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

秦國本是春秋四大強國之一,為何在戰國初期淪落為一個老弱小國?

作者:由 歷史紫陌閣 發表于 歷史日期:2022-10-07

秦國是誰的封地

秦國原本在春秋時期屬於四大強國之一,在戰國時期也是七雄之一,但是在春秋末、戰國初時,秦國對比其他幾大強國,實際上已經算不上強國行列。這時秦國不僅國力衰弱,軍事方面也不行,疆域比起之前也縮小了很多,基本上已經淪為二流國家。所謂“弱國無外交”,此時秦國霸業已衰,為此遭到了中原諸侯的排擠,被當成戎狄一樣對待。

那麼問題來了,秦國作為春秋四大強國之一,為何會在春秋末、戰國初時淪為二流國家呢?

秦國本是春秋四大強國之一,為何在戰國初期淪落為一個老弱小國?

主要原因有兩點:一、國君能力有限,沒有太大作為;二、活人殉葬制度、導致人才斷流。

自秦穆公去世後,到秦獻公即位之前的這段時期中,在位的秦國君主能力平平,沒有什麼太大的作為,尤其是秦獻公即位之前的幾任秦君,當時秦國甚至還出現了大臣專權的情況,導致秦國日漸衰落。

也不是說這段時間秦國就沒有出過有能力的君主,比如秦景公,只不過他們在位時剛把國家治理得有點起色,但後世之君卻能力不行,秦國依然只能繼續衰落。如果在這段時間中,秦國能連出幾位像秦獻公、秦孝公、秦惠文王那樣有能力的君主,即便不能帶領秦國更加強大,也至於會衰落成二流國家。

除了秦國君主能力有限的原因外,秦國的衰落和一項制度也有很大的關係。

在秦武公去世後,秦國首開活人殉葬制度,給秦武公陪葬者就多達六十六人。之後活人殉葬之風在秦國盛行,秦穆公去世後,殉葬人數更是達到了驚人的一百七十七人,其中還包括了很多有能力的大臣和優秀的將領。

秦國本是春秋四大強國之一,為何在戰國初期淪落為一個老弱小國?

此舉不僅使秦國接下來出現了人才斷層的情況,還導致其他國家的人才也不敢投奔秦國。

各國士子入秦名利沒撈著也就罷了,搞不好還要為秦國君主殉葬,這給誰,誰能受得了啊!

“人家為你出謀劃策,讓你做大做強,你秦國卻想要人家為你殉葬,這還有沒有天理,有沒有王法了!什麼叫過分,這就叫過分。”

正是因為這種殘忍的活人殉葬制度,致使秦國人才斷流,以至於幾乎到了無人可用的地步,嚴重地阻礙了秦國的發展。而國君能力又有限,再加上鄰國晉國又很強大,秦國只能被侷限在關中之地,不斷衰落,甚至到了春秋末期,秦國的河西之地也被三晉侵吞,秦國進一步衰落,從原先的強國淪為二流國家。

直到秦獻公即位,在國內進行了一系列改革之後,秦國自此才再次逐漸強大起來。秦獻公的這次改革不僅廢止了在秦國實行幾百年之久的活人殉葬制度,還為秦孝公時期的商鞅變法奠定了基礎。

秦國本是春秋四大強國之一,為何在戰國初期淪落為一個老弱小國?

加上秦獻公在位時期,在對外軍事方面取得了多次勝利,重新提高了秦國在諸侯之間的地位。其中第一次收復河西之戰(也稱為石門之戰)中,秦國取得前所未有的大勝利,此戰斬首魏軍六萬餘人,連周天子都專門向秦獻公表達祝賀,並賜予秦穆公一樣的稱號(西方諸侯之伯)。

秦國才再次步入強國之列,位列戰國七雄之一。秦獻公去世後,其子秦孝公繼位,秦國在實行商鞅變法之後日漸增強,最終發展成為戰國後期實力最強的國家。

接下來我們先來回顧一下秦國的發展史,以便更好了解秦國為何會從強國之列衰落成二流國家。

秦國發展史,馬伕成諸侯

秦國開國君主秦非子未建國之前,原先只是周天子的“御用馬伕”,後來因養馬有功,才被周天子封了一塊不足五十里的土地,成為周朝的附屬國。此時秦國還不是諸侯,後來經過幾代君主的努力,秦國才成為諸侯,接著又經過幾代君主的努力,秦國稱霸西戎,穩定了大後方,這才位列春秋四大強國之一。

秦國本是春秋四大強國之一,為何在戰國初期淪落為一個老弱小國?

秦國祖先秦非子本是周王室的御用馬伕,而馬在當時屬於重要的戰略資源,無論是戰爭,還是農耕、祭祀等都需要大量的上好馬匹,對周王室來說很重要。只要有充足的馬匹供應,便可以加強宗主國的統治力量,不僅可以對周朝境內的各諸侯國起到軍事震懾,還可以解除遊牧民族對周國的軍事威脅。

而秦非子的看家本領就是養馬,只要他養過的馬就會變成優良健壯的良馬,而且秦非子還對馬匹的繁殖和疾病預防很有一套。秦非子成為周王室的御用馬伕後,在短短三年時間內,就使馬群大增,周孝王看到成果後很高興,便分封非子於秦邑,建立秦國,成為周王室的附屬國,讓他繼續為周王朝好

好養馬

不過這時的秦國只是周王朝的附屬國,封地不足五十里,不僅要繼續為周王室養馬,另外還要承擔起對抗西戎,戍守邊疆的職責。秦國自此便開始了長達百年的慘淡經營,直到秦人適應了西北邊陲之地的惡劣環境後,實力才開始與日俱增,在對抗西戎方面也有了很大進展,因此先後被周太子任命為大夫、西陲大夫。

秦國本是春秋四大強國之一,為何在戰國初期淪落為一個老弱小國?

直到第六任秦君秦襄公時,秦國才改變了“賣命效力”的處境,這時西周最後一任天子周幽王被犬戎殺害,秦襄公因出兵援救周王室,並護送新立的周平王東遷,秦國因功正式被周平王封為諸侯,擁有和晉國、齊國等諸侯一樣的身份和地位,並被賜予岐山以西的土地。

不過秦國只是爵位提升,但疆域土地並沒有太大的變化,周天子只是將無力控制的土地賜給了秦國,而這片土地上已經佈滿戎、狄部落,秦國只是名義上擁有了這塊土地,實際上還需要秦國透過自己的努力獲取,唯一的優點就是擁有了“合法”的擴張權。

秦襄公看著封賜給自己的土地卻在別人手中,越想越不得勁,便對佔著土地的戎狄發動了進攻,但出師未捷身先死,秦襄公在戰場上突然去世了。之後經過秦文公、秦憲公、秦武公等數代君主的努力,才將岐山以西的土地納入秦國,同時也開拓了不少疆土,秦國勢力一直推進至關中東端的渭水流域,並遷都於雍城。秦國也從原先的馬伕,成為中原以西的新興強國。

秦國本是春秋四大強國之一,為何在戰國初期淪落為一個老弱小國?

秦國稱霸西戎,奠定春秋四大強國基礎

秦穆公繼位後,決定向東發展,便乘機攻滅了晉國的屬國滑國,而晉國作為當時的中原霸主,為了維護霸業,就開始打擊秦國,不準秦國東出,在“崤之戰”和“彭衙之戰”中大敗秦國,秦晉兩國關係也從友好轉為世仇。此後秦國東進道路被晉國所阻,直到春秋時代結束,秦國始終沒能越過崤函東進一步。

《史記·秦本紀》記載:“秦用由余謀伐戎王,益國十二,開地千里,遂霸西戎。天子使召公過賀繆公以金鼓。”

於是秦穆公決定放棄東進,退出了爭霸行列,改而向西進軍,夯實國基。這時的秦穆公已經變得沉穩很多,採取先強後弱,以此征服的策略,最終消滅了西戎十二個國家,開闢了上千裡國土,穩定了秦國的大後方。秦穆公稱霸西戎後,國力得到增強,奠定了秦國作為春秋四大強國之一的基礎。

秦國本是春秋四大強國之一,為何在戰國初期淪落為一個老弱小國?

不過自秦穆公去世後,秦國便走開了下坡路,而秦國東進道路被晉國所阻,直到春秋時代結束,秦國始終沒能越過崤函東進一步。

秦國持續衰落,淪為老弱小國

秦穆公去世後,後世之君多為平庸之輩,加上秦穆公去世,有很多人才被殉葬,導致人才斷流,秦國便進入持續數百年的衰落階段。

秦康公及其子秦共公屢攻晉國後方,卻難得一勝,期間規模大比較的戰役有“令狐之戰”、“河曲之戰”和“輔氏之戰”,並且還被晉國奪取了數座城池,即便此時的晉國霸權幾欲崩潰。

秦國本是春秋四大強國之一,為何在戰國初期淪落為一個老弱小國?

秦桓公在位時又在秦地麻隧敗於以晉國為首的諸侯聯軍,麻隧之戰使秦國數世不振,無法再對晉國西部構成威脅。雖然秦景公在位時,與晉國作戰取得過勝利,但也無法挽回秦國逐漸衰落的局勢。加上晉悼公繼位後,再次引領晉國走向全盛,稱霸中原,逐漸衰落的秦國終歸還是無力再與晉國周旋。

之後的秦君也沒有什麼太大的作為。秦厲共公死後,秦國發生內亂,國政被舊貴族操縱,連秦君都被大臣逼迫自殺,為此秦國數易君主,日漸衰落。秦國的河西地區也是在這個時期被魏國攻佔,秦軍被迫退守北洛水以西,秦國再次遭到了沉重打擊。

到了春秋末、戰國初時,秦國已經從強國之列淪為偏安一隅的老弱小國。

這時秦國不僅霸業衰落,還失去了河西之地,安全受到嚴重威脅,如果魏國以河西地區作為攻秦的跳板,甚至都能滅了秦國。

秦國本是春秋四大強國之一,為何在戰國初期淪落為一個老弱小國?

結語:

好在魏國之後將擴張重心移至中原,這才給了秦國喘息時間。直到秦獻公即位,在秦國國內進行了一系列改革,以及對外戰爭取得了多次勝利,秦國這才改變了被動挨打的局面,重新有了起色。之後其子秦孝公繼位,便發生了歷史上著名的商鞅變法,秦國自此日漸增強,最終統一了天下。

文/歷史紫陌閣

回味更多歷史,下期更精彩。

歡迎大家的關注和點贊,謝謝大家的支援。

本文宣告原創,文中配圖來源網路,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