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法

影片《芳華》視聽語言分析(3)

作者:由 西安藝聯傳媒 發表于 書法日期:2022-09-26

視聽語言從哪幾方面分析

3、最後體現在聲音的“芳華”餘味。聲音作為影片“視聽語言”中的一個重要元素,技術的進步以及形式的革新都會使影視水平得到提升。電影中的聲音從最初的默片到有聲電影,再到如今《芳華》中全新使用的全景聲,聲音技術每一層次的發展,都會影響電影本身的語言和語法,並推動聲音技術繼續發展。特別是杜比全景聲的推出與應用,不僅能使觀眾區分來自側面和正面的聲音,而且更能發揮聲音引導觀眾、傳達時代環境、渲染影片情境、用聲音折射人物內心的作用。通觀電影《芳華》中出現的音樂,沒有一首歌或一段音樂是原創的,也許會被人說“拿來主義”,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特徵,電影中所引用的音樂和舞蹈,幾乎是3、40年前最廣為流行的,也契合部隊文工團的性質和功能。這樣的“拿來主義”,也正是導演要真實再現那個年代的高超手段,同時也獲得了很少進影院的50後、60後的強烈認同。經歷了戰爭和榮譽的何小萍患了精神病,在文工團最後的一次演出中,《沂蒙頌》的音樂響起,臺上的舞蹈語言喚起了何小萍深藏的記憶,正是這個舞蹈排練時劉峰完成了託舉,她一個人走出劇場,在草地上翩翩起舞,正是這部民族的紅色經典感動了一代又一代的觀眾,影片中的時代正是這部舞劇最受歡迎的年代。治癒了片中人物的同時,也催發了觀眾的熱淚。

其次,獨特符號化的流行音樂也成為時代面貌的深刻還原,小號手陳燦把錄音機包在報紙裡,神秘兮兮地帶去給女兵們聽。他開啟工作臺上的白熾燈,扯一塊紅布,蓋在燈罩上,房間瞬間罩上一層曖昧的暖紅色。就像是在進行一場儀式,磁帶被塞進錄音機,按鈕按下,鄧麗君的《濃情萬縷》軟綿綿地飄散在空氣裡。這些年輕戰士的意識裡第一次沒了“我們”,只剩“我”,多情的“我”。從而也推動了劉峰勇於破除內心的桎梏和林丁丁的表白,音樂在此時不僅透視豐富的敘事層次,而且會讓觀眾察覺到影片情節處在一個變化的過程之中。更重要的是能讓觀眾跟人物一同進入影片設定的環境,使觀眾更能夠深切地體會影片中的劉峰的內心萌動,這種真實的感受正是影片中聲音的魅力。

影片《芳華》視聽語言分析(3)

影片《芳華》視聽語言分析(3)

影片《芳華》視聽語言分析(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