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易卦

什麼是春秋筆法

作者:由 背後國文 發表于 易卦日期:2022-10-25

八德是什麼意思

什麼是春秋筆法

說到春秋筆法,得先了解一下什麼是《春秋》。

《春秋》是指我國古代編年體史書《春秋》,相傳是孔子根據魯國史書《春秋》整理而成,記載了魯隱公元年(前722年)至魯哀公十四年(前481年)共242年的歷史。

再解釋一下筆法,筆法是指寫作的方法和技巧。那麼春秋筆法就是指《春秋》的寫作方法和技巧。然而事情並不是這麼簡單,不然不會出現春秋筆法這一特定專用名詞。它的出現是因為孔子在修訂《春秋》時,行文中暗寓褒貶,其中增一字、減一字都有“微言大義”,故稱之為“春秋筆法”。即用簡短精練文字,文筆婉轉而隱含褒貶意思的寫作手法,寓褒貶於曲折的文筆之中。

《史記孔子世家》:“孔子在位聽訟,文辭有可與人共者,弗獨有也。至於為《春秋》,筆則筆,削則削,子夏之徒不能贊一詞。”什麼意思?意思是說,在編修春秋的時候,應該寫的一定寫上去,應當刪的一定刪掉,就連子夏這些長於文字的弟子,一句話也不能給他增刪。這是春秋筆法的第一個特點,即用字簡練。

在《左傳成公十四年》:“《春秋》之稱,微而顯,志而晦,婉而成章,盡而不汙,懲惡而勸善,非聖人誰能修之。”意思是說,《春秋》這樣的書,用詞細密而意思明顯,記載史實而含蓄深遠,婉轉而順理成章,窮盡而無所歪曲,警誡邪惡而褒獎善良。如果不是聖人誰能夠編寫?這是春秋筆法的第二個特點,即文筆婉轉而隱含褒貶意思。

因為有了春秋筆法,所以才有了後面的《左傳》。《左傳》相傳是春秋末年魯國的左丘明所作,是為《春秋》做註解的一部史書,記述範圍從公元前722(魯隱公元年)至公元前468(魯哀公二十七年)。

但《左傳》並不是純粹地給《春秋》做注,因為《左傳》傳文比《春秋》經文多出13年,實際記事多出26年(最後一件事為三家滅晉),所以《左傳》是以《春秋》記事為綱敘事,其中有說明《春秋》書法的,有用實補充《春秋》經文的,也有訂正《春秋》記事錯誤的。當然,解釋《春秋》的,不只《左傳》,還有《公羊傳》和《轂梁傳》。

弄明白了這些,我們再來聊聊孔子為什麼這樣修《春秋》。因為《春秋》是魯國的官史,面對春秋時代的政治現實對他的壓力,他不可能自由地表達,他不能按照自己的價值觀念自由地撰寫,所以只能採取這種比較隱晦的方法。

《春秋公羊傳》裡面說:“《春秋》為尊者諱,為親者諱,為賢者諱”(閔公元年),是說在記錄歷史時遇到尊者、親者、賢者,都應該採用“隱惡揚善”的曲筆,儘量多記有益的事情,不利的即使無法完全捨棄,也應加以隱諱。

所以《春秋》是將明善惡,寓褒貶作為記錄歷史的首要目的,對於同樣的事件,往往用不同的字來表達作者的態度,不發議論而將褒貶寓於敘事之中。因而現代有學者說:“《春秋》的重點不再記錄發生了什麼事,而人們應該如何理解這些事的意義,放在封建禮儀秩序下所展現出來的意義。

換另一個方式說,《春秋》的核心功能是“正名”,找到符合封建禮儀道理的方式將現實事件寫下來,傳留下來。”(《楊照解讀左傳》)這和孔子所說“必也正名乎”的價值觀念相契合了。

舉一些例子來說明一下。

《春秋》魯莊公元年:“元年春王正月。”相應的傳文是:“元年春,不稱即位,文姜出故也。”從文字上看,這是《春秋》通例,一個新的魯君上臺即位,但《春秋》的寫法沒有像魯桓公元年這樣寫:“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少了“公即位”三個字,為什麼?因為莊公的生母、魯桓公的夫人文姜,這個時候留在孃家齊國,沒有回到魯國。

《春秋》為什麼不提,其背後肯定有什麼要隱諱的事情。查歷史,我們明白了,因為魯桓公十八年時,魯桓公和夫人文姜去了齊國,然而文姜卻和她的兄弟,齊國的國君齊襄王私通,而且在初夏時節,魯桓公接受齊襄公宴請時死在車上。

試想,這樣違背傳統禮儀,違背封建秩序的事發生,怎麼可能光明正大地載入史冊?

我們接下來看,在《春秋》莊公元年又記:“三月,夫人孫於齊。”意思是說,三月,文姜留在齊國,放棄了魯國國君夫人的身份。而在《左傳》這樣記錄:“三月,夫人孫於齊。不稱姜氏,絕不為親,禮也。”史實是什麼?就是魯桓公死了,文姜不回魯國奔喪。三月時,文姜正式留在齊國,魯莊公斷絕了和她的母子關係,這算是禮。

《春秋》中這樣的例子太多太多了,所以《春秋公羊傳》和《春秋轂梁傳》對於《春秋》經文中用字的“微言大義”,都有極詳盡的解說。因此,司馬遷在《史記太史公自序》中說:“餘聞董生曰:‘周道衰廢,孔子為魯司寇,諸侯害子,大夫雍之。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為天下儀表,貶天子,退諸侯,討大夫,以達王事而已矣。’子曰:‘我欲載之空言,不如見之於行事之深切著明也。’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紀,別嫌疑,明是非,定猶豫,善善惡惡,賢賢賤不肖,存亡國,繼絕世,補弊起廢,王道之大者也。”

大概意思是,孔子評判二百四十二年曆史中的是是非非,以此作為天下人行動的準則,是用來貶抑天子,斥退諸侯,聲討大夫,以闡明王道。孔子說:“我想把我的思想用空話記載下來,但不如透過具體的歷史事件來表現更加深刻、明顯。”《春秋》,從上而言,闡明瞭夏禹、商湯、周文王的政治原則;從下而言,辨明瞭為人處事的綱紀,分清了疑惑難明的事物,判明瞭是非的界限,使猶豫不決的人拿定了主意,褒善貶惡,崇敬賢能,排抑不肖,儲存已經滅亡了的國家,延續已經斷絕了的世系,補救政治上的弊端,興起已經荒廢的事業,這些都是王道的重要內容。

所以,春秋筆法有其特定的歷史條件和政治需要,今天唯物主義史觀和歷史意識的逐步形成,對於歷史的記錄無需春秋筆法了,但春秋筆法仍然被一些人使用,用來影射他人,混淆視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