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易卦

MG CEO 張亮:MG MULAN 對標的是 Model 2

作者:由 42號車庫 發表于 易卦日期:2022-08-19

電機有正負嗎

MG CEO 張亮:MG MULAN 對標的是 Model 2

6 月 13 日,MG 首次亮相了 MG MULAN 車型,上汽資料業務部副總經理、乘用車公司首席數字官(CDO)兼 MG 品牌 CEO 張亮;有「上汽新能源之父」之稱的上汽集團副總工程師、捷能公司總經理朱軍,對 MULAN 這款產品、整個 MG 的品牌定位,以及具體的像 LBS 躺式電池技術、魔方電池生態進行了詳盡的講解。

雖然釋出會的核心是 MG MULAN,這一款對 MG 或者整個上汽來說都很重要的車型。但我透過這次簡短的溝通,看到的卻是整個上汽對於換電生態的決心。

MG MULAN

釋出會的主角是 MG MULAN,用張亮的話說,這款緊湊型的 SUV,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其實這款車型在 6 月 8 日已經登陸過工信部了,一些資訊得到了釋放,我們先來對齊一下:

長寬高分別為:4,287 x 1,836 x 1,516 mm,軸距 2,705 mm;

125 kW 電機對應磷酸鐵鋰電池,重量 2,062 kg,150 kW 電機對應三元鋰電,重量 2,086 kg;

外觀也得到了完整曝光:

MG CEO 張亮:MG MULAN 對標的是 Model 2

MG CEO 張亮:MG MULAN 對標的是 Model 2

MG CEO 張亮:MG MULAN 對標的是 Model 2

這次溝通會上,MG MULAN 的很多產品特點,其實是建立在星雲架構和魔方電池這些模組化的技術平臺上的,在 MG MULAN 上的一些微觀體現,大部分集中在了這款車的效能上:

MG CEO 張亮:MG MULAN 對標的是 Model 2

3。8 秒破百;

5。3 米的轉彎半徑;

50:50 前後軸荷比;

後驅+五連桿懸掛;

490 mm 的質心高度。

3。8 秒的破百成績,是四驅形式下實現的,前電機 150 kW 後電機 180 kW。朱軍也提到了星雲架構下的電驅電機,分為 150 kW/250 N·m、180 kW/350 N·m、250 kW/450 N·m 三類,可以透過佈置在後軸、兩軸的行駛,實現不同動力的搭配。

而除了懸掛以外的其他效能得以實現,幾乎全部要靠魔方電池或者說 LBS 躺式電池的技術支援。

LBS 躺式電芯

在 MG MULAN 上,將會搭載 51、64、77 kWh 的電池包,選用的電化學體系分為是磷酸鐵鋰和三元,而這三個電池包都是 110 mm 厚度尺寸。如此超薄的尺寸,都是得益於 LBS 躺式電芯。

MG CEO 張亮:MG MULAN 對標的是 Model 2

這是比亞迪的刀片電池,屬於超長矩形,不是堆積,而是豎直排列在電池包內。

MG CEO 張亮:MG MULAN 對標的是 Model 2

這是 LBS 躺式電芯在模組內的排布方式,可以清楚地看到電芯「躺」了下來。這麼做的目的,就是為了儘可能地使電芯體積利用率增大,而模組的整體厚度,則得以降低。

會上還特意提到了「撲克牌」摞起來和豎起來,比喻 LBS 躺式電芯的狀態。對於散熱難度的提升來說,這就非常貼切了。但問題是,電芯「躺」下後,與散熱水版的接觸面積減小了,那

散熱冷卻如何解決

?方案就是用到了「

立式冷卻結構

」,把原有的冷卻水板立起來,做豎直的冷卻水片,其實還是底部散熱,只不過「躺」下後,變成了側邊的狀態,這裡大家抽象地想象撲克牌即可。

而電池本身會由於溫度、荷電狀態等等因素影響,而導致體積變化,這一點如何解決?朱軍稱,透過

一個上下互動的結構壓緊,在整個生命週期下,電池不同的荷電狀態,都能將電池固定在限定範圍內

。同時,在同樣的使用功放下,電池壽命得以大幅度的增長。

以 64 kWh 版本電池為代表,MG 稱可以實現 12 年 100 萬公里的超長壽命

接下來就是生產上的麻煩了,由於原來電芯就是豎直設計和排列的,所以電解液的浸潤、電芯內部結構上,上汽與寧德時代聯合做了大量驗證,最後得以量產。

整體而言,

LBS 躺式電芯,為魔方電池帶了輕薄、純平的產品特點

。而

模組化的設計思路,則讓魔方電池擁有了不同尺寸電池在統一換電裝置下的更換能力

,這也是上汽集團下的一步大棋,我們放到第三部分來詳細解讀。

CTB/CTC 的超高剛度沒啥用?

LBS 躺式電芯的封裝工藝,用的是 CTP 技術。而此前的比亞迪 CTB、零跑 CTC,則是更向底盤集中,讓電池與車身融為一體,共同承接受力。

MG CEO 張亮:MG MULAN 對標的是 Model 2

朱軍是怎麼看 CTP 和 CTB 的:

CTP 就是跳過了 module(模組)這個層面,再直接把 cell 做成 pack。以前電池包在時代上汽做電芯、模組,而上汽時代做 pack。現在模組沒了,從時代上汽過來的電芯就直接到了,上汽時代的 pack 工廠,省掉了一個模組的環節。但模組的很多零部件跟它的功能還必須在 pack 層面得上到體現。

CTB 就是 cell to body 就是把電芯直接做到車裡面去,沒有取消 pack。比如說,有些車廠是把下底板和電池的上蓋合二為一,當然它有它的好處,就是省掉了一點點這個下地板的 material(材料)以及相對應的重量。但是帶來的問題就是,一旦這個由於車身的側面碰撞,導致下地板這個跟它相關聯的上蓋變形了,電池的密封就不存在。那本來修一下區域性的變形並不貴,現在是整個電池包不知道怎麼辦,就是很大的問題。

而對於 CTB 帶來的車身剛度提升,朱軍直呼「

我對這個提出挑戰(質疑)

」,他認為:

由於電池直接上了車,說 CTB 能夠幫助電池的車身的剛度會提高。那我把整個單獨的電池包裝到車上,把它擰緊了,它也是提高那麼多啊。而提高的這個剛度的多少,是取決於我電池有多厚。但是有需要這麼高的剛度嗎?正常的車有大概 2 萬牛米的剛度就很好了,搞到五萬六萬幾十萬有什麼價值呢?

所以我不認為 CTB 就什麼都好,我也不認為 CTP 什麼都好,這個都各有優缺點,大家在這個市場上競爭,最後都到最大程度的得到最大範圍內的使用者接受,我認為從這個角度到那個時間點可以說誰好誰不好。

其實看到這裡,我其實對朱軍這位上汽集團副總工程師有了不少好感,他對技術不卑不亢、公平公正的講解,對我來說實屬有些圈粉了。

為什麼取名 MULAN?

我覺得可以將 MG 官方的表述,分為兩個層面去說,

一個是「木蘭精神」,另外一個木蘭具有國際化的 IP 認知

MG CEO 張亮:MG MULAN 對標的是 Model 2

張亮認為,木蘭精神的本質,是

過硬的實力、有擔當、能創新,這是整個中國品牌「走出去」所需要的一種精神核心

。而在溝通會上,張亮還特別強調了,並不是想強調木蘭作為女性替父從軍的表象,而是透過拼音「MULAN」來強調木蘭精神。

除了齊天大聖、功夫熊貓外,國外最知名的中國動漫 IP,就屬迪士尼推波助瀾的花木蘭最深入人心了

溝通會上,MG 反覆強調的另一個點,就是「國際化」。

MG 是一個國際品牌

我們知道近些年,小鵬、蔚來、BYD 正在或已經透過在挪威、荷蘭等國家,對歐洲開始經銷自己的產品,或開啟品牌的海外運作,但事實上,MG 已經比他們走得遠,走得深了不少。

大家應該清楚,MG 是一個具有百年曆史,且源自英國的品牌。當年 MG 與盧浮(榮威)打包賣給南汽,而南汽被上汽收購,MG 也併入上汽集團,而 MG 在國外市場的認知程度原本就不低,且上汽持續對透過 MG 來鞏固拓展海外市場,所以 MG 在「大本營」歐洲和「老家」應該,賣的確實不錯。

MG CEO 張亮:MG MULAN 對標的是 Model 2

2021 年,MG 在歐洲售出 21,946 輛車,銷售額翻了三倍。而脫歐的「老家」英國,售出了30,600 輛車!在澳新市場,MG 銷量達 4。3 萬輛,在澳洲甚至超越賓士、寶馬等品牌排名第九。

從車型上來看,MG 的主力是純電與插混,

MG EZS(ZS EV)、MGEHS屬於銷量擔當,Marvel R Electric

在則在推出後被搶購一空。而門店拓展速度也非常驚人,

MG 在 18 個月的時間內,在歐洲拓展了 12 個國家,共開設了超過 400 家門店

MG CEO 張亮:MG MULAN 對標的是 Model 2

當然,MG 沒有蜷縮在歐洲,在 2021 年,MG 已成功進入 80 多個國家和地區,在全球 18 個國家躋身當地單一品牌銷量前十,連續三年蟬聯「

中國單一品牌海外銷量冠軍

」。

是的,在國內車企正在考慮如何進行國際化的佈局的時候,MG 已經用表現強勁的銷量成績告訴大家,他們已經走過了這個階段。嚐到甜頭的 MG 提出了更具有野心的發展目標,在鞏固原有銷量的基礎上,

要讓 MG MULAN 成為「原生」的國際產品

對此,朱軍的回答非常有趣。他提到,在開發全新平臺、全新電池,以及全新車型的時候,就考慮到了

國際化的需求,比如挪威的氣候很冷,漂亮炫酷的充電口開啟方式,會在極端天氣下凍住,失去了實用性;而德國人又希望開快車,他們希望車輛的最高速度可以達到 200 km 等等

而朱軍的料更狠,他提到了最初給 MG MULAN 定的對標車型。從燃油車的歐洲霸主大眾高爾夫,現在的純電車型 ID。3,都屬於對標車型。而

MG MULAN 完全對標的產品,現在卻沒有出生,它就是大家也反覆聽過的一款緊湊車型「Model 2」

,所以這也說明了,整個 MG 乃至於上汽,對於 MG MULAN 這款車型的重視程度。

換電的生態和生意

MG CEO 張亮:MG MULAN 對標的是 Model 2

MG MULAN 應用的是上汽的「魔方」電池(ONE PACK),ONE PACK 的定名,是因為在這個平臺上所有

電池的投影面積是一樣的

寬長固定在了 1,300 x 1,690 mm

厚度則有 110 mm、125 mm、137 mm

三種。電池包裡的電芯,可以排布從 96 到 108 串不等。最終,在電池包能量密度和尺寸上,實現不同的搭配。

MG CEO 張亮:MG MULAN 對標的是 Model 2

從電化學維度來看,魔方電池支援不同的電化學體系,從低能量密度的磷酸鐵鋰、中能量密度的 5/6 系列三元、高能量密度的半固態電池全部相容。甚至還有鈉離子電池、磷酸鹽電池這類剛剛興起,還未量產的電池型別。

MG CEO 張亮:MG MULAN 對標的是 Model 2

而電池容量,則從 44 kWh 一直攀升到 150 kWh。從厚度尺寸、化學配方,再到電池容量,魔方電池的搭配可以說已經完全覆蓋了當下和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的電池技術。而魔方電池的外部相關的連線鍵全部一致,為不同尺寸電池的換電,打下基礎。

這也就是說,

上汽要透過魔方電池,做一套,可能是目前是最為非常繁複的換電體系了

為什麼需要這麼複雜的換電體系?

我們首先來回答,為什麼上汽需要換電。在 CTB 和 CTP 技術探討時,朱軍提到了兩個有趣且生動的例子。

未來燃油被電驅取代,大量的車型需要充電,而上汽規劃中最激進的充電功率已經到了 350 kW,但這個充電樁的線纜,需要液冷散熱,重量上非常誇張,一般女孩子抬不動。而且哪怕這樣的功率下,充電速度也需要 15 到 20 分鐘才能充到 80%;

高速休息區充電,如果有 10 輛 20 輛車排在一個樁上面,要等很久。不像是油車,我加油站排隊頂多 20 分鐘。

這也延伸出,上汽對於整個換電佈局思考,並最終決定要走換電的路子。

而上汽和蔚來又不一樣,蔚來目前車型,866+ET7 有 4 款在用同一個電池(尺寸),而

上汽集團下品牌林立

,有 MG、飛凡、榮威等乘用車品牌,而他們各自的細分領域,對於電池的需求又不一樣。所以一開始,上汽就考慮到了,魔方電池不僅要支援換電,還要支援不同尺寸的車身換電,但這核心要求就是,電池得足夠薄。直到塞進像 MG MULAN 這樣的緊湊型車身內,還能擁有良好的空間表現。而不同化學體系和電池包能量密度,則是針對了不同市場和需求。

而對於換電的另一個優勢,就是在二手車的

殘值

表現上,這一點蔚來也著重宣講或他們的車電分離方案,MG 或者整個上汽的車電分離以及租用方案,下個月應該會進行詳解。

由於

電池化學方案、技術路徑的快速分叉

,作為電車主體的電池,價格差異也會越來越大,可以預見的是,

以後的二手車販子,應該要熟悉電池的化學配方以及各種正負極技術了

,這個我沒有開玩笑!而上汽適配了如此複雜的電池體系,所以透過硬體換電帶來的車電分離方案,也可以更好地減少消費者在殘值和維護上的難度。

朱軍認為,換電模式的推廣,會讓大家的用車習慣進一步改變。他還建議使用者,短途通勤換小電池,長距離再去換大電池,整體費用更加划算。這點

和寧德時代的「巧克力電池」有異曲同工之妙

雖然蔚來也對換電站對外接入其他品牌,持有開放態度。但這需要車企按照蔚來電池的尺寸進行適配,這就讓大部分車企望而卻步了。而

上汽則對於換電站持開放態度,甚至不同尺寸電池的互換,也為這個生態的進一步開啟,奠定了良好地基礎

而關於換電網路的建設、技術細節以及車電分離的租賃方案,MG 官方稱很快就會有宣佈,朱軍還特意提到了,是「重量級的幾家人家」,寧德時代一定會在,其他的大家可以猜一猜。

寫在最後

2022 年,可以被認為是上汽集團在整個新能源轉型中的一個重要節點,智己、飛凡、MG 全部基於新的架構和電池方案,推陳出新。

而 MG 則在純電車方面蟄伏了多年,在國內市場逐步爆發的這幾年,耐住了寂寞,也「蓄了很久的勢能」。所以 MG 想讓「

含著金鑰匙

」的 MULAN,去開啟一扇蘊含更多想象力的門,這不是隻針對一個小的細分領域或市場進行佔領,「

不是要在一兩年內火一下

」,而是要衝出國門,進入發達國家的腹地,和國際巨頭的拳頭產品,正面競爭。從這個維度思考,MULAN 需要有非常全面的綜合實力,同時也肩負著整個 MG 品牌的使命,用張亮的話說,就是「打廣度」的產品。

當然 MG MULAN 的資訊遠沒有釋放結束,比如座艙的花活兒、輔助駕駛的能力,在 MG 宣傳節奏下,這些資訊很快會到來。而「打深度」和「打高階」的產品,甚至最快下個月開始,也會陸續亮相,分別是代號 IP42 的燃油車型和純電敞篷跑車 Cyber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