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收藏

徐州出土大量漢代漆器,遺憾的是均已腐朽,專家:並不影響研究

作者:由 老王歷史閒談 發表于 收藏日期:2022-04-12

漢朝的什麼漆器等物品

徐州是兩漢時期最重要的地方之一,留下了大量漢代時期的遺蹟,漆器就是其中的一種;從出土情況來看,漆器主要出土於楚王墓;遺憾的是,漆的保質時間不長,而且大量的漆器作為隨葬品埋在地下,受到地下水侵襲,出土的漆器幾乎所有都已經腐朽;然而面對這些殘器,專家卻沒有絲毫惋惜之意,反而興奮不已;因為專家認為,已腐朽的漆器並不影響研究!這是為什麼呢?專家又是如何研究的呢?下面我們來看看!

徐州出土大量漢代漆器,遺憾的是均已腐朽,專家:並不影響研究

1972年,南京博物院在徐州小龜山發掘出土一具漆木棺和一隻漆奩,“奩”指的是古代女子存放梳妝用品的鏡箱;1986年, 徐州博物館等對徐州北洞山西漢墓進行發掘,該墓擁有龐大的地下建築群,其中墓道頂部和四周均以棕褐漆,主體建築內有大量漆器遺存,其建築甬道和各室頂部及牆面、東西側室的地面,包括廁所均外漆、塗硃砂,附屬建築也有漆案、漆卮、漆耳杯等;該墓還出土漆冠男侍衛俑;上世紀九十年代以後,徐州發掘漆器數量更多,幾乎每一年都有各種型別的漆器出土;這讓專家們興奮不已;然而這些2000年前的漆器幾乎都已經腐朽,看不到其華麗的樣貌。

徐州出土大量漢代漆器,遺憾的是均已腐朽,專家:並不影響研究

記得1956年,北京定陵出土了大量絲綢,第一眼看上去跟嶄新的一樣,然而被工作人員貼在有機玻璃上之後,這些絲綢迅速腐朽,喪失了研究價值;這讓當時的考古專家們無比惋惜!如今徐州漆器出土的時候就已經腐朽,它們是不是也沒有研究價值了呢?

專家稱,這給考古研究帶來了很大的難度;但是對研究並沒有產生絕對影響,透過“情景再現”,漆器能“迴響”徐漢楚國昔日的經驗世界;這是什麼意思呢?

“情境”是微觀考古學的一個基本概念;與考察參照,它能再現文物的文化與社會關聯性特徵;為此,專家關注的是“造器”、“用器”,以及“觀器”中的“個體情境”;而非“個體”本身;具體來說,有三個方面:

徐州出土大量漢代漆器,遺憾的是均已腐朽,專家:並不影響研究

第一,空間再現。

空間是一個具有社會性的整體向量,可以通俗地解釋為“社會”,它由很多“細部”構成;即,社會是一個由細部構成的整體系統;西漢社會空間屬於漢朝封國領地之一,它是西漢社會的一個重要“細部”,在長達400多年的漢王朝中的18位劉氏諸侯均葬與此,這些諸侯陵墓空間,實際上是西漢社會空間的一個細部或縮影。

而楚王墓中出土的漆器,同樣是西漢徐州諸侯王生活的“細部”,它關聯著徐州諸侯王的思想、文化與制度,也關聯漢王朝的思想、文化與制度;這是因為漆器是漢朝帝王不可或缺的生活器皿,漆器的“物體系”關聯他們的生活情境、制度文化與思想特色。

徐州出土大量漢代漆器,遺憾的是均已腐朽,專家:並不影響研究

第二個方面,漆器基體。

漆器作為物質遺存,它是研究物質空間情境的基體;徐漢墓葬出土的漆器是諸侯王的文化、制度以及思想的關聯“實踐物”、一個能再現徐漢楚國曆史空間情境的“基體”;在“基體”論視野下,徐州漢墓出土的漆器無論腐朽與否,都能再現徐州諸侯王的生活“細部”情境;不僅如此,還能從中窺見漢代王朝的宏觀社會空間情境,及背後的文化制度與思想特色。

徐州出土大量漢代漆器,遺憾的是均已腐朽,專家:並不影響研究

第三個方面,文獻舉證。

“文獻舉證”是“情境考古學”研究的重要支撐,它有利於旁證文物的實際情景;雖然歷史古籍文獻對徐漆文化記載非常少;但是專家們透過海量史料研究,也發現一些有效舉證:根據《嘉靖壽州志》載乾隆《穎州府志》記載:“漆園城, 在縣河北三里, 即舊蒙城, 莊子為漆園吏在此。”《史記》中也有提到莊子漆園;另據《安徽通志》 (卷五十) 鳳陽府條曰:“位於定遠縣東六十里有‘漆園’”;而泗 (縣) 西南與定遠西北蒙“漆園”與彭城 (今徐州) 非常近;除此以外,《漢書·地理志》、《水經注》等史料都有相關記錄。

徐州出土大量漢代漆器,遺憾的是均已腐朽,專家:並不影響研究

綜上所述,在專家眼裡,已經腐朽變質的漢代漆器,並沒有完全喪失研究價值,其“情境再現”的研究,指向漆器製造者、使用者、欣賞者等等,以及他們背後的社會文化生活。

【參考資料:《徐州漢墓考》《史記》《穎州府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