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收藏

西洪大橋等寧波三大城建基礎設施今天正式建成通車

作者:由 百家寧波 發表于 收藏日期:2022-12-13

寧波鄞縣大道什麼時候完工

今天,在寧波市民的翹首以盼中,環城南路西延工程、西洪大橋及接線工程、鄞州大道-福慶路(東錢湖段)快速路一期工程主線高架三個重大城建基礎設施專案於上午正式建成通車,這標誌著寧波城市快速路網再次向外擴充套件,市民出行越來越方便快捷。

近年來,隨著我市城區不斷向外拓展,城市組團化發展趨勢明顯。為加快實現主城區與周邊組團的交通輻射,市住建部門積極謀劃,加強基礎設施保障,最佳化城市道路網路,紓解交通堵點、打通交通斷點,全力保障“雙快系統”及三江六岸跨江通道建設,完善城市交通網路。

記者獲悉,自專案開建以來,建設者們不斷探索技術創新,攻克技術難關、破解建設難題,用實際行動演繹出一曲用心苦幹、精心施工的精彩樂章。

西洪大橋等寧波三大城建基礎設施今天正式建成通車

環城南路西延工程。

 環城南路西延工程

  分期分段施工,城西“大動脈”全線貫通

環城南路西延工程是寧波市中心城區“四橫五縱九聯”快速路網總體佈局結構中的重要“一橫”,工程跨越古林鎮、集士港鎮和高橋鎮,起自機場路,西至甬金連線線,沿線北接廣元大道快速路,即連通機場路和甬金高速連線線-廣元路“兩縱”。

環城南路西延工程與同步通車的西洪大橋及接線工程,串聯形成了中心城區西片區的重要快速交通廊道,同時與北外環形成互聯互通,中心城快速交通環路進一步“擴環”。這條交通“大動脈”的貫通,對改善中心城區快速路網總體結構、促進城西片區內外聯動發展、支撐城市空間佈局發展具有顯著意義。

該工程全長約8。9公里,道路標準寬度50米,採用“主線快速路+地面輔道”的建設形式,工程全線設互通樞紐立交2座,包括續建機場路立交、新建秋實路立交。

記者獲悉,為了儘早緩解區域交通擁堵,工程按照“整體謀劃、分期分段”的思路開展建設。一期工程(機場路—薛家南路)已於2017年3月30日先行啟動建設,並於2019年9月30日建成通車;二期工程於2018年6月份陸續開工建設,按照“進場一段、施工一段、通車一段”的思路,於2021年2月9日實現薛家路至聯豐路段通車,7月23日透過秋實北路至藍天路的初步驗收,2022年6月13日秋實北路至環鎮北路段透過初步驗收。

隨著環城南路西延工程的建成通車,城西片區的發展格局將得到進一步拓展提升。“海曙西片區快速路15分鐘可達覆蓋範圍增加約150平方公里,告別了該區域無快速路的時代。”寧波市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發展中心工程一科負責人金增選表示。此外,現狀聯豐路、匯士路等一直是機場路以西片區交通擁堵的主要路段,隨著環城南路西延全線建成通車,將進一步改善高橋、古林、集士港等區域內部交通品質。

環城南路西延工程和西洪大橋及接線工程的建成通車,使姚江兩岸融合得到進一步發展,既緩解了青林灣大橋的交通壓力,又能夠帶動沿江兩岸區域的協調聯動發展。與此同時,同步完工的8。9公里的高架綠化,讓這條“大動脈”不僅起到了交通廊道的作用,還成為一條精品線路,進一步提升海曙城西品質。

專案建設以來,各參建單位以創新驅動、技術攻關,促進建設提速增效。環城南路西延工程沿線軟土分佈較廣、土層較厚,對工程施工工藝等帶來不小的挑戰。各參建單位強化技術攻關,創新採用多種新工藝新技術,有效克服可地質條件複雜、跨望童路大跨度節點施工、跨中塘河鋼箱梁架設等重難點,全力助推工程建設。

比如,參建單位自行研發設計了隱式蓋梁鋼結構臨時支撐體系施工工藝,有效解決了軟土地區蓋梁施工支撐易沉降的問題,該工藝在寧波市政工程建設領域得到全面推廣;參建單位創新設計了軟土地基旋挖樁施工平臺,作為創新性成果一舉摘得全國質量協會評選一等獎。

以該專案為依託,累計已獲得國家發明專利2項、實用新型專利8項,國家級和省級優秀質量管理小組9項,省級和市級BIM技術應用成果獲獎5次。

城市建設工作到哪裡,和諧共建就深入到哪裡。環城南路西延工程“星火城建”黨建聯建工作站以和諧共建為重點,以黨建促城建,以城建強黨建,開展了“稻中有行”“防汛防颱進村進社群”“戰疫在行動”“和諧共建·尊老敬老”“黨群聯心·濃情端午”“黨史學習教育進工地”等一系列和諧共建活動,為沿線市民百姓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拉近工程建設與周邊百姓的關係。

西洪大橋等寧波三大城建基礎設施今天正式建成通車

西洪大橋及接線工程全長4。5公里,連線海曙和江北。

 西洪大橋及接線工程

  寧波首座雙層通行的跨江大橋

盛夏剛至,碧波盪漾的姚江之上,西洪大橋如長虹臥波,橫跨大江兩岸。99米高的主塔屹立江面,雄姿煥發,成為寧波城西和姚江新城聯動發展的新地標。

西洪大橋及接線工程南起高橋鎮環鎮北路,北至北環快速路,全長4。5公里,連線了海曙區和江北區。過江通道是延展城市骨架、促進城市交通微迴圈的重要載體,一直以來,寧波城西缺少跨江大橋的建設。西洪大橋建成通車之前,青林灣大橋是寧波城西唯一的過江通道,每到上下班高峰期,交通異常擁堵,通行的不便也限制了姚江兩岸的協同發展。

西洪大橋的特殊地理位置在規劃建設之初就頗受廣大市民關注,大橋建成後,連通同步開通的環城南路西延,進一步擴大了寧波城市快速路網的架構,將有效分流緩解青林灣大橋的過江交通壓力,對帶動海曙城西發展、推動姚江新城建設、對接前灣新區開發意義非凡。

西洪大橋是寧波第一座上下雙層通行機動車的跨江大橋,上層是城市快速路,設雙向8車道;下層是城市主幹道,設雙向6車道、非機動車道和人行道。雙層通行機動車的設計形式,可將快速路過境交通與跨江交通需求予以區分,避免了交通疊加造成的擁堵情況。

從2019年5月28日全面開工至今,1100多個日日夜夜,無數個清晨與黃昏、烈日與暴雨,見證了專案建設一步一個腳印,助力城市蝶變躍升,進入立體交通新時代。

西洪大橋等寧波三大城建基礎設施今天正式建成通車

西洪大橋如長虹臥波,橫跨姚江兩岸。

西洪大橋主塔創新採用了“臥拼豎轉”工藝。建設過程中,受徵拆、土地移交等政策處理問題影響,前期主橋施工節點滯後。為彌補工期損失,參建各方積極探索,透過向國內著名專家、先進的專業施工團隊諮詢、考察、學習,謀求工藝創新、工序最佳化,最終確定採用安全風險更加可控、施工工效更高的主塔“先梁後塔、臥拼豎轉”工藝代替傳統“先塔後梁、豎向逐節段安裝”。

“該工藝方案一方面可以避免大量高空作業風險,減少交叉施工;另一方面也可以更好的控制主塔安裝線形、保證拼裝焊接質量;此外還能透過工序調整最佳化,有效縮短工期。”工程建設單位寧波通途投資開發有限公司工程建設部經理林寅鑫介紹。

“臥拼豎轉”,顧名思義,就是將大橋的門式主塔平躺在江面上進行焊接組裝,整體成型後進行豎向轉體就位。該工藝創下了寧波甚至浙江省橋樑建造史的多項第一:寧波第一座採用豎轉工藝的高塔斜拉橋,浙江省內單次豎轉塔高最高(99米)、單次轉體重量最重(1150噸)。

西洪大橋建設過程中,採用了橋樑構件預製裝配施工工藝,這是在寧波市政工程建設中首次大規模的使用。“海曙段通途路立交區上部結構全部採用預製裝配工藝進行施工,不僅體現了工廠集中化生產加工的優勢,更有利於施工質量的把控;而且可以減少對通行道路的交通中斷影響;還能避免大體積混凝土現場長時間作業,減少對周邊居民的影響。”林寅鑫表示。

西洪大橋等寧波三大城建基礎設施今天正式建成通車

鄞州大道-福慶路(東錢湖段)一期工程。。

 鄞州大道-福慶路(東錢湖段)一期工程

  我市市政領域首個“碳達峰碳中和”實踐案例

歷時700多個晝夜,從2020年6月30日正式開工建設到主線建成通車,鄞州大道-福慶路(東錢湖段)快速路一期工程“重新整理”了我市快速路建設的最快速度。

“作為我市‘四橫五縱九聯’城市快速路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條快速路是東部新城連線東錢湖以及鄞州中心區重要的通道。”寧波市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發展中心工程二科負責人夏偉傑表示,隨著專案的建成通車,並與正在搶抓建設的鄞州大道(機場路-鄞橫線)快速路形成串聯,將形成與寧波西樞紐直聯直達的快速通道,對促進區域協調聯動,支撐城市空間拓展和城市經濟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鄞州大道-福慶路(東錢湖段)快速路一期工程西起寒松路,沿鄞州大道、福慶路至環城南路,全長8。39公里,分為快速路主線和配套地面道路整治兩部分。需要廣大市民朋友注意的是,本次建成通車的部分為寒松路至誠信路的主線高架以及寒松路、湖下路、誠信路等5對匝道,個別匝道將在政策處理落實後,抓緊搶工跟進,力爭早日全線建成通車。

城鄉建設是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的一個重要領域,該工程生動踐行了“雙碳”新理念。工程透過引入國內先進施工工藝,在福慶路跨鄞縣大道節點中採用了“頂升+平移”技術,節點減少碳排放量約6460噸,成為我市市政領域首個“碳達峰碳中和”實踐案例。

“原鄞縣大道跨線橋於2012年完工,老橋的橋面標高、橋面縱坡線性均不能滿足快速路高架橋樑的技術規範和標準,且新建高架主線為整幅佈置,與原跨線橋分幅佈置也不相同。一般按照往常做法需拆除重建,對原工程建設投資帶來較大浪費。”該工程專案負責人史斌表示,經過多輪次、多形式的方案比選和設計設計深化,最後推出了“頂升+平移”方案,既能夠保留老橋又最大限度地降低對交通的影響。

西洪大橋等寧波三大城建基礎設施今天正式建成通車

隨著環城南路西延工程的建成通車,城西片區的發展格局進一步拓展提升。

據介紹,該技術的運用使舊橋原地改造更新重煥生機,在交通保通、材料節約、社會效益等方面具有良好的綜合效應。工程僅在老橋橋墩處架設支架,施工期間對地面交通完全無影響。“相比拆除新建方案節省1000餘萬元建設費用。老橋的再利用避免拆除近1萬噸的建築垃圾,不僅節能環保,而且主橋施工週期僅為6個月左右,具有良好的社會效益。”史斌介紹。

相比拆除新建方案,“頂升+平移”改造方案減少鋼材消耗量1642。1噸、混凝土1804。86方、固體廢棄物產生量4846方,換算碳排放量約6460噸,相當於多種植3521棵樹。專案的成功實踐對寧波後續基礎設施建設中實現現有結構再利用、減少碳排放,提供新的指導方向,對未來寧波建設行業快步走向“碳達峰碳中和”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除了新工藝新技術在“雙碳”上的實踐探索,鄞州大道-福慶路(東錢湖段)快速路一期工程同步實施了高架綠化美化工程,並在通車之前完成了全部16。5公里的花箱安裝作業,實現了高架行車“鮮花有伴”。

徐卓蔚王喆倩孫佳/文寧波市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發展中心寧波通途投資開發有限公司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