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法

邵佩英:感悟“筆法”,從集聯走向創作

作者:由 讓小舟飛 發表于 書法日期:2022-08-28

斷筆畫墨什麼意思 資料

邵佩英:感悟“筆法”,從集聯走向創作

篆書中堂

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

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變古今。

北極朝廷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

可憐後主還祠廟,日暮聊為梁甫吟。

規格 134cm×64cm

作品評語:

此作大致以秦《嶧山碑》風格為旨歸,力求中規中矩,章法排列較整齊,可看出作者具有一定的臨習基礎,這點應該肯定。

如說不足,主要有兩點:一是字形欠精準,二是用筆欠工穩。

具體說來,像《嶧山碑》這類風格屬於玉箸篆一類,字形要依靠筆畫的均勻排布獲得視覺上的勻稱感、穩定感,橫平豎直是其特徵之一。因此,

首先平時臨習時要強化“橫平豎直”的基礎訓練

。孫過庭《書譜》講“初學分佈,但求平正”。

其次,字形的對稱性也是小篆的特徵之一,因此,練習左右筆畫的對稱性對寫好篆書大有幫助。

在用筆方面,工穩性作品強呼叫筆的均勻感,要減少筆的抖動機率。

控制毛筆筆桿的穩定性,讓線條平穩執行,儘量不出“毛刺”與飛白。此外,用紙儘量不選擇生宣作為書寫材料,可以選擇半熟紙張或粉箋、蠟箋紙,這類紙不易洇墨。

在臨帖方面,建議作者可將《嶧山碑》《泰山刻石》等結合學習。也可以從清代寫鐵線篆的篆書家作品入手,比如早期的錢坫、晚期的王福庵等。注意不要寫“雜”,最怕東一家西一家,最後誰家也不是。

邵佩英:感悟“筆法”,從集聯走向創作

篆書條幅

避世避人乃大無畏,立德立命在有不身。

規格 180cm×49cm

作品評語: 此作所書內容,嚴格來說屬於臨摹作品。清末民初秦文錦編集的《金文集聯》中有此聯,是“毛公鼎集聯”中的一副八言聯。由於受當時考據學、文字學研究條件所限,聯語中有些文字釋讀不一定準確。比如,此聯中最後一字“為”,後世普遍考證為“身”字。如果我們不瞭解就會以訛傳訛,再次寫錯。

從書法學習的角度講,集聯是由日常臨帖到嘗試創作間的橋樑。開始寫可以忠實於原作(字形準確),逐步再按自己長期臨帖感悟出的所謂“筆法”進行自由發揮。

這件作品作者寫的是對聯,上下聯沒有裁開,我們通常把這種形式稱作“聯屏”。作者似乎想表現筆法,但用筆過於隨意,且拙中無巧。字形也沒有忠實原作,比如上聯“世”字不必“錯峰”,“無”字也不必左右“搖擺”。下聯“德”字“眼角”不必太過“翹起”,“在”字中間少了一塊“疙瘩”。“身”字沒有寫出完整字形,不可因殘破就虛斷筆畫。

上下款行書字還須下臨帖工夫,不可故意顫抖書寫。晚清李瑞清寫字的顫筆方法不可取,應引以為戒。

邵佩英示範作品

邵佩英:感悟“筆法”,從集聯走向創作

篆書條幅

避世避人乃大無畏,立德立命在有不身。

規格 180cm×49cm

建議作者在寫大篆前,先學好小篆,有了小篆基礎再學大篆就會得心應手。此外,建議作者遇見拿不準的字形時,可以去翻檢篆書字典,如《金文編》《金文補編》《篆書字典》等。筆者在書寫示範作品時,下聯尾字“身”沒有改為“為”。《金文集聯》作者秦文錦將“身”識讀為“為”,集聯是文通原意了。我們現在寫成“身”,意思就讀不通了。

如果作者遵從原意用“為”字,可以從其他青銅器銘文中“移植”過來即可,特作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