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

《論語選讀》之“知其不可而為之”

作者:由 老謝語文堂 發表于 文學日期:2021-11-02

怎樣看待辟人之士

《論語選讀》之“知其不可而為之”

《知其不可而為之》

一、【課文梳理】

1.孔子的人生態度:無可無不可

逸民:伯夷、叔齊、虞仲、夷逸、朱張、柳下惠、少連。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齊與!”謂:“柳下惠、少連,降志辱身矣。言中倫,行中慮,其斯而已矣。”謂:“虞仲、夷逸,隱居放言。身中清,廢中權。”“我則異於是,無可無不可。”

[譯文]

孔子說“不降低自己的志向,不侮辱自己的身份,是伯夷、叔齊吧”;說柳下惠、少連是“降低了自己的志向,侮辱了自己的身份,但言談合乎法度,行為經過思慮,僅此而已”;說虞仲、夷逸“隱居而放肆直言,行為廉潔,廢棄自我合乎權變”;說自己“我和他們都不一樣,沒有什麼可以,也沒有什麼不可以”。

[解說]

根據孟子的解釋,這種態度具體說來就是“可以仕則仕,可以止則止,可以久則久,可以速則速”(孟子《公孫丑上》)。所謂“久”“速”是指任職時間的長短,可見,孟子主要是從對待官職的態度來理解“無可無不可”的。然而從本章及《論語》全文來看,就可以發現孔子此語意義不侷限於這一範圍,他是就其全部生活、就其整個人生態度理論的。孔子贊同或嚮往的生活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它們看起來似乎是相反的。他肯定伯夷、叔齊的氣節,保持自身的人格尊嚴,但又讚賞管仲歸順新主,為國家和民族建功立業。他既讚揚他的弟子顏淵的安貧樂道,但又欣賞子貢的經商的意識與才能,他自己也表示在待價而沽。他始終反對犯上作亂,但是他又欲應邀參加公山弗擾、佛肸的反叛部隊(見《待賈而沽》)。這些並不表明孔子無一貫的處世之道,也不是說他的人生觀自相矛盾,而是說明他的無可無不可的人生態度是根據時代、環境、個人的境遇和才能來確定恰當的生活樣式和人生途徑。孟子稱孔子為“聖之時者也”、即趨時的聖人,可以說是這種態度的一個準確的描繪和概括。

陳成子弒簡公章(14。21)——充分體現孔子的人生態度:無可而無不可。

2.孔子的實踐精神:知其不可而為之

子路宿於石門章(14。38)——高度概括孔子的實踐精神:知其不可而為之。

3.“避人之士”(避政:避開壞的政治)與“避世之士”(避世:乾脆不問世事)

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章(18。5)——天下無道:何德之衰 從政者殆

暗含“知其不可而為之”。

子路從而後,遇丈人章(18。7)——天下無道,孔子有悲天憫人之心

暗含“知其不可而為之”。

長沮、桀溺耦而耕章(18。6) ——天下無道:濤濤者,天下皆是也

堅持“知其不可而為之”——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

4.孔子的理想

(行道推仁)

與現實

(擊磬於衛)

的矛盾

子擊磬於衛章(14。39)——

不被認可:

莫己知也。

陷入困境:

擊磬 鄙哉,硜硜乎。

產生動搖:

果哉!末之難矣

鳳鳥不至章(9。9) ——

接受現實:

鳳鳥不至,河不出圖。

流露放棄:

吾已矣

二、【回顧整理】

★默寫課文相關語錄

(1)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曰:“鳳兮!鳳兮!何德之衰!

。已而!已而!

!”孔子下,欲與之言。

,不得與之言。

(2)子路曰:“

。長幼之節,不可廢也;君臣之義, 如之何其廢之?

。君子之仕也,

。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翻譯下列句子。

(1)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

譯文:過去的已經無可挽回,未來的還來得及改正。

(2)滔滔者天下皆是

譯文:像洪水一般的壞東西到處都是。

(3)不仕無義

譯文:有才幹的人不做官是不合道義的。

★孔子在堅持“仕”“義”的過程中,心態有過什麼轉變?孔子是否動搖了呢?

答:孔子在聽了接輿委婉的勸說之後“欲與之言”,可想而知,必然是想去討論一番的。其他故事中孔子卻沒有當面爭執的慾望。子路報告長沮、桀溺之言後,孔子“憮然”,“而誰易之”一語,不由得讓孔子感受到了自己力量的渺小。從14。39章看,聽了荷蕢者的話,孔子的反應中有對現實的失望。從9。9章看,孔子為了恢復禮制而辛苦奔波了一生。到了晚年,他看到周禮的恢復似乎已經成為泡影,於是發出了哀嘆。一個人連連受挫產生一些哀怨之情也是可以理解的,這並不代表孔子將放棄自己的追求,孔子用其一生的行動證明了他的執著。

三、【課內探究】

(一)知識梳理

1. 深則厲,淺則揭

水深就穿著衣裳過河,水淺就提起衣裳過河。比喻做事情要通達權變。

2。

知其不可而為之

①“知其不可而為之”是對孔子一生的概括,表現出孔子堅持理想、堅持原則、認定目標的執著精神和獻身精神。②這種言行反映了儒家改革社會的良好願望和積極入世的思想。儒家不倡導消極避世,正因為社會動亂、天下無道,才更需要有志之士為改革社會現狀而努力,這是一種以天下為己任的責任感和憂患意識。③假如亂世之中,人人明哲保身,那麼亂就得不到抑制,其亂更甚,知其不可而為之實則體現了一種擔當、奉獻和犧牲的精神。

(二)合作探究

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題。

子路曰:“不仕無義。長幼之節,不可廢也;君臣之義,如之何其廢之?”(《論語·微子》)

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孟子·梁惠王上》)

義,利也。(《墨子·經說上》)

今用義為政於國家,人民必眾,刑政必治,社稷必安。所為貴良寶者,可以利民也,而義可以利人,故曰:義,天下之良寶也。(《墨子·耕柱》)

(1)根據上述材料,指出儒家與墨家對“義”的不同理解。(3 分)

(2)結合材料,簡要談談你對儒家之“義”或墨家之“義”的看法。(3 分)

【答案】

(1) ①儒家認為“義”是君臣父子兄弟等之間的倫理道德規範(或禮法) ,可以維繫社會的綱常秩序。②墨家認為義即利,可以利人利民。

(2)示例:略。

對於利義,儒家認為先義後利,捨生取義。孔子提出“君子喻於義,小人喻以利”,給義利思想以道德及階級對立的內容。而墨家則主張“義,利也。”這種義利論反映了小生產者幻想透過尊重現存的各種所有權,使小生產者自身的利益也得到尊重。

(三)自主練習

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1~2題。

①子擊磬於衛。有荷蕢而過孔氏之門者,曰:“有心哉,擊磬乎!”既而曰:“鄙哉!硜硜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則厲,淺則揭。”子曰:“果哉!末之難矣。”(《論語·憲問》)

②子曰:“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論語·里仁》)

③子曰:“麻冕,禮也;今也純,儉,吾從眾。拜下,禮也;今拜乎上,泰也。雖違眾,吾從下。”(《論語·子罕》)

1。材料中荷蕢者批評孔子不懂得

(四字成語)。(2分)

通權達變

2。根據上述材料,簡述孔子關於“禮”的思想。(4分)

①禮服的具體形式可以改變,但禮節不可更改。②一切以“義”的規定為依據,有害於“義”的做法是不能跟從的。

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3~4題。

①子游曰:“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論語·里仁》)

②陳成子弒簡公。孔子沐浴而朝,告於哀公曰:“陳恆弒其君,請討之。”公曰:“告夫三子!”孔子曰:“以吾從大夫之後,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之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以吾從大夫之後,不敢不告也。”(《論語·憲問》)

3。李零在《喪家狗》一書中對材料①這樣評價:“距離產生美,也生崇敬;接觸多,缺點一清二楚,會疏遠。”請簡析其中蘊含的儒家的哲學思想。(2分)

中庸思想。侍奉君主不要煩瑣無度,否則會遭到羞辱;和朋友來往也不要過於頻繁,否則會關係疏遠。這說明在人際關係中要講究一個“度”,不走極端,這樣才能保持人際關係的和諧。

4。材料①中子游批評“事君數”,而材料②中孔子明知道掌權者不會出兵討伐陳恆,卻反覆請求掌權者。你認為這兩者是否矛盾,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4分)

不矛盾。材料①說在交往中為保持交往的獨立性,必須把握一個恰當的“度”,要堅持“適中”的原則。材料②針對的則是“臣弒君”的大是大非問題,是不符合周禮的,是違背孔子“恢復周禮”的政治理想的;同時孔子反覆說“不敢不告也”,體現的是孔子“知其不可而為之”的精神,體現了孔子的社會責任感和擔當精神。

(四)遷移拓展

“知其不可為而為之”所謂的“不可為”,是晨門所認為的“不可為”,也就是普通人的“不可為”。如此,“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內在邏輯就非常明確了,其所要表達的意思是:孔子的所為是常人認為不可能成功的行為。古往今來,確實有無數的例證,偉大的功績和成就的可能性往往是常人所不能見的,真理掌握在少數人手中也經常應驗,“知其不可為而為之”本應是崇尚一種見常人所不能見而成大事的真知灼見、非凡智慧和超人氣魄,但是在儒教盛行的兩千年中,

這句話的外延被無端擴大,成為愚蠢、莽撞、無知、不計後果、沽名釣譽等行為的庇護所和遮羞布,甚至在很大程度上鼓勵了這種行為,結出了無數惡果

你是否同意文中畫線句的說法?請舉例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