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法

隱士之志,恆之有益乎?

作者:由 嫻雅zp 發表于 書法日期:2022-12-05

隱士之家能幹嘛

古代好像是很有本事的人都喜歡做隱士,如諸葛亮,姜子牙等,現代還有隱士嗎?今天繼續看《小窗幽記》。

原文:雖無泉石膏肓,煙霞痼疾,要識山中宰相,天際真人。

譯文:雖然愛好自然山水並沒有達到如痴如狂的程度,但是要理解山中隱士和天涯海角是智者。

這裡說的山中宰相是南朝時,梁人陶弘景隱居句曲山,梁武帝禮聘不出,後來每有國家大事,梁武帝常前往諮詢,時人稱為‘山中宰相’,看到這個典故,我不禁在想,古代那麼些隱士,是怎麼做到不跟社會脫節,還能有前瞻性,能夠給人出謀劃策充當謀士,真的如人們形容諸葛亮那樣,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能掐會算,這可能跟以前發展變化慢,跟外面的世界脫軌,訊息不靈通,不知道除了眼前這一片國土,外面還有什麼?沒有什麼工業,就是農牧業,發展的也就是農牧商,再加上讀書人學的都是一些老人的著作和思想接觸不到新鮮的觀念,那時候讀書人能多走幾個城鎮都算是有見識的了。很多人一輩子都沒有離開過自己的出生地,交通不便也是制約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軍隊的發展也有限,冷兵器時代,戰術謀略就是重點,這樣的大環境,這些隱士們博學多才,應該還是可以為君主們出謀劃策。要是換在今天,你在山中訊息閉塞的呆上幾年,出來可能連回家的路都找不到了,無數沒有見過的新鮮玩意,弄得你無所適從,只會有劉姥姥進大觀園的感覺,自信心被擊得粉碎,就算你以前再厲害,也不敢輕易幫人出主意,趕緊要做的就是了解現在的發展,跟上時代的節奏。所以現在想要做謀士,可不敢去山中避世隱居。

作者也說,雖然很喜歡山水,但是還達不到如醉如痴的地步,不論是誰,要放棄紅塵中的一切去隱居避世都還是需要很大的勇氣,首先你要放棄的太多,等於是放棄了整個世界,你之前的努力全部歸零,這不是有正常生活秩序的人,能狠得下心來做的事,想要避世可能有不得已的苦衷,古代有些是不願意給現任的君主效力,有些是為了避禍,總之我覺得如果自己的日子過得如日中天,沒有誰會選擇避世,畢竟不論是誰都會希望實現自己的價值,自己的理想與抱負,不管什麼原因隱居深山,都是放棄了社會,那麼你以前在這社會中的種種也會隨之消亡,你的家,你的業,甚至你的家人,等你想再來看看時早已物是人非了。就算是出家人,也不一定都能做到六根清淨,完全脫離社會,隱居的人比出家人放棄的還要多,所以這隱居還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世外高人也不是那麼好當的。

那麼真的做到的人,就是很值得人敬佩了,就像那幾位著名的隱士,那樣的環境下還能靜下心來做學問,悠閒自在,那樣的胸懷讓人不得不服。我們呢還是有假期的時候去寄情于山水間,暫時脫離城市的喧囂和快節奏,放鬆一下自己,假期結束該幹嘛幹嘛。

隱士之志,恆之有益乎?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通知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