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什麼意思?

作者:由 與名同樂 發表于 文學日期:2023-01-29

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是什麼意思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什麼意思?

此文出自《道德經》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 萬物為芻狗 ;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tuóyuè)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聞數窮,不若守於中。”魏源本義:“結芻為狗,用之祭祀,既畢事則棄而踐之。”

通常有人會理解為天地輕賤萬物,就像聖人輕賤百姓一樣。首先我們要知道每個字的意義。天地不仁,仁上是指對······仁慈,芻狗是指草編成的狗,先秦時代,人們祭祀天地或者神靈用的是三牲(豬牛羊),但是隨著時代的變遷,因為不是每個家庭都能有豬牛羊來祭祀,人們就用真狗來代替,再後來人們就用草編成的狗來代替。用之前受人重視,用之後隨意丟棄,只是因為需要使用而已,沒有愛憎。那麼整句就是天地不會對任何人仁慈,對萬物也沒有愛憎,一切都是平等對待;聖人不會對任何人仁慈,對百姓也沒有愛憎,一視同仁。

主要還是體現了老子無為的思想,對待世間萬物都應該平常心對待。不僅治理天下是這樣,養育孩子也是同樣的道理。當然了,孩子是父母的心頭肉,父母是絕對做不到對孩子“不仁”的。但是有些父母愛孩子愛得太過分了,恨不得所有的事情都替孩子包辦,這樣養出來的孩子只能是個廢物,因此做父母的要時刻提醒自己,不要對孩子太過偏愛,要給他們留出自由發展的空間。

如果有不同的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