗一次痛苦的經歷,朱允炆應該是冷靜下來想通了,他何嘗忍心願意這樣做?

所以,筆者願意相信,建文帝朱允炆經過多少年的反覆思量,認清形勢,確實放下執念,安心在西南山中某處終老了,的確脫胎換骨成為修行頗深的高僧大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