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易卦

這個問題你敢問自家孩子嗎?孩子的答案背後,隱藏著他們的潛力值

作者:由 右右細毛和爸媽 發表于 易卦日期:2022-08-19

寂字拼音怎麼寫

這個問題你敢問自家孩子嗎?孩子的答案背後,隱藏著他們的潛力值

一則影片裡,班主任問孩子們:“你的爸爸在家最喜歡做什麼?”

孩子們的回答搞笑卻扎心。

這個問題,你敢問自家孩子嗎?“寶貝,你覺得爸爸媽媽平時在家最常做的三件事,是什麼?”

這個問題你敢問自家孩子嗎?孩子的答案背後,隱藏著他們的潛力值

01

老師:“你爸爸喜歡在家幹什麼?”孩子們的答案,有九成相似

有一段影片,在網上很火。

班主任問幼兒園的孩子們:“你的爸爸平時在家最喜歡做什麼?”

孩子們的回答讓大家笑了:抽菸、喝酒、打牌、打遊戲、看手機、看電視佔了九成。

只有兩個孩子的回答是:寫毛筆字和看書。

這個問題你敢問自家孩子嗎?孩子的答案背後,隱藏著他們的潛力值

網友們紛紛表態:“小孩心裡明鏡似的!”

“全國同款爸爸呀!”

說實話,平時孩子在家,我也會看手機網購、刷工作群訊息,但不知道在兩個孩子眼裡,是不是我也是天天刷手機。

我懷著忐忑的心情,還是問了雙胞胎兄弟這個問題,

我也很好奇答案:“在孩子眼裡,究竟作為父母,我們合不合格?”

這個問題你敢問自家孩子嗎?孩子的答案背後,隱藏著他們的潛力值

02

“爸爸媽媽在家做得最多的事情是什麼?”雙胞胎的回答驚喜也精準

小朋友剛5歲,平時是鼓勵說出自己想法的,還沒有太多小心思,所以預估能說出真實答案。

我問:“你們覺得媽媽平時在家,做得最多的三件事是什麼呀?”

倆小子快速回答,不帶停頓的:

“陪我們上課、陪我們看書、陪我們出去玩。”(好吧,我偶爾刷刷手機娛樂或工作,沒有影響我在孩子心裡的光輝形象。)

這個問題你敢問自家孩子嗎?孩子的答案背後,隱藏著他們的潛力值

我繼續問:“你們覺得爸爸呢?他在家做得最多的三件事是什麼呢?”

小朋友回答:

“洗碗。”

(可見爸爸洗碗很慢,他倆想要陪玩玩具時,爸爸總是還在廚房磨蹭。)

弟弟想了想補充第二條:

“工作。”(

這點也比較真實,孩子爸爸加班挺多的,或者孩子看到爸爸開電腦在學習,也認為爸爸是在加班在工作。)

哥哥補充了最搞笑的一點:

“自己打遊戲。”

(哥哥還特別強調了爸爸是“自己打遊戲”,估計不滿意爸爸沒有每個週末帶他倆一起打一次遊戲。)

我問兄弟倆:

“是不是爸爸把“自己打遊戲”換成“帶你們打遊戲”,你們就更加滿意了?”

雙胞胎連連點頭。

我知道老公在等著伺服器啟動或者系統進入時,會刷刷遊戲,但孩子瞥見遊戲畫面還是會不爽。看樣子,以後不止我一個人唸叨了,哈哈!

這個問題你敢問自家孩子嗎?孩子的答案背後,隱藏著他們的潛力值

你們呢?敢不敢問問孩子:在孩子心裡,你們在家經常做的三件事是什麼呢?

其實你常做什麼事,孩子自然也會模仿,這也蘊藏著孩子未來的潛力值!

03

孩子:“我是一面鏡子,我的面孔能照出我是如何忠實於父母”

在央視紀錄片《鏡子》裡有一段孩子的獨白:

“我是一面鏡子,我的面孔能照出我是如何忠實於父母,無論是外表還是內心,與他們是多麼的相似。”

網上有一篇名為《不能怪我》的小學生作文,老師評級為:優秀。

孩子考試只得了78分,因為一篇20分的短文《勤勞的媽媽》不會寫:“媽媽天天打牌,實在不知道怎麼寫……”媽媽無言以對。

這個問題你敢問自家孩子嗎?孩子的答案背後,隱藏著他們的潛力值

央視教育短片《聽,孩子們在說》講述了類似的故事:晚上,一家三口坐在沙發上,各自幹著各自的事。

爸爸在玩遊戲、媽媽在看電視劇,女兒孤獨地抱著玩具熊說道:

“你們要我好好學,但是你們通常自己都管不住自己。”

這個問題你敢問自家孩子嗎?孩子的答案背後,隱藏著他們的潛力值

還有把家變成了麻將館的,一邊是吞雲吐霧、高談闊論的大人,一邊是寫著作業的孩子,孩子抱怨道:“我知道我不是別人家的孩子,但你們也不是別人家的父母。”

知乎上有個高讚的回答,一針見血道出父母與孩子的不對等。

這個問題你敢問自家孩子嗎?孩子的答案背後,隱藏著他們的潛力值

我媽:你看XX,成績那麼好,你怎麼不學學人家?!

我:你看XX父母那麼好,你怎麼不學?!

我媽:人家父母好,你去給別人當兒子啊?看別人要不要?!

我:哦,那你把別人兒子搶來啊!看別人願不願意給你當兒子?

這個問題你敢問自家孩子嗎?孩子的答案背後,隱藏著他們的潛力值

央視主持人白巖松曾點出了中國教育中家長的最大弊病:

“我總覺得天天在家打麻將的父母,是很難教會孩子讀書的。

很多家長總是在抱怨孩子不夠進步,然後把責任說成社會問題、教育問題,其實這種抱怨裡面相當大的比例藏著推卸責任的部分。”

那不打麻將、不刷影片、不刷網購有多難?先看看下面這個故事。

04

鄭淵潔:“如果你不愛看書,就學會做好“演員”吧!”

童話大王鄭淵潔,在《家庭教育課》中講過自己小時候,父親把他抱在懷裡看《資本論》的事。因為父親對書籍的熱愛,鄭淵潔耳濡目染之下也愛上了看書。

這個問題你敢問自家孩子嗎?孩子的答案背後,隱藏著他們的潛力值

對一些本身喜歡閱讀的家長來說,回家抱一本書籍閱讀並不難。

但是對於自身不喜歡看書的人來說,鄭淵潔提出了一種新穎的方法:“學會做“演員””。

演什麼呢?

演“愛看書”。

鄭淵潔說:“如果你想讓你的孩子有出息,你卻不喜歡看書,那孩子回來以後,拜託你一定要煞有介事地拿起一本書來。”

你是不是覺得很難?覺得做不到?

這個問題你敢問自家孩子嗎?孩子的答案背後,隱藏著他們的潛力值

這個問題你敢問自家孩子嗎?孩子的答案背後,隱藏著他們的潛力值

如果是這樣,我想分享一個被評為“全國推動讀書十大人物”的李振村說過的故事:

有一名寡婦,獨自撫養一對剛上小學的雙胞胎兄弟。

每天傍晚時分,孩子回家寫作業時,她都捧著書本在一邊看。後來,兄弟倆很有出息,都考上了北京有名的大學。

母親這才問兄弟倆:“你們知道媽媽有多苦嗎?”

兩個孩子懂事地回答道:“我們知道,你既要工作,又要照顧我們。”

母親卻搖了搖頭:

“這倒不苦,就是每天陪著你們看書太辛苦了,其實我一個字都不認識……”

這位母親做了12年的“演員”,她是一位極為優秀的“演員”。

05

“別人家的孩子”背後,都站著“別人家的父母”

有一名名叫奕戈的博主,是北大心理學在讀博士,曾上過央視《開學第一課》,他分享了自己由網癮少年逆襲進入北大的故事。

這個問題你敢問自家孩子嗎?孩子的答案背後,隱藏著他們的潛力值

初中時期,他也曾沉迷網路遊戲、成績一落千丈。

他感謝父親為自己做了這樣幾件事,對其影響深遠:

首先,全家斷網、斷電視。每天奕戈在裡屋寫作業,父親坐在外屋看書,父親甚至以身作則戒掉了手機,回家就不再看手機。

其次,父親開始與奕戈一道學習,一有時間就學習與教育有關的知識,認真做筆記記錄,睡前與兒子分享。

父親的一言一行,讓奕戈看在眼裡,也暗下決心,重新回到了學習、生活的正常軌道上來!

著名教育家克魯普斯卡婭所說:“家庭教育對父母來說,首先是自我教育。”

“在孩子眼裡,爸爸媽媽平時在家經常做的三件事是什麼?”這個問題,你敢問一問孩子嗎?

孩子的答案背後,隱藏著他們的潛力值,相信你也會選擇與孩子一起學習、一起進步!

畢竟,孩子小,未來會有著無限可能。而這無限的可能,在於父母能否用行動去給孩子以更好的影響力!

(部分圖片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