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曲藝

人格完善與愛、企業文化暨服務升級、真理和實相(1)

作者:由 解讀書籍 發表于 曲藝日期:2023-01-20

什麼鄰什麼舍詞語

人格完善與愛、企業文化暨服務升級、真理和實相(1)

人格完善與愛、企業文化暨服務升級、真理和實相(1)

人格完善與愛、企業文化暨服務升級、真理和實相

——論生命的幸福發展與存在的意義以及萬物眾生的共同成長——論組織、機構與企業等有機體迭代轉型與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論探索真理和實相過程中的革命性思想與世界體系的修正一、源與圓,從個體、群體、整體,覺觀萬物眾生與世界的苦難:人格完善與愛、真理和實相、企業文化暨服務升級

人格完善與愛

願今生,永遠如初見

暗戀就像品一杯不加糖的冰檸檬,酸酸澀澀的感覺酸到牙齒,彌散在五臟六腑,一直蔓延至骨髓,一生一世都不會忘記。記得在青蔥歲月裡悄悄喜歡過的那個穿著裙子的女生。喜歡她乾淨柔順的長髮,喜歡她微微的笑嫣如花,悄悄地默默地關注她,那樣的青春小時光,點亮了十方光、四面風,她的一次回眸,便令我一念陷落,宛若萬劫不復。我默默地愛,小心翼翼地欣賞,放棄了該有的自信,讓自己低到了塵埃裡,卻始終怯於表達,只能笨笨地沉默地偶爾看一眼,甚至不敢透露柔情。我不過這塵世間最渺小與卑微的存在,卻為了她而深夜不眠,也因為她而發現了更多的自我價值。暗戀是一朵無果的花,它默默地生根、發芽,卻在別人的無知中枯萎,而今曾經偷偷愛過的女生已經長大,被時光的荒煙蔓草淹沒,連同那段乾淨美好的小時光,也被記憶的稀釋而化歸塵泥,滋潤著又一輪迴的花去成長,而這漫無邊際的成長中,在一個接一個的噩夢裡又曾糾結在時光的最初,糾結那猶如兵荒馬亂般匆忙而過的青春。我們都在這段年少的歲月裡,徜徉於一個人的冷暖自知和一段情的因緣相續。至今還記得馮小剛的《夜宴》,是因為它的主題曲是那首熟悉的《越人歌》:今夕何夕兮?搴洲中流,今日何日兮?得與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詬恥。心幾煩而不絕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兮,心悅君兮君不知。這一首古老久遠的民歌描寫的是公元前540年左右,楚王的弟弟鄂君子皙,坐船遊於湖上,有美麗的越人女子傾慕於他,女子搖著船槳用越語對子皙唱了這首歌。楚越雖為鄰國,但兩國之間方言不通,子皙請人翻譯了出來,便是這一闕情詩。他懂得了越女的心意,並按楚人的禮節接納了這個愛慕他的女子,他凝眸看她,雙手扶了扶她的香肩,而後非常莊重地把一床精緻的繡花面綢緞被披在她的身上。他被她歌裡的真情打動,愛上了她,身份懸殊的兩人兩情相悅而最終成為夫妻,這流傳了下來,成為一段有情人終成眷屬的佳話。

願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

我們相信愛情,也相信這種深入靈魂的塵世真愛,它註定了刻在了三生三世石上,永不隨時間而褪色。有人說,我不相信愛情,甚至不相信友情之愛(友愛),親情之愛(父愛、母愛、兄弟姐妹之愛)、陌生人之愛,等等,對於這種人來說,其實並不是他不向往和渴望真愛,而是因為曾經的經歷,所以他知道對於自己而言,愛是此生不可承受之重。因為經歷,所以害怕、壓抑,這是一種令人哀愍的現象。對於有這種經歷和心態的,讓人不由得生髮一種大慈悲,想要溫暖,感化,教化,引導此人,這樣的人需要我們溫柔以待,這種人普遍地存在於當今的社會,曾幾何時,我也是其中的一員,漸漸地,被一種源自於本心和自性的神秘力量而主導,更多地去憂鬱萬物眾生的痛苦與困難,這種沉淪苦海而不自知的困難是讓人無能為力的,由此我一度又有時感到壓抑和痛苦,這不是基於對自我的痛苦,而是我沒有能力去更多地去幫助萬物眾生脫離苦難的那種痛苦。

真愛是一種法則的存在(注:不是真愛就當然不是,我曾說過愛是接近於規則和法則的存在,這是簡單、粗略與中庸的講法,現在修正之),我稱之為八百眾生之道之一的愛緣之道,因為愛的存在,不恰當的愛可能會傷害他人,所以有了人格的完善的必要,心中充滿愛的人,也必然朝著完善自己人格的方向前行,這是冥冥中不可測的力量,熱情而摯誠,也是一道神秘的指引,指引著我們走向最好的安排,這種不是基於不同的選擇,而是一種命運的眷戀與眷顧,一種對生命之道的修行和敬畏之後的饋贈,這種饋贈不是來自於他人或者造物主,而是一種對於生命的人格完善與愛的付出的必然感受到的正迴向,這是人走向進化和完善的必由之路,留給任何一個人、任何一個生靈的一道自由之門。事實上,真正的自由之門雖然不止一道,但實際上並不多,愛是其中可能眾生最容易辨識到、感知到方位的一道門了,這也是我一直提倡和引導大家去覺知真愛、踐行真愛、付出真愛的淵源。

現實中,有相愛就有相離,有相離就有思念與遺忘,有人說,思念是世間最悽苦的心情,王國維也曾寫下了《蝶戀花》:閱盡天涯離別苦,不道歸來,零落花如許。花底相看無一語,綠窗春與天俱莫。待把相思燈下訴,一縷新歡,舊恨千千縷。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有人寫道:多少回在海灘尋尋覓覓地呼喊,捧起的還是一掬苦鹹;在夢裡牽到你溼漉漉的衣衫,醒來的時候還是獨漿孤帆;別離長割斷纏纏綿綿的情絲,相聚短理不清往日的麻團;多少次靠近你飄飄蕩蕩的船弦,總是牽不到你浪打的情纜;愛你也難,不愛你更難,月缺月圓扯不斷的是一世情緣;愛你也難,不愛你更難,潮起潮落永不停息的一海情瀾!愛從來就是一件千折百回的事,愛ta,就願意一往情深等著ta,倘若ta還沒有歸期,誰說的話我也不信它,只要我今生認定了ta,走遍天涯去尋ta。。。古詩《涉江採芙蓉》曰:涉江採芙蓉,蘭澤多芳草。採之慾遺誰,所思在遠道。還顧望舊鄉,長路漫浩浩。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古詩《行行重行行》曰: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相去萬餘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長,會面安可知?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浮雲蔽白日,遊子不顧返。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棄捐勿複道,努力加餐飯!若流年不老,你是我生生世世的眷戀。這種相愛後相離的相思、相戀(相念)是奈何難斷的,與其把它看成無言的折磨而自怨自艾,不如視之為一種為了能夠等待你的歸來而更好地善待自己,努力加餐(不是奢侈享受和大吃特吃,等),活得更自強、自信、自尊、灑脫與樂觀。其實,這種對愛的眷戀與其說是一種傷感、執著、憂悶,不如視之為一種溫暖、可愛、明朗,緣分真奇妙,遠方竟然有自己長期(或一直)牽掛的人,或者遠方竟然有牽掛著自己的人,這足以溫暖一生。

流瀾歲月,有不變的奇緣,還有不斷的祈願,當願眾生,有情者終成眷屬。但是,需要知道的是,無論是天之道,地之道,萬物之道,還是生靈之道,成為眷屬之前或者之後,終會有一些磨難,這是一種大道的平衡與因果、命運與輪迴、時空與生命的法則牽引影響下的必然之旅。那如何改變減少這種磨難甚至改變這種磨難呢?其實是有可以輔助的法則存在的,這些法則就是平衡和轉化、五行與生滅、玄黃與功德、陰陽與互補、空與混沌、吸引與波動等法則的牽引影響,可以幫助萬物眾生去走向完善與超越,濟渡苦難與脫離苦難。

譬如卓文君和司馬相如的愛情故事:卓文君,與蔡文姬、李清照、班昭(或上官婉兒)並稱中國古代四大才女,她出生富貴,是西漢鉅富的女兒;彼時,當初的司馬相如還是一落魄的窮書生,在卓文君家鄉的縣城的宴會上,慕名而來的他便彈奏了那首著名的《鳳求凰》,向躲在珠簾後面的卓文君傾述心曲:鳳兮鳳兮歸故鄉,遨遊四海求其凰。時未遇兮無所將,何悟今兮升斯堂!有豔淑女在閨房,室邇人遐毒我腸。何緣交頸為鴛鴦,胡頡頏兮共翱翔!一曲直白的愛情宣言,火辣滾燙,那悠悠的琴聲蘊含著奔放的感情,大膽又直率,誠摯又炙熱,宛若一杯久存的烈酒,僅僅一口,頃刻就讓人凝了神,醉了心,琴聲戛然而止的瞬間,卓文君粉面通紅,她的芳心漏了拍,兩人僅一面之緣,一闕《鳳求凰》,讓才子佳人雙雙墮入愛河,她義無反顧地跟他私奔,然而,不到十年抑或只有七年多一點,司馬相如時來運轉,官運亨通或者說春風得意之後,花團錦簇便遮住了他的眸,他的愛便失真了,寫下了一封簡短的家書寄回給四川的卓文君,信上寫道:“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眾多數字,唯獨缺“億”(億和憶、意諧音),他有意讓她知道他的“無憶”和“無意”。美好的愛情總是要經受磨難的,好在卓文君足夠堅強和理智,不愧是一代流傳千古的才女,她回信寫下了《白頭吟》:皚如山上雪,皎若雲間月。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今日斗酒會,明旦溝水頭。躞蹀御溝上,溝水東西流。悽悽復悽悽,嫁娶不須啼。願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竹竿何嫋嫋,魚尾何簁簁!男兒重意氣,何用錢刀為!生為人,劣根性太多,七情六慾,他在京城迷倒在溫柔鄉,而她像普天下所有的留守女子一樣,那麼多的青春,那麼多的嘉年華,都付與漫長的守護和等待,等待讓女人慢慢變老,一個女子最好的時光都給了他,而他一門心思想推倒舊的圍城,重建新的家園,她真的不甘心,但她沒有選擇爭奪,而是選擇了成全,不知道寫完這首詩的時候,卓文君的眼淚究竟流了多少,她還附上了一訣別書:春花競芳,五色凌素,琴尚在御,而新聲代故!錦水有鴛,漢宮有木,彼物而新,嗟世之人兮,瞀於淫而不悟!朱弦斷,明鏡缺,朝露晞,芳時歇,白頭吟,傷離別,努力加餐勿念妾,錦水湯湯,與君長訣!不知道是她的哀怨憂傷的《白頭吟》觸動了司馬相如的心絃還是那選擇成全的訣別書,抑或是他浪子回頭,累了倦了,他給卓文君回信道:“誦之嘉吟,而回予故步,但不令負丹青感白頭也!”,他回來了,踏上愛的歸途,可愛的卓文君用她的豁達和寬恕,接納了這個迷路的男子,生活就像電視劇,生活懂得厚待哪些知道在愛中寬恕、慈悲、豁達的女子或男子。愛情九曲流長,正如晏殊筆下的:“無情不似多情苦,一寸還成千萬縷。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寫盡了愛情的真諦,這正是愛情的磨難,而愛情的磨難正需要每個人用逐漸完善的人格去填充和改變。面對考驗時,真正的愛情,是一種祝福、放下和成全,而不是怨恨、索取和苛求。我們需要改變在愛中的每一個言行舉止,更符合愛的真諦,內心的聲音。而這種改變是需要日積月累的功力和功德,在人生的修行場,我們且行且珍惜!且活且內觀!且愛且慈悲!說白了,不僅僅是上述的愛情詩歌和典故,親情、友情、同事之情、陌生人之情、萬物眾生之情,這對於人類來說,這都是一個人去完善人格的過程。

任何生命在於一段過程的體驗,而不是一個結果或者目的,所有的結果從開始出發的時候就基本早已經不重要了,甚至是可以預知了或者可以預言的,從個體來說,就我而言,就是如此,而且,這不僅僅是我,而是會發生在你的生命當中,這是共性的定律與法則,這是命運與因果等諸多法則的作用的體現,萬物眾生在踐行這些法則的時候,可以如同先知一樣窺探到那種無與倫比的美麗,這是存在的魅力。

於人而言,因愛,因人格完善,因大慈悲,因道,而生髮!菩提千年,你是我紅塵中最美的緣那麼什麼是人格的完善呢?後人本心理學界的天才肯·威爾伯,與患乳癌的妻子崔雅·吉蘭共同扛癌的經歷與心得(詳見《恩寵與勇氣》肯·威爾伯Ken Wiber 著)就像是一個走向人格完善的過程的案例。在翻譯過來的《心無疆界》(肯·威爾伯)著作中他以驚人的歸納研究能力,綜合心理學、神秘體驗論、東西方各大宗教,也統合了哲學、社會學、超心理學、人類學、神話學、經濟學、生物學、物理學與知識史,等等,形成了意識的“大統一場理論”,這位唯識學的愛因斯坦,在他與靈魂伴侶崔雅之間抗癌過程中的不可思議的業力軌跡,他讓我們認識到,痛苦不是懲罰,死亡不是失敗,活著也不是一項獎賞,在活著的時候,對生命珍惜,對生命懷著一種豁達、勘透與安詳,一切痛苦的折磨是使人走向彼岸的津渡,是學習及超越的媒介,是對人生意義的了悟與昇華,是人生的大修行,在這個大修行中放下了自己,從而能將人的痛苦、煩惱、沮喪、以及對命運的抱怨中昇華到大我的境界,這種昇華就是人格完善的過程,就是在這種昇華中我們才能放下自己中記起神,無所希冀中無形之中成就了一種大意志力,將自己的痛苦轉化為對眾生的祝福與慈悲心,他們替人們打開了一扇窗戶,讓人窺視到更大的人生意義。

就像菩提千年,締結了紅塵中最美的緣分,才在人格完善中有了至真至純的愛。肯·威爾伯和崔雅曾這樣總結了幾句話:

1、我曾經說過,我並不認為佛教是最佳或唯一的途徑,也不認為自己是佛教徒,因為我與吠檀多哲學、基督教神秘體驗論以及其他的宗教都有密切的關聯。但如果一個人真想修行,就必須選定一條路,而我的路一直都是佛家的解脫道。所以我以切斯特頓的諷語來作為總結:“所有的宗教都是相同的,特別是佛教”(注:肯。威爾伯並不是表達否定的意思,而是委婉地闡釋了佛教的第一聖諦,人生是苦的,對苦難要懷有悲憫之心,而個體)

2、做命運的見證者,而非它的犧牲者。

3、隨著年齡的增長,人愈來愈需要培養日常生活的小樂趣。(注:這裡是指正向、正面的小樂趣,因為小樂趣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愛的,釋放視窗和演化應用的過程。)

4、人類的成長和發展必須透過一連串的階段和次第,從發展最低的和最不能統合的到發展最高的和最能統合的,我把這些基本的結構分成九層,他們是從長青哲學的“偉大的存在之鏈”:物質、肉體、心智、靈魂和靈性發展出來的分類法,這九層從低到高分別是:①感官生理構造(包括肉體的物質成分加上感覺和認知。一般的嬰兒從第一個階段開始發展,嬰兒無法區分自己和照顧他的人,還有外在的物質世界,因此這個階段的知覺是無二元對立的,但嬰兒根本無法轉化主體和客體的存在。嬰兒的融合狀態是我們從高等層次和高等世界分裂出來的最疏離的濁而不分的一個混沌狀態(所以出生的嬰兒會哭,因為分裂而痛苦、因為即將來的苦難人生而哭,所以基督教認為人生下來就帶著原罪或與神分離了,這並不是說人生下來做錯了什麼事才有罪,而是與生俱來就有了,只能透過成長、演化,從物質到心智到靈魂到靈性到最終的大精神,才能徹底解決原罪),嬰兒的這個一體的混沌不能視之為神秘的合一境界,合一是指把兩個分開的東西往更高的方向融合。物質的層面)

②幻影-情緒階段(首次出現心智形態和意象,知覺到生命力、衝動等,這是情緒與性慾的發展階段,知覺動作的本能階段。生理的層面)

③表象思維(前運思維,指從意象的大致相似相像發展為有內在意涵的各種符號、象徵、概念的對外界的認識,比如能夠認識和意識到代表狗的稱謂的“旺財、小黑、二哈”等。心智的層面)

④具體規則-角色取代(第一以別人的角度或以不同的觀點來思維的階段,比如非常具體的數學語文來進行相對於以前的階段的較複雜的心智慧力,心意識的活動。心智的層面)

⑤形式反思階段(這個階段不但可以思考,還可以反觀自己的思想,可以稱為推理的心或者心意身。心智的層面)

⑥存在或統觀一邏輯的階段(這個階段的邏輯是統合的、含納的,可以稱之為高等心智,佛家稱為末那識,能把身心統合到一個更高的秩序,象徵身心的統合。身心統合的層面)

⑦通靈階段(通靈階段這並不意味通靈的能力,雖然這個階段很可能會出現這些能力,基本上是指後人本的靈性或內觀的能力開始發展,可以稱之為“明心”。通靈階段是後人本境界的起點,你可能會乍見宇宙意識,或者發展出通靈的能力,或者敏銳、洞悉的直覺,最主要的,你的知覺不在受到身心的侷限,你開始直覺地知道,自己的覺察是超越這個有機體的,你開始有能力目睹身心的結果,因此你開始對它不再完全認同,而且不再受它們的限制,因此發展出某種程度的定力、禪定之力,此為你開始淨化它們或者歸本溯源,尋找最本源的最細微的最深處的沉眠狀態的本心和自性,所以你開始有了覺照或純粹的內觀與內看的能力,這份能力能幫你抵達第八、九層。靈魂的層面)

⑧微細光明階段(在這個階段會出現光明、神聖或神的形象,藏密成為本尊,印度教稱為觀想本尊,這個階段會出現個人化的神、真正的後人本的原形和更高的自我形象,可以稱之為智慧心、意識身,佛教稱之為阿賴耶識,也可以稱之為“見性”,即看到了自性,但需要注意的是,這個階段還沒有清淨外在及內在,沒有昇華人性,沒有徹底地完善人格,還真正地與自性合一,這也是我們常說的明心見性。這個階段注意力不在注意外在世界和身心的內在世界時,意識便開始轉化主客的二元對立,二元對立的幻想世界、虛妄世界、虛妄假象就逐漸褪去,逐步呈現出實相,實相它只不過是大精神的示現罷了,於是,外在世界和內在世界都開始超凡入聖,也就是意識的本身變得光明、神聖和莊嚴,它似乎(這個似乎表示還有點不能確定,因為沒達到這個境界)能直接與大精神接觸、合一,這就是聖人之道,你有沒有發現東西方的聖人頭頂都有光環,它象徵著直覺和內在的明光,在通靈階段你與大精神交流,在微細光明階段你不只是交流,而是能做到與大精神合一了,但沒有徹底合一。這個是靈性的層面。在明心見性之後就剩最後一大步了)

⑨自性、大精神或無相的本體(的合一與顯化)(注:這就是明心見性之後的最後的階段,這是一大步,超脫的心,大樂身,至上的心,絕對的境界和絕對的大精神,佛教中的清淨識,創造極樂世界的境界,譬如如來、天尊、神等(這不是人格化的神,而是真正存在著,若你懷疑,那麼送你九個字:一信無疑,永證無礙),這個境界當然也有第8層所說的光環、明光等示現。千真萬確,這個境界和存在是真實存在,當然你可以認為這只是個假設,但你所認為的這是個假設本身也是你的一個假設,假如用一個假設去推翻另一個假設,這可以說是永遠也無論辯論出結果的。所以當今對於這種超越普羅大眾認識觀的神秘存在是否存在的問題沒有必要在此深入討論。解釋一下,首先,就像這個世界的神可以創造出超出人類物理學規律的重量達到他舉不起了石頭,因為物理規律只是人類對物質世界的認識而歸納的不一定正確的定律,在人類之外,還存在著很多真正無法超越的法則/規則,而這些法則/規則才真正是顯然的超越了人類自己定義的限制自己的物理/數學定律定理,而這些法則/規則幾乎統合了一切。其次,你若懷疑了他們的存在,那麼你很可能無緣得見,當你真正的明心見性之後就能見到了。這其實就是一個進化,一種反人性、淡化人性、超越人性的過程,尋找靈性或者神性或者說自性的過程,只是需要糾正一種觀念:尋找自性並不是世人所認為的解放天性或者隨心所欲、隨性所欲,世人的這種認識只是給自己貪圖人間享受、放縱自己、無法自律自強和做錯事的一種措辭與藉口罷了。當然,就當今社會的大多數人而言,他們是無法做到長期的反人性的,也就無法明心見性了。所以,當今世道,無法明心見性的無明之人眾多,明心見性之人少之又少,令人心生悲憫!不由得想善加引導,導人進入正途。)肯。威爾伯夫妻的這些心得與抗癌過程體現的對人格的完善和真愛是普羅大眾需要學習、體悟和追尋的!

真理與實相

朝聞道,夕死可矣在科學(甚至無形之中已經是一種新型迷信)大行其道的今天,宗教式微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在這個宗教式微的時代,人們習慣於籠統地把科學定義為正確的、明智的,把宗教定義為迷信的、錯誤的,這是個讓人無語的懶惰劃分和人為的愚昧的對立觀點。事實上,我看到人們陷入對金錢、物質、科學、知識、技能、技術、器具、裝置、網路、交流、情緒的釋放、衣食住行等的狂熱式的貪求和放縱之中,這導致了真正思考什麼是科學?什麼是真理?我是誰?宇宙怎麼來的?人應該遵循什麼樣的道德和原則?怎麼去好好地認識自己、成為自己?這些當今人類不可避免的問題的時間越來越少,甚至沒有多少人認真思考過!其實,聖人曾經對這些問題基本上都有過回答:譬如《法華經》中說:如來曾作是念:“若我但以神力及智慧力,舍於方便,為諸眾生贊如來知見、力、無所畏者,眾生不能以是得度,所以者何?是諸眾生,未免生老病死、憂悲苦惱,而為三界火宅所燒,何由能解佛之智慧?”“……如來亦復如是,雖有力無所畏而不用之,但以智慧方便,於三界火宅拔濟眾生,為說三乘——聲聞、辟支佛、佛乘,而作是言:“汝等莫得樂住三界火宅,勿貪粗弊色香味觸法也……若有眾生,內有智性,從佛世尊聞法信受,殷勤精進,欲速從三界自求涅槃,是名聲聞乘……若有眾生,從佛世尊聞法信受,殷勤精進求自然慧,樂獨善寂,深知諸法因緣,是名辟支佛……若有眾生,從佛世尊聞法信受,勤修精進,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無師智,如來知見、力、無所畏、愍念安樂無量眾生,利益天人度脫一切,是名大乘。”“……如彼長者見諸子等於火宅樂著嬉戲,不覺不知,不驚不怖,火來逼身苦痛切己,心不厭患,無求出意。遂以羊車、鹿車、牛車誘引諸子,然後但與(諸子)大車寶物莊嚴安隱第一。然彼長者無虛偽之咎,如來亦復如是,無有虛妄。初說三乘(聲聞、辟支佛、佛乘/大乘)引導眾生,然後但以大乘而度脫之。何以故?如來有無量智慧力無所畏諸法之藏,能與一切眾生大乘之法,但不能盡受。。。以是因緣,當知諸佛方便力故,於一切佛乘分別說三……。一切眾生,皆是吾子,深著世樂,無有慧心。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常有生老,病死憂患,如是等火,熾燃不息。如來已離,三界火宅,寂然閒居,安處林野。今此三界,皆是我有,其中眾生,悉是吾子,而今此處,多諸患難,唯我一人,能為救護,雖復教詔,而不信受,於諸欲染,貪著深故,以是方便,為說三乘,令諸眾生,知三界苦,開示演說,出世間道。”

“……諸佛如來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諸佛世尊,欲令眾生開佛知見使得清淨故出現於世,欲示眾生佛之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悟佛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入佛知見道故出現於世……是為諸佛以此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唯以佛之知見示悟眾生……諸佛以無量無數方便、種種因緣、譬喻言辭,而為眾生演說諸法,是法皆為一佛乘故。是諸眾生從諸佛聞法,究竟皆得一切種智。

慈、悲、喜、舍

人對於實相和真理的認識是一步步渡人渡己渡眾生中普渡過來的,就像划船從暗黑大陸駛向光明大陸,在這個過程中了悟和做到“慈、悲、喜、舍”是非常重要的。

《維摩詰經》中有這樣一段對話:爾時,文殊師利問維摩詰言:“菩薩云何觀於眾生?”維摩詰言:“譬如幻師,見所幻人,菩薩觀眾生為若此。如智者見水中月,如鏡中見其面像,如熱時焰,如呼聲響,如空中雲,如水聚沫,如水上泡……如化人煩惱,如夢所見已寐,如滅度者受身,如無煙之火,菩薩觀眾生為若此。”文殊師利言:“若菩薩作是觀者,云何行慈?”維摩詰言:“菩薩作是觀已,自念:“我當為眾生說如斯法,是即真實慈也。行寂滅慈,無所生故;行不熱慈,無煩惱故;行等之慈,等三世故;行無諍慈,無所起故;行不二慈,內外不合故;行不壞慈,畢竟盡故;行堅固慈,心無毀故;行清淨慈,諸法性淨故;行無邊慈,如虛空故;行阿羅漢慈,破結賊故;行菩薩慈,安眾生故;行如來慈,得如相故;行佛之慈,覺眾生故;行自然慈,無因得故;行菩提慈,等一味故;行無等慈,斷諸愛故;行大悲慈,導以大乘故;行無厭慈,觀空無我故;行無厭慈,觀空無我故;行法施慈,無遺惜故;行持戒慈,化毀禁故;行忍辱慈,護彼我故;行精進慈,荷負眾生故;行禪定慈,不受味故;行智慧慈,無不知時故;行方便慈,一切示現故;行無隱慈,直心清淨故;行深心慈,無雜行故;行無誑慈,不虛假故;行安樂慈,令得佛樂故。菩薩之慈,為若此也。”文殊師利又問:“何謂為悲?”答曰:“菩薩所作功德,皆與一切眾生共之。”“何謂為喜?”答曰:“(於眾生)有所饒益,歡喜無悔。”“何謂為舍?” 答曰:“所作福佑,無所希望。”文殊師利又問:“生死有畏,菩薩當何所依?”維摩詰言:“菩薩於生死畏中,當依如來功德之力。”文殊師利又問:“菩薩欲依如來功德之力,當於何住?”答曰:“菩薩欲依如來功德之力,當度眾生。”又問:“欲度眾生,當何所除?”答曰:“欲度眾生,當除煩惱。”又問:“欲除煩惱,當何所行。”答曰:“當行正念。”又問:“云何行於正念?”答曰:“當行不生不滅。”又問:“何法不生?何法不滅?”答曰:“不善不生,善法不滅。”又問:“善不善,孰為本?”答曰:“身為本。”又問:“身孰為本?”答曰:“欲貪為本。”又問:“欲貪孰為本?”答曰:“虛妄分別為本。”又問:“虛妄分別孰為本?”答曰:“顛倒想為本。”又問:“顛倒想孰為本?”答曰:“無住為本。”又問:“無住孰為本?”答曰:“無住則無本。文殊師利,從無住本立一切法。”

維摩詰告訴我們,以無住而見一切實相,見實相即見正法,見正法即可見真理。就是說,以見一切實相而離顛倒想,以離顛倒想而度脫無明,以脫滅無明而無有妄行,以無有妄行而不生妄識,以不生妄識而不陷名色,以不陷名色而不執六入,以不執六入而不貪慾墮於觸、受、愛、取、有等因緣,以不貪慾墮於諸因緣而不懼身心之生、老、死、憂悲苦惱。以身心無所畏懼而內生聖智,以內生聖智而行不滅善法,以行不滅善法而常住正念,以行正念而當由智行方便力度脫眾生煩惱,以度脫眾生煩惱而積無量功德,以無量功德而正迴向供養無量諸佛及眾生,是故,即為菩薩所作之事:“慈、悲、喜、舍”是故,即為不生不滅(善法不滅,正行不滅,正見不滅,正思維不滅,正語不滅,正業不滅,正命不滅,正精進,正念不滅,正定不滅,不善法不生,惡行不生,邪見不生,惡思維不生,惡語不生,惡業不生,惡命不生,逆精進不生,惡念不生,假定不生)。

當然,《維摩詰經》中也告訴世人,於以上言,能離種種文而取悟其至深之義,乃至無有文字語言知識等一切智之障礙,是真入“不二”法門。所謂不二者,真理也;真理即道,不生不滅,自然之始祖,萬殊之大宗(千差萬別的一切事物、景象的本原)。而追尋真理的人需要一顆對外界慾望輕之又輕、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的心,一顆懷著對真理的虔誠、敬畏、謙遜的心,一顆對外可以治國安民、對內能夠修行養生的心,一顆至真至純、大慈大悲、內聖外王的心……

《抱朴子內篇》中葛洪(抱朴子)在《暢玄》中說:“得之乎內(內心),守之者外(外部行為),用之者神(精神),忘之者器(肉體),得之者貴,不待黃鉞之威(不需憑藉權力威勢而能高貴),體之者富,不須難得之貨(不追求奇珍異寶、富裕的財富、奢侈的享受),高不可登,深不可測,乘流光,策飛景,凌六虛(凌渡整個宇宙空間),貫涵溶(包容萬類的宇宙)。出乎無上(上至至上),入乎無下(下至至深)。。。得之者也。。。”“知足者則能肥遁勿用(得道之人乃真知足者,不為世俗所奴役),頤光山林,紆(yu)鸞龍之翼於細介之伍(這種得道之人似有大神通,有收縮碩大翅膀的神鳥鸞龍變成跟細小的鳥獸那般的神奇力量),養浩然正氣於蓬蓽之中(哪怕是居住在簡陋孤寒的房屋也能蘊養出內心中的浩然博大、正大剛直之氣)……。常無心於眾煩,而未始與物雜也。”

認識真理的過程是建立在人深刻認識到自己的渺小之中的,科學可以探索的範圍是一個圓,而圓外面就是未知的,對於未知懷有一份敬畏和好奇,是我們對於這個浩瀚的時空的尊敬。渺小如人類,正如葛洪(抱朴子)所說:“雖有至明,而有形者不可畢見焉;雖稟極聰,而有聲者不可盡聞焉;雖有大章、豎亥之足,而所常履者,未若所不履之多;雖有禹、益、齊諧之智,而所常識者,未若所不識之眾也。”

緣起與源起:致敬每一個時代的變革者,那些走在少數人願走的道路上的信念者和篤行者(獨行者)

一眸相遇,一世虔誠,一念永恆,一心篤行

1905年通常被稱為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奇蹟年”,在那一年,愛因斯坦引發了人類關於物理世界的基本概念(時間、空間、能量、光和物質)的三大革命。一個26歲、默默無聞的專利局職員如何能引起如此深遠的觀念變革,因而打開了通往現代科技時代之門?當然沒有人能夠絕對完滿地回答這個問題。首先,愛因斯坦極其幸運:他生逢其時,當物理學面臨著重重危機時,他的創造力正處於巔峰。換句話說,他有機會改寫物理學的程序,這也許是自從牛頓時代以來獨一無二的機遇。這種機遇少之又少。拉格朗日曾說:“雖然牛頓確實是傑出的天才,但是我們必須承認他也是最幸運的人:人類只有一次機會去建立世界的體系。”他引用了牛頓的鉅著《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中的一句原話:“現在我要演示世界體系的框架。”愛因斯坦對牛頓也有著一個公開評價:“幸運的牛頓,幸福的科學童年……他既融合實驗者、理論家、機械師為一體,又是闡釋的藝術家。他屹立在我們面前,堅強、自信、獨一無二。”

其次,愛因斯坦時代,他有機會修正200多年前牛頓所建立的體系,可是這個機會當然也對同時代的其他人開發。在龐加萊1904年的演講《新世紀的物理學》提出相對性一詞後(但他沒有抓住同時性的相對性的這個關鍵性、革命性的思想),隨後一年(1905年),愛因斯坦建立了狹義相對論,寫下了轉換公式,洛倫茲曾寫下這個公式,但他同樣沒有指出同時性的相對性這個革命性思想。愛因斯坦沒有錯失重點是因為他對於時空有更自由的眼光。要有自由的眼光必須能夠同時近觀和遠看同一個課題,這指引著我們保持一定距離在任何研究工作中的必要性,而且必須和近距離的探索相結合,正如中國偉大的美學家朱光潛強調過的“心理距離”在一種在藝術和文學創作上的重要性。這“心理距離”和“自由的眼光”可以理解是一致性而在不同學術領域的表述。Subtle is the Lord 這本愛因斯坦的科學傳記中描寫愛因斯坦的性格:孤持(與其他人保持距離:單獨地、孤立地、獨自地)。的確,孤持、距離、自由的眼光然而,這條路是令人望而生畏的,仿若一條看不到盡頭的暗黑衚衕,深邃又孤冷,寂靜又曲折。

在1905年至1924年間,愛因斯坦的研究興趣主要在廣義相對論。關於這個,他沒有抓住什麼機遇,而是創造了這個機遇,他獨自一人透過深邃的眼光,宏偉的設想,經過七八年孤獨、勇敢、倔強和深邃眼光的奮鬥,建立起了一個難以想象的美妙體系,這是一次純粹的創造。這正是楊振寧對愛因斯坦這一偉人的深刻分析和總結。我們體察這一時代偉人的細微之處,那種入世的精神和滿滿的情懷,這對於人類命運、科學進步、文化發展、藝術創造都有指引意義。在《我的世界觀》(方在慶 編譯)中,闡述了愛因斯坦的一些觀點:“我們這些塵世之人真是奇怪!每個人來到世上都只是匆匆過客。目的何在,無人清楚,雖然人們有時自認為有所感悟。

不用做過深的思考,僅從日常生活的角度看,有一點我們是清楚的:我們是為其他人而活著的——首先是為了那些人,他們的歡樂與安康與我們自身的幸福息息相關;其次是為了那些素昧平生的人,同情的紐帶將他們的命運與我們聯絡在一起。我每天都會無數次意識到,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很大程度上建立在他人的勞動成果之上,這些人的尚健在,有的已故去。對於我已經得到和正在得到的一切,我必須竭盡全力做出相應的回報。我渴望過簡樸的生活,常常為自己過多地享用他人的勞動成果而深感不安。我不認為社會的階級劃分是合理的,歸根結底是靠強制手段維繫的。我還相信,簡樸而平易的生活,對於每個人的身心都是有益的。”

“……。叔本華說過:“人雖然可以為所欲為,但卻不能得償所願”,從青年時代起,這句話就讓我深受啟發,每當自己或他人經歷種種磨難時,這句話總能給我帶來慰藉,成為無常無盡的寬容的源泉。幸運的是,這種認識不僅能緩解那種讓人感到無能為力的責任感,也能防止我們過於嚴苛地對待他人和自己。從客觀的角度來看,探究一個人自身存在或一切創造物存在的意義或目的,對我來說,似乎總是愚蠢的。然而,每個人都有一定的理想,這些理想決定了他的奮鬥目標和判斷方向。在這個意義從上,我從未將安逸和享樂視為終極目標(我把這種以安逸和享樂為終極目標的人的行為準則稱為豬群的理想)。一直以來,對真、善、美的追求照亮了我的道路,不斷給我勇氣,讓我欣然面對人生。如果沒有志同道合的友情,如果不專注於探索客觀世界,那個在藝術和科學研究領域永不可及的世界的話,生命對我而言就毫無意義。從兒時起,人們所追求的那些庸俗目標——財產、外在的成功以及奢侈的享受,我都不屑一顧。”

“……我有強烈的社會正義感和社會責任感,然而卻又明顯地缺乏與他人和社會的直接接觸,這兩者形成了奇怪的反差。我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獨行者”,從未全心全意地屬於過我的國家、我的家鄉、我的朋友,乃至我最親近的家人。面對這些關係,我從未消除那種無休止的疏離感,以及對孤獨的需求——這種感覺隨著歲月的流逝與日俱增。一方面,它能讓人清楚地意識到,這將使自己與他人的相互理解和支援受到限制,但我毫無遺憾。這樣的人無疑要失去一些天真無邪和無憂無慮(注:因為孤獨而對生命、客觀世界的深度思考帶來的深刻認知和領悟,深刻明白了生靈及人類、甚至世界萬物眾生深陷於一種法則運作之中由此自然而然帶來的必然的苦難、苦海或者說災難以及他們對這些的承受、惶恐、七情六慾的存在而起的悲憫和哀愍,由此帶來的對自己某種程度上的無能為力及其深深的責任感)。但另一方面,這樣的人才能在很大程度上不受他人的意見、習慣和判斷的影響,避免讓自己內心的平衡及平靜置於這樣一些不穩固的基礎之上。”

“……讓每個人都得到應有的尊重,任何人都不應該成為被崇拜的偶像。可是造化弄人,我自己卻受到了過多的讚美和尊重,儘管這既不是我的過錯,也不是我的功勞。之所以如此,可能是許多人理解不了我以綿薄之力並經過艱苦努力而提出的少數觀念的緣故。……在我看來,驅動我們人類向前的東西中,真正有價值的國家(及組織),而是有創造性的、有感情的個人,是人格。只有個人才能造就高尚和尊貴,而隨大流的人群在思想和感覺上都是遲鈍的。”“……不過我還是相信人性是美好的,如果不是因為商業利益和政治利益假以媒體和學校(及組織、機構等)之手,系統地破壞了人們的正常理智的話,這種可怕的事情早就應該銷聲匿跡了。”

“……我們可以體驗到最美好的事物是難以理解的神秘之物。這種基本情感,是真正的藝術和科學的搖籃。誰要是不瞭解它,誰要是不再有好奇心,誰要是不再感到驚訝,那他就如同死了一般,他的眼睛早就黯淡無光。”“……只能以某種最原始的形式才能把握那最深奧的理性和最燦爛的美——正是這種認識和情感構成了真正的至誠至善炙熱之本心、篤信、虔行、清淨之自性。”“……對我而言,能夠覺察生命和意識的永恆奧秘,瞭解現實世界的神奇結構,並且能投入全身心的努力去領悟自然世界中所展現出來的理性(和靈性),哪怕只能是其中極小的部分,便心滿意足了。”

“……人類生命的意義是什麼?或者總體而言,一切生物的生命意義是什麼?要回答這個問題,意味著要有宗教情懷。你可能會問:那麼,提出這個問題究竟有什麼意義呢?我的回答是:凡將自身的生命及其他生命視作無意義的人,不僅是不幸的,而且幾乎不適於生存(注:從宗教情懷來說,任何一個生物都應視作具有與自己同等的存在價值和生命意義,給予平等的尊重和珍愛)。”

“……一個人真正的價值首先取決於他在何等程度與何種意義上實現自我的解放(注:即放下自我、放下自己)。”

“……人類所做的和所想的一切都與滿足情感需求和抑制痛苦有關。”

“……另外,我斷定,宇宙宗教情懷是科學研究最強烈和最高尚的推動力。只有那些投入了巨大的努力,尤其是他們的獻身精神——要是沒有這種獻身精神,就不能取得理論科學上的開創性成就,這樣的人,才會從中理解這種情感的力量。唯有這種力量,才能驅動他們做出那些遠離直接現實生活的工作。為了弄清楚天體力學的機制,開普勒和牛頓投入了多年的孤獨的研究,他們對世界構造的理性(及感性),這樣的赤誠信念是多麼深信不疑,要了解它的渴望又是多麼熱切!那些主要從實際結果(及以結果為目的和評判)的人對於牛頓他們這類人的精神狀態不能給予正確的認識,(正確的認識是:)他們身處同時代人的懷疑中,卻為遍佈世界各地、身處各個世紀的志同道合者指引道路。只有那些也獻身於如此信念的人,才能深切領會到究竟是什麼在激勵著這些人,給予他們力量,使他們無論遭受多少失敗,怎樣的對待,都會選擇矢志不渝地忠於自己的人格和信念,忠於自己內心的愛誠,這種力量正是宇宙宗教情懷,只有嚴肅的科學研究者才是唯一具有深厚宗教信仰的人(注:這種宗教信仰是斯賓諾莎的那個在存在事物的有秩序的和諧中顯示出來的上帝,而不信仰那個同人類的命運和行為有牽累的上帝,即非通常意義上的信仰宗教的人,而是對透過科學研究鼓勵因果思維和提供全域性視野而必然而然具有的對所有細緻的科學研究工作給予和基於的一種類似於宗教情感的、對理性或世界本身可認知性的熱誠信念,這種根深蒂固的信念,是認為可認知的世界是基於超級理性和感性合一表現,是陰和陽和合的大一體形態,這是對人類渴求的科學真理和譬如上帝、如來、天尊、神仙、救世主等信仰的至深覺悟)。”

如上所述,愛因斯坦所展現的精神世界和細微的內心活動正是現代人所缺乏的,如何面對躁動的時代大潮,如何孤持精神的高潔?如何與時代保持距離,自在獨行,自適其適,認清自我,實現自我,甚至放下自我?畢飛宇曾對張遠山及其著作《相忘於江湖——莊子與戰國時代》評價道:“我對一本書的最好評價就是這本書像作者。書中縱橫的氣質、自以為是的氣質、偏執的氣質、愣頭青的氣質、三秒或四秒鐘的紳士氣質,都在張遠山的身上清晰可見。”是的,我們生活在這個時代節奏非常快的網際網路資料時代,每天遭受無數的資訊轟炸,身、心、意、意識的“色、受、想、行、識”受外界刺激而飛亂紛呈,這種藉助外界刺激而來的身心波動是苦難重重的,我跟不少人說過,這是無邊苦海,以正法正念正行正道為舟去脫離苦海,是我們需要做的。所以,我們需要學習愛因斯坦的那種精神世界和虔誠信念,學習張遠山的那種乾淨、明快、內斂、非常有力量的精神態度。一個人的思想史,一個人的生活態度,一個人的知識學問,一個人的精神情懷,一個人的眼光才華,一個人的炙熱信念,一個人的孤持篤行,這在當代人的社會生活與工作中需要弘揚,願每個人在歷經千山萬水,仍然是那不變初心的少年。

(組織或機構或)企業發展的思想革命與迭代:企業文化的究竟怎樣寫就,企業文化的土壤在哪裡?企業如何經久不衰?

初心不改,方得始終,初心易得而難守中華民族五千年曆史

孕育了優秀的中華文化,為後人留下了浩瀚的知識,產生了大量的經典著作,譬如《周易》、《尚書》、《詩經》、《三禮》、《春秋》、《左傳》、《公羊傳》、《穀梁傳》、《論語》、《孟子》、《孝經》、《爾雅》、《金剛經》、《維摩詰經》、《法華經》、《楞伽經》、《楞嚴經》、《心經》、《無量壽經》、《圓覺經》、《金光明經》、《梵網經》、《壇經》、《解深密經》、《四十二章經》、《地藏菩薩本願經》、《道德經》、《莊子》、《道藏》、《抱朴子內篇》、《抱朴子外篇》,這些文化知識以及西方科學文化精粹融合貫通,可以共同構建我們現代人的新的精神文化建設和豐富我們的精神世界。

中國的企業文化應該基於本土的文化精粹,就應當從聖賢留給我們的經典著作的自然而然地衍生而出,企業文化是一家的靈魂,一個沒有企業文化的企業是難以長久地生存下去和發展強大的。那麼,什麼是企業呢?企業就是人們為了達到某種共同的特定目標而結成的人際關係系統。這裡的某種特定目標,就我目前看到的當代大部分企業和企業人來說,他們認為的自身和企業就是為了搞錢,其次是產出某些產品和提高某些服務。這種思想需要變革。在這個物慾橫流的時代,我們需要一些人,哪怕是少數人,發出一些聲音,一些吶喊,為警醒世人而努力。同時,這種努力雖然可能並不會在短期內看到成功的希望或者曙光,但這種努力是有非凡的意義的,我在此也僅代表自己向社會、企業和企業人,表達著一種:正如尼采所說的:“我就是太陽”的發出光芒照亮自己和萬物眾生的理想的思想和情懷。當然,這個世界有人總會殘酷地指出,“靠情懷是不能生存下去的,你需要更加現實一點。”。其實,這就是我所做的一點對現實的改變,這是我對萬物眾生當下和將來能夠生存地更美好幸福的理想的努力,這種努力本質上其實也是我們內心深處都渴望塑造的現實,也在發生著,也必然將影響著更多的現實向我們希望看到的方向發展。這種現實首先是從我改變不了世界,我先改變自己開始,然後,我改變了自己,我也一點點改變了他人、社會和世界,向著更美好的方向發展。這裡有兩個主要問題:①、如何改變他人?有人總說,你改變不了別人,除非他自己願意改變。是呀,我客觀上並不能直接改變別人,但我可以引導別人思考一個問題,需不需要改變,當他對這個問題的思考有了自己的答案,他就會選擇維持原狀或者改變一點。②、有人問,為什麼要將你所希望和認為的美好方向和想法強加於人,認為這就是他所認為美好和他所想要的?這就是一個分別心和一體心的思想層次區別,在覺悟的人心中,這個世界的真理是唯一的,萬物眾生是大一體的,是沒有你我他的區分的,當然,為了方便俗人理解他們的表述,可能有時必須用到一些分別的詞語,但我們不能就文取義,而應該離文取義,從不執著於他所用到的詞語,而領悟他的意思。明白他所想要萬物眾生都朝著追求真理和放下執著的道路前行。

而這個道路的方向是唯一的,路徑不同,正確方向有且只有一個——朝著唯一真理的方向。我正是向世人展示這個正確方向。我並不會約束世人某一個細節要怎麼樣做,做到哪一個程度,做多少才可以,諸如此類,正如我們要認識自己,成為自己,放下自己,但這個具體的過程其實是最重要的,每一個過程就是我們的自由,是我們幸福的體驗和心態、情緒的演變,是我們每個人都不同,正所謂君子和而不同,和就是這個方向是一致性的,而不同的就是做事的方法、過程、心態、生活與工作中遇到的人和事、各自因緣、因果現象,等等。

所以,並不是我要為別人做決定或者想法強加於人,而是為了讓世人脫開不清楚自身的內心的狀態而稍加引導,啟悟,教化,幫助等作用,最終讓他從無明中擺脫出來,認識自己的心,那顆追求真理追求幸福追求自由的永恆不變的本心。正因為如此,我們才會對一個企業如何向高質量可持續方向發展進行總結,理解並弘揚一種革命性的企業文化,這些精神思想文化最終也將終成正果:

第一

,正如前面說寫:“我們是為其他人而活著的——首先是為了那些人,他們的歡樂與安康與我們自身的幸福息息相關;其次是為了那些素昧平生的人,同情的紐帶將他們的命運與我們聯絡在一起。我每天都會無數次意識到,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很大程度上建立在他人的勞動成果之上,這些人的尚健在,有的已故去。”任何一家企業也是如此,我們的企業是為其他企業而存在著的,他們的繁榮與壯大與我們企業自身的強大是息息相關的,透過貿易的紐帶,他們的命運與我們聯絡在一起,我們企業的產品服務與企業文化很大程度上建立在其他企業的勞動成果之上,這些企業有的還存在著,有的已經倒閉。我們需要做的是懷著感恩的心去提高自身企業的產業質量和服務配套,樹立弘揚自身的獨特的企業文化,來回饋這所有的其他企業。其實,任何一個企業的發展都可能關聯著千家萬戶,系老中小的生存、發展,以一種大慈悲之心去對待每個企業這是我們對自身的要求。

第二

,這個社會並不是非黑即白,你對我錯的相對的對立社會,承認你的正確並不意味這我的錯誤,闡述我認為的正解並不是你就是錯的,任何現象、任何相、任何事物、任何人都是存在於同時性的相對性之中的,在這個量子糾纏、心念動世界即動的神秘世界中,我們需要保持一種對世界的友善和敬畏,對自己言行舉止的一種向上向善的態度和覺悟。事實上,正如陰和陽構成了太極,太極而成世界,所以這個世界,從來不是二元對立的世界,我們需要的不是產生分別心,以一種萬物眾生皆一體的內心去觀察這個世界、他人、萬物、生物。我們自身的企業與其他任何企業都是多元共贏的發展格局,我們需要擁有這種弘大的格局觀、視野,用更自由和篤信的眼光和積極行動去發展自身企業,連結、引導、幫助、促進、支援其他企業,同時,我們不需要為這份付出抱有希冀,對商業合同之外的期望回報的心態是我們難以更進一步的阻礙,也是影響我們內心平靜的紛擾。譬如以“博學、至誠、精湛、友善、虔信、篤行、共贏、開放、多元”的企業文化向其他企業、向中國、向世界敞開我們的胸懷,吸納人才、提升技術,並締結我們與無數企業的聯絡與友誼,這是我們堅信科學真理的因果思維,因為我們努力,所以我們做到;因為不忘本心,所以內心平和;因為多元共贏,所以企業強大。

第三

,《詩。大雅。江漢》曰:“江漢湯湯,武夫洸洸。經營四方,告成於王。”其中的“經營”,寓意動態性的管理與規劃營治,經營是向外的,主要解決做什麼(更好)的問題,側重方向性;管理以目標為核心,主要解決如何做(更好)的問題,側重具體實踐問題。在這個網際網路鋪面,社會越來越“擁擠”,資訊越來越不對稱的時代,人們對於個性化的需求越來越高,人們的思維也越來越多元化。同時,誘惑和刺激讓人越來越浮躁。在這個浮躁的社會中,我們必須要學會沉澱,用科學有效的方法,使企業的品牌和個人的品牌價值不斷增值,去擴大自己內在的資源,認識自己的內心,發展自己的內在,形成自己的價值發展體系,這樣才能不被社會所淘汰。企業和個人的品牌和受眾的企業與個人的關係無非就是:“你的關注和需要,正好我有”,你因我的品牌力量而關注與跟隨,而我也正因為有你的信任變得更加努力與真誠。這就是說,當下的企業和個人的品牌建設與發展過程是從受眾對你的忠誠度到美譽度最終具有知名度的。這完全顛覆了過去的“知名度—美譽度—忠誠度”的企業和個人發展過程。當然,需要注意的是,無論是企業品牌還是個人品牌都需要根植於內在本質的優良,而不是漸漸被萬花迷眼,被虛名所誤,驕傲自大,不知反省,不思進取,有位高僧說過:“厚福受享,德行降落”,權勢、名利、富貴都是導致衰敗和滅亡的根源。

第四

,而任何一種忠誠度都離不開一個企業的企業文化塑造和個人的自身修養的培養的過程。這是我們對自身的人格的完善和對自身內在的真、善、美的精神境界和生活、工作素養的持之以恆的追求,體現在言行舉止中,息息相關著每時每刻每一個的因果相續的人生和生命過程,當我們在這些過程中,把過程做好了,結果是什麼其實也一點都不重要了。過程就是對自己和一個組織最好的證明和正果。我們不能忽視目標,但永遠不要拿目標作為一個人一個企業發展的評判標準,這既是對這個人這家企業的不尊重,也是對自身的不尊重,因為不確定性或者說無常是無處不在的,我們無法做到盡善盡美,所以,更應該以嚴於律己寬以待人的方式去思考、為人處世。同時,需要警醒的是,忠誠度,信任感並不是建立在人脈和人際關係中的,人脈和人際關係因為蘊涵了太多的因果糾纏,所以我們在保持平靜、平和、智慧的言行舉止中容易犯下太多錯誤的心態、情緒,這就是一種先入為主的心理狀態,有時會產生強烈的依賴心理,錯失時機或者因此決策出錯。而應該建立在我的產品或者服務正好是他所需要的,他對產品和服務的忠誠度和商業行為才能減少我們在生活、工作中的因果糾纏,保持內心的清醒和自性的清靜,假如說人生是一場修行,那麼,這是需要明白的,且知行合一的。

(未完待續)

人格完善與愛、企業文化暨服務升級、真理和實相(1)

夜幕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