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法

季札的君子風範

作者:由 人民資訊 發表于 書法日期:2022-08-11

札行是什麼意思

本文轉自:學習時報

季札,號吳季子,是春秋時期吳王壽夢的第四子,因受封於延陵,故又被稱為延陵季子。孔子極其仰慕季札,認為他達到了聖人的境界。孔子在季札去世後,曾經手書十字碑文“嗚呼有吳延陵君子之墓”。司馬遷對季札的評價是“延陵季子之仁心,慕義無窮,見微而知清濁。嗚呼,又何其閎覽博物君子也!”季札因其一生踐行誠實守信、恪守禮法、仁愛寬厚的君子風範,被世人推崇備至。

誠實守信。誠實守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儒家思想把誠實守信作為君子立身、立言、立德所必備的內在品質。據統計,“信”字在《論語》中共出現38次,其中有24次是表示誠信之意。其中富有代表性的是衛靈公篇中孔子提出的君子四條行為準則,即“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孟子在《孟子·告子下》中指出,“君子不亮,惡乎執?”荀況在《荀子·不苟》中記載,“君子養心莫善於誠,致誠則無它事矣”。

季札的君子風範體現在誠實守信。《史記·吳太伯世家》記載,季札出使中原途經徐國,徐國國君殷勤招待。季札看出了徐國國君對自己身上的佩劍甚是愛慕,只不過礙於面子沒有說出而已。季札也想成人之美將佩劍送他,但囿於身負出使重任尚未完成,而佩劍又是象徵使節的重要飾物,所以暫時不能相送。季札在心裡暗自作出決定,待出使任務結束後再將佩劍贈予徐國國君。然而,當季札完成出使任務回程途經徐國時,卻得知徐國國君已經去世。於是季札立刻趕到徐國國君墓前慨然解下佩劍掛在墓前的樹上,贈予去世的徐國國君,以示哀悼。季札的隨從不解地問道:“徐君已死,尚誰予乎?”季札正色答道:“不然。始吾心已許之,豈以死倍吾心哉!”不難看出,季札此舉不以生死為礙,不以心約無憑為託辭,毅然踐約,堪稱君子誠實守信的典範。

恪守禮法。恪守禮法既是君子風範的內在要求,也是君子風範的重要體現。先秦時期,諸子百家都曾對禮法有過論述。如儒家孔子提出“克己復禮為仁”的禮法觀點,荀子將禮儀教化和法度規範並行,提出了“隆禮重法”的禮法觀點;法家在吸收繼承儒家德治思想基礎上雖然提出“重法輕禮”的禮法觀點,但最終目的是要以“法定之禮”來代替儒家的“道德之禮”。可見,禮是人之為人必須遵守的原則,也是個體得以成長的通道。君子不學禮,則無以立。

季札的君子風範體現在恪守禮法。在《禮記》《左傳》《史記》等眾多經史典籍中,記載了延陵季子的很多言論行動,特別是其恪守禮法主動讓國的高行備受後人稱讚。據《史記》《吳越春秋》等書記載,吳王壽夢有諸樊、餘祭、餘昧和季札四子,由於季札賢能出眾,故壽夢欲立其為吳王,但季札卻讓曰:“禮有舊制,奈何廢前王之禮,而行父子之私乎。”於是,壽夢乃囑長子諸樊:“我欲傳國及札,爾無忘寡人之言。”壽夢卒後,長兄諸樊執掌國政。直至諸樊已除喪,遵父王之命讓位於季札。季札則謝曰:“夫嫡長當國,非前王之私,乃宗廟社稷之制,豈可變乎。”可見,吳人要季札當國,季札卻欲效“先人之禮”,主動讓國。季札讓國之舉一直為後世的正統觀念視為恪守禮法的典範。

仁愛寬厚。“仁”是儒家確立的為人修行的至高境界。孔子的弟子樊遲問其何為仁?孔子說,仁就是愛人,關鍵要有仁愛之心。《論語·里仁》中指出,“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孟子·離婁下》中也指出,“君子所以異於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可見,胸懷仁愛之心,寬厚待人是君子的重要人格特徵,更是君子安身立命的前提。

季札的君子風範還體現在仁愛寬厚。季札一生雖然沒有直接治國理政的經歷,但深懷愛民之心,民為邦本的思想自始至終貫穿其為人處世之中。據史書記載,季札到晉國聘問時,他清楚地認識到,晉國出現社會亂象的根本緣由在於君臣虛驕不問政事,致使民生凋敝。在季札看來,君主治政當以體察社稷民生為本,臣子諫言獻策勿以君主好惡為歸。吳滅州來古國後,因季札聲望較高,吳王便兼封季札於州來,故歷史上又稱季札為“延州來季子”。《左傳·哀公十年》記載,公元前485年,楚國大將子期出兵攻打陳國,延州來季子受陳國之邀前去救援。季札親會子期,對其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進行休戰勸說。季札說,楚陳二國君王不但不修德政,還競相使用武力爭奪霸權,老百姓又有何罪過呢?我請你退兵,是為了讓你取得一個好名聲,以便致力於修養德行和造福百姓安寧。子期聽完季札勸說後,很受觸動,隨即撤兵而退,避免了一場戰爭災禍。季札大義救陳之舉體現了他務德安民的政治理念和作為君子仁愛寬厚的風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