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法

“雙減”加減法,這道題怎麼答?

作者:由 金臺資訊 發表于 書法日期:2022-10-21

口的筆畫怎麼佔格圖片

人民網《兩會夜話》,溫暖迴歸。

“我們到底需要什麼樣的教育?我們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在“雙減”政策出臺、落實、不斷推進的過程中,也成為社會所關注的焦點。

《兩會夜話》第三季迴應社會關切,首期節目,欄目主理人、人民網總編輯羅華,人民網主播鄭窈,與學生家長、教育專家等,共同探討“雙減”之後教育與成長的一系列問題。

按下“過度培訓”的暫停鍵

“雙減”後的首個寒假有哪些改變

節目開頭以情景劇營造代入感,兩個“小學生”的寒假生活截然不同。“雙減”之後的第一個寒假,家長們也展現出了不同的教育方式。

“雙減”加減法,這道題怎麼答?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附屬小學學生家長葛建平在《兩會夜話》(第三季)演播室。人民網記者 趙晨攝

“我覺得‘雙減’像一個暫停鍵,讓我們去思考我們的教育到底是為了什麼,或者從家長的角度來說,我們到底希望孩子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附屬小學學生家長葛建平分享了自己的感受。

本季《兩會夜話》在錄製之前,面向全國的大學生髮出征集令,選拔出了對“雙減”話題有一定關注和了解的學生併成立了大學生觀察團。本期節目,北京大學學生江陽、山東大學學生於闖、西安交通大學學生李康茹透過連線的方式進行提問。

“‘雙減’以後,針對校外培訓方面的制度,應如何完善?”“當學生們不再上校外培訓班,家庭教育應該承擔怎樣的角色?”“我的妹妹在上初中,如果不再額外參加校外培訓的話,這會不會影響她的中考成績?”

大學生觀察團問出了自己的疑惑,而這些問題也是很多家長心中的疑問。

“‘雙減’喚起對教育再認識”

深層次是要最佳化學生的成長環境

“‘雙減’這個話題不僅學校關心、家長關心,連那些已經走出了義務教育階段的大學生也很關心,所以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話題。”主理人羅華說道。

“雙減”加減法,這道題怎麼答?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在《兩會夜話》(第三季)演播室。人民網 袁悅攝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提到,“雙減”政策的出臺實際上有很長的一段背景。“‘雙減’深層次是要最佳化學生的成長環境。”

節目現場播放了2021年5月的街採短片,該短片是人民網記者在“雙減”前對家長進行的採訪。“一年的花銷差不多要三四萬塊錢”“一節課大概要1000塊錢”“孩子補習的錢要花掉一個人的工資”……家長在街採中紛紛表達了自己的心聲。

《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中提到“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儲朝暉就此闡釋道,校外培訓過度就會對學校的工作形成綁架,隨之也會形成對家長、對學生的綁架,學生就不能自主地成長。

全國人大代表、重慶謝家灣小學校長劉希婭在連線時表示,“‘雙減’政策落地以後,家長、學校包括社會各界可能還沒準備好,所以會出現一些不太適應的地方。”劉希婭說,“我們要進一步引導家長和學校,讓多方更好地協同起來。”

劉希婭認為,“雙減”讓大家對教育再認識,或者說看清到底哪些重要因素在影響著教育、影響著學習,這喚起了全社會的一個再思考。“我們接下來持續要做的是,幫助家長相信這條路是對的。”劉希婭說。

“‘雙減’促使教育迴歸初心”

輕下來的書包裝滿熱愛、面向未來

“《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法律規定了未成年人父母在實施家庭教育方面的責任,由此也揭示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主理人羅華說道。

“雙減”加減法,這道題怎麼答?

教育觀察者李小萌在《兩會夜話》(第三季)演播室。人民網記者 趙晨攝

當家庭教育佔據愈加重要的角色,家長們的焦慮也難免增加。“‘雙減’前,家長的焦慮程度不低,‘雙減’後又有了另外一番焦慮,其實焦慮與否取決於家長本身。”教育觀察者李小萌談到,“‘雙減’還給了孩子健全、快樂的成長過程,其實這也是教育的初心。”

“雙減”加減法,這道題怎麼答?

人民網《兩會夜話》(第三季)節目現場。人民網 袁悅攝

成長的模式是否只有一種?成功的定義是否只有一個?深圳市第二職業技術學校的學生古慧晶是廣東省第一個參加汽車機電維修專項技能比賽並奪冠的女生。主理人羅華在聽完古慧晶的故事後認為,家長應該尊重孩子不同的個性,不能用一個統一的模式來限制住孩子的發展。

2021年以來,國家出臺了“雙減”、課後託管服務等一系列教育舉措,為推動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夯實了根基。

主理人羅華表示,“雙減”不只是書包輕了、作業少了,也不只是學生減壓、家長鬆綁,更重要的是透過“雙減”真正迴歸教育初心,打造更多元的成長路徑,營造更廣闊的成長空間。

“既做好減輕學生過重作業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減法,又做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個性發展的加法,讓學生們既能看得見三味書屋,也走得進百草園,既能讀萬卷書,也能行萬里路。”主理人羅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