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詞

蘇軾:將失意變成詩意,身居苦難,仍然豁達樂觀,向上熱血!

作者:由 揮墨歷史 發表于 詩詞日期:2022-06-06

風起雨落、電閃雷鳴,何妨吟嘯且徐行

元豐二年(1079年),彼時已四十三歲的蘇軾被調湖州知州,剛上任,他便例行公事,給神宗皇帝寫了封《湖州謝表》,因為是詩人的緣故,這官樣的文章,難免加上了個人色彩,說自己“愚不適時,難以追陪新進”。

本是不值一提的小事,可誰知新黨抓住蘇軾的這些話不放,說他“包藏禍心”、“愚弄朝,妄自尊大”,最終使得才上任三個月的蘇軾就此遭到逮捕,解往京師,這便是北宋著名的“烏臺詩案”。

蘇軾:將失意變成詩意,身居苦難,仍然豁達樂觀,向上熱血!

此樁案件,對蘇軾打擊頗大,甚至可以稱之為蘇軾一生的轉折點。

在此之後,蘇軾遭受多次貶謫,一生都在流放的路上,甚至最後客死他鄉,可是在這人生的旅途中,蘇軾卻力求做到豁達樂觀,平和地對待世界,這種“十年飲冰,難涼熱血”的向上精神,值得我們一生學習和品味。

烏臺詩案發生後,因為王安石“一言而決”,加上宋朝不殺士大夫的國策,蘇軾這才倖免於難,被貶黃州。因為沒有實權,所以蘇軾也曾抑鬱不得志,但思來想去,覺得時間對任何人都是公平的,即便是周瑜這樣的人傑,最終也被時間的黃沙所掩埋。

蘇軾:將失意變成詩意,身居苦難,仍然豁達樂觀,向上熱血!

人生如夢,不應消極悲觀,而應該迎風飛揚。所以,蘇軾豁然開朗,寫下了那首《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蘇軾:將失意變成詩意,身居苦難,仍然豁達樂觀,向上熱血!

被貶黃州後的第三年,蘇軾與朋友出行遊玩,中途遇到暴雨,朋友們狼狽躲雨,只有蘇軾不以為意,反而詩興大發,作詞《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蘇軾:將失意變成詩意,身居苦難,仍然豁達樂觀,向上熱血!

在被貶黃州的期間,蘇軾雖然早期仍有惴惴不安的心情,但是當生活逐漸安穩後,他樂觀的心態使得他迅速撥開了眼前的陰霾,所以在三月遊蘄水清泉寺時,蘇軾受到環境啟迪,靈感頓生,寫下了《浣溪沙·遊蘄水清泉寺》。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淨無泥,瀟瀟暮雨子規啼。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髮唱黃雞。”

蘇軾:將失意變成詩意,身居苦難,仍然豁達樂觀,向上熱血!

先寫景物,象徵著生機與活力,緊接著從景物中取喻,用富有情韻的言語,抒寫著蘇軾的人生哲理,“誰道人生無再少?”“休將白髮唱黃雞!”這更是透露出蘇軾對美好生活和未來的嚮往,再結合蘇軾正在貶謫的人生境遇,在低迷中抒發出如此催人奮進的詩句,這更加表達出了蘇軾那種執著於生活的樂觀豁達。

古人曾說,“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同樣的意境,落在蘇軾的眼裡,全然又是另一番景象。在即將離開杭州時,蘇軾與摯友錢穆父見面,久別重逢,心生激盪,於是作詩《臨江仙·送錢穆父》。

蘇軾:將失意變成詩意,身居苦難,仍然豁達樂觀,向上熱血!

“一別都門三改火,天涯踏盡紅塵。依然一笑作春溫。無波真古井,有節是秋筠。惆悵孤帆連夜發,送行淡月微雲。尊前不用翠眉顰。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雖是送別詩,但全詩沒有任何纏綿傷感、慷慨悲涼的格調,反而豪放抒情,充分體現了蘇軾豁達的胸襟和浪漫主義情懷。友人聚散離別,本就順應自然,何必過於計較,三言兩語,便將離別時的壓抑之意一掃而空。

蘇軾:將失意變成詩意,身居苦難,仍然豁達樂觀,向上熱血!

元豐七年,蘇軾離開黃州,奉詔赴汝州就任,此時朝廷氣候出現轉機,想要重新啟用蘇軾,蘇軾也因此心境輕鬆,不過因這年喪子之痛,所以蘇軾上書朝廷,請求暫時不去汝州,先到常州居住,後被批准。

在這樣的背景下,蘇軾與泗州劉倩叔同遊南山,留下了《浣溪沙·細雨斜風作曉寒》。

“細雨斜風作曉寒,淡煙疏柳媚晴灘。入淮清洛漸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

蘇軾:將失意變成詩意,身居苦難,仍然豁達樂觀,向上熱血!

春光明媚,淺煙疏柳,此時的蘇軾心境淡然,對諸事都充滿著熱愛之情。不過若說是最淡然的一首詩詞,還得是蘇軾的《定風波·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

“常羨人間琢玉郎,天應乞與點酥娘。盡道清歌傳皓齒,風起,雪飛炎海變清涼。萬里歸來顏愈少,微笑,笑時猶帶嶺梅香。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蘇軾:將失意變成詩意,身居苦難,仍然豁達樂觀,向上熱血!

當年因受到烏臺詩案的牽連,王鞏被貶賓州,路途上他的歌伎寓娘並沒有離他而去,反而隨行前往,不離不棄,蘇軾被寓孃的這種品格所歎服,於是寫下了這首詩詞,只要心中安定,便可隨遇而安,在哪都是故鄉。

不過蘇軾雖然豁達樂觀,但是對於妻子王弗,他仍會心中感傷,以至於妻子王弗去世十年後,他還寫詞緬懷,可謂最悲情的詩詞。

蘇軾:將失意變成詩意,身居苦難,仍然豁達樂觀,向上熱血!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蘇軾十九歲時與王弗成親,夫妻婚後生活美滿,恩愛與共,可惜天命無常,王弗先行一步。十年後的一天,正是妻子的忌日,蘇軾在夜裡夢見妻子,感傷無比,這才寫下了《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蘇軾:將失意變成詩意,身居苦難,仍然豁達樂觀,向上熱血!

感情深切,語氣雖然平靜,但生死兩隔的無言,更勝過千言萬語,讓人於冷靜中感受到無盡的淒涼,最後恍惚夢醒,發現明月夜,短松岡,而妻子終究還是不在人世了,此時更添淒涼。

人世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不是每個人都會擁有坦途,當我們人生失意的時候,不妨讀讀蘇軾的詩詞,想想他在困惑苦難時,是如何保持著那豁達的赤子之心,想通了,人生也就豁然開朗了。

蘇軾:將失意變成詩意,身居苦難,仍然豁達樂觀,向上熱血!

蘇軾詞集(國學典藏)

檢視

蘇軾:將失意變成詩意,身居苦難,仍然豁達樂觀,向上熱血!

沒有誰是天生豁達樂觀的,當我們失意時,要學會自己排憂解難,因為只有我們自己,才最懂自己,如此一來,當你從苦難中脫離時,你才會發現,原來經歷的痛苦,都不過如此,都是過往煙雲。

放下煩惱,讀懂生命,我們的人生才能像蘇軾那樣,活得通透自然。

本文由『揮墨歷史』創作,喜歡請關注。

本號已簽約“維權騎士”,可實時監測全網盜用文章行為,請您尊重原創,遵守道德底線。

看完文章覺得不過癮?揮墨君還給大家準備了歷史紀錄片大禮包,只要關注並私信我,私信傳送文字“歷史紀錄片”即可獲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