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繪畫

重讀|倪瓚《容膝齋圖》

作者:由 多彩天津衛 發表于 繪畫日期:2022-03-10

倪瓚的容膝齋圖讀音怎麼讀

重讀|倪瓚《容膝齋圖》

《容膝齋圖》乃倪瓚晚年精品,作於明太祖洪武五年(1372),時倪迂七十有二。畫採用其典型的“三段式”構圖:下方土坡,畫雜樹五棵,其中二棵點葉,二棵垂葉,一棵枯槎無葉,樹後是平坡茅亭;中間空白,茫茫湖水;上方畫遠山數疊。筆墨爐火純青,剛勁灑脫,其“折帶皴”老辣純熟,風神飄逸。

該畫原系贈其友檗軒。檗軒藏之三年,再請倪瓚補題,寄贈潘仁仲醫師。

紙本,縱74。2釐米,橫35。4釐米,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

倪瓚題款原文

其一:

壬子歲七月五日雲林生①寫。

其二:

屋角春風多杏花,小齋容膝②度年華。

金梭躍水池魚戲,綵鳳棲林澗竹斜。

斖斖③清談霏玉屑④,蕭蕭白髮岸烏紗⑤。

而今不二韓康價⑥,市上懸壺未足誇⑦。

甲寅三月四日。檗軒翁⑧復攜此圖來索謬詩⑨,贈寄仁仲醫師⑩。且⑾錫山予之故鄉也,容膝齋則仁仲燕居⑿之所。他日將歸故鄉,登斯⒀齋,持巵⒁酒,展斯圖,為仁仲壽⒂,當遂吾志⒃也。雲林子識。

倪瓚的兩次題款,使我們瞭解到該畫創作的緣由及其初始流傳狀況: 倪迂於壬子歲七月五日作此圖,本贈友人檗軒翁;甲寅年三月四日,又應檗軒翁的請求,在此舊作題上詩,以此作為祝壽之禮,轉贈同鄉潘仁仲醫師。畫中茅亭,顯然不是“容膝齋”,只是因為此畫贈給容膝齋主人潘仁仲,且倪迂題詩也寫及容膝齋,故後人名之曰“容膝齋圖”。故明人邵寶在本畫詩塘題曰:“此非容膝齋圖也,圖而寄諸容膝齋者也。”

重讀|倪瓚《容膝齋圖》

《容膝齋圖》屬於典型倪瓚的山水樣式,所描繪的並非特定實景,構成風景的要素依然平淡無奇。從伸展的樹梢到互為呼應的對岸,觀眾並未察覺出其間的實際距離,此外倪瓚非但不用省略細節或區別濃淡墨色的手法來區別遠近,反而用相同的量感與構造來處理近景遠景,達到“遠近相映”(黃公望語)的完美統一。樹石的明暗效果完全不用暈染方法,便達到倪瓚所追求的疏薄、通透、輕盈,似乎已經滌盡所有塵世與物質的沾染,摒棄一切現實中的粗俗鄙陋。倪瓚賦予山體適度的量感來調和原本通透輕盈的畫面,曲折的筆觸縱橫交錯的塑造出黃公望所謂“石分三面”的稜角,翩翩盪漾的線條描摹山丘不規則的造型,看似鬆散的筆觸描繪出空間的結構,這是一般畫家望塵莫及的。

後世鑑賞家阮元對倪瓚的山水畫所下的評語,代表了後世對倪瓚的評價:“他人畫山水使真有其地皆可遊賞。倪則枯樹一二株,矮屋一二楹,殘山剩水,寫入紙幅,固極蕭疏淡遠之致,設身入其境,則索然意盡矣。”

倪瓚山水畫的精髓如同美術史學家評價的體認,是在於他的平淡,也就是阮元所謂的“蕭疏淡遠”,已經滌除了所有感官刺激,《容膝齋圖》正是倪瓚這類風格作品的最佳寫照。

重讀|倪瓚《容膝齋圖》

下筆用側鋒淡墨,不帶任何神經質的緊張或衝動;筆觸柔和敏銳,沒有視覺上的刺激,反而化入造型之中。墨色濃淡變化不大,一般都很清淡,只有稀疏橫打的“點”,苔點狀的樹葉,以及沙洲的線條強調較深的墨色。造型單純自足,清淨平和,沒有任何多餘的景物干擾觀者的視覺;也就是倪瓚為觀者提供了一種符合自己審美理想的美感經驗,最重要的是,這幅畫也是一種意識狀態的表現,顯示離群索居的心態,以及同樣渴望平靜,這些是倪瓚性格與行為之中的原動力,此畫是一份遠離俗世的感人告白。

(摘自微信公眾號:藝訴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