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曲藝

觀止薦史|每顆佛首的背後 都是一段歷史的滿目瘡痍

作者:由 古今觀止 發表于 曲藝日期:2022-09-25

桌子太大怎麼搬出去

觀止薦史|每顆佛首的背後 都是一段歷史的滿目瘡痍

今天小觀要講的是

天龍山石窟

天龍山石窟,位於

山西太原

西南方約40公里處的天龍山山腰,海拔約1700米。

主窟21座,全部造像242尊,規模雖遠不及雲岡、龍門、敦煌等大型石窟,但天龍山在

魏齊隋唐歷代石佛之中

皆堪稱

同時代造像之白眉翹楚

,藝術成就比之上述著名石窟實在有過之而無不及。

觀止薦史|每顆佛首的背後 都是一段歷史的滿目瘡痍

唐·天龍山石窟第十八窟西壁北側菩薩頭

那麼就是這樣一座

堪稱無價的藝術瑰寶

,小觀就要從它的起源講起了。

天龍山石窟始建於

東魏

北齊皇帝高歡與高洋父子

皆開鑿於此,並作為避暑行宮。

到了隋唐時期,隋代楊廣繼續開鑿東峰第八窟,唐代李淵父子起家於

晉陽

,石窟建造達到了當時的巔峰。

這座石窟

跨越了4個朝代

,歷時

400多年

,反映出不同時期的審美風格和藝術成就,卻又有著一脈相承的聯絡。

觀止薦史|每顆佛首的背後 都是一段歷史的滿目瘡痍

唐·天龍山石窟第二十一窟北壁西側菩薩

時間來到近代。

1918年,

日本古董商

山中商會會長

山中定次郎

來到天龍山考察,為

盜竊佛頭

做準備工作。

1926年,山中一行用

大量財寶收買

了當時的天龍寺(清代曾改名為“聖壽寺”)

主持淨亮和尚

,裡應外合,並收買當地百姓盜鑿佛頭,隨後

運往日本

觀止薦史|每顆佛首的背後 都是一段歷史的滿目瘡痍

佛首盜鑿

下面就讓我們看一下

山中定次郎的日記

吧( 後集纂為《天龍山石佛集》)

大正十一年,當我第一次看到天龍山的照片,就被那裡的石窟和造像深深地吸引住了。時隔兩年後的今天,我終於跨越萬里,來到了天龍山。這裡珍藏了北齊到隋唐時代,中國佛教藝術最鼎盛時期的輝煌,它們給予我的驚訝和喜悅,無法用語言表達。

觀止薦史|每顆佛首的背後 都是一段歷史的滿目瘡痍

盜鑿和塗鴉

我終於用手中的真金白銀說服了淨亮僧人,他同意讓我帶走一部分造像的頭部,這不禁讓我異常興奮,每當我帶著工匠進入一個石窟,鑿下一個佛首,那種喜悅,超過了得到黃金萬兩。

觀止薦史|每顆佛首的背後 都是一段歷史的滿目瘡痍

天龍寺遺存的胡人像

觀止薦史|每顆佛首的背後 都是一段歷史的滿目瘡痍

天龍寺遺存的石雕羅漢頭像

1932年11月,山中商會在

日本東京美術協會

舉辦了“

世界古美術展

”,並將這批

天龍山石佛公開拍賣

,使得天龍山佛頭至今流散世界各地。

那麼,現如今天龍山石窟還留下了什麼呢?

答案是,

傷痕

有歷史的車轍,也有當下的瘡痍,而很遺憾的是,這些傷痕將永遠無法彌補。

觀止薦史|每顆佛首的背後 都是一段歷史的滿目瘡痍

佛首盜鑿並疑似被潑顏料

另外,天龍山石窟岩石主要為

礫粗

,中礫石英砂岩,屬於

堅硬岩石

,易雕鑿。

但其抗凍性差,

抗風化能力一般

,易風化。所以現存石窟

人為破壞外加風化嚴重

,使得造像更加觸目驚心。

觀止薦史|每顆佛首的背後 都是一段歷史的滿目瘡痍

金剛力士被盜鑿,石獅子風化

看到這裡你應該明白,天龍山石窟的三大災難:

盜鑿、風化和塗鴉

說到這裡,小觀深感痛心。國家富強是我們能夠

保護好文物的基礎

。但目前,人們對於文物的認知,對傳統文化的關注,以及對這些遺蹟瑰寶的態度,不僅僅是國富民強就夠的。

就像被

山中定次郎

收買的淨亮主持,還有那些

協助盜鑿

的百姓,令我感到難過和惋惜。

觀止薦史|每顆佛首的背後 都是一段歷史的滿目瘡痍

兩邊供奉明顯是後期新增的

如今,春晚

天龍山佛首

迴歸,包括

三星堆遺址

的發掘,都體現了我們對自身文化的保護越來越重視,這也是小觀想寫這篇文章的初衷。

相信每一位閱讀到這裡的朋友,都是真心熱愛我們這片土地,和這個不會被破碎抹去歷史的文明。

歷史的車轍不會戛止,但我相信越來越多的人已經開始

重視我們文物的保護

,把我們國家的傳統文化和藝術瑰寶永遠地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