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

東漢以降,統一的冶鐵生產體系被打破

作者:由 來點兒歷史 發表于 歷史日期:2022-11-28

翁獨健主編的《中國民族關係史綱要》主要寫了什麼

前言

交通便利使得工匠雲集,運銷便利,工藝不斷進步,這類要素髮揮出更加重要的作用。東漢以降,統一的冶鐵生產體系被打破,相當的鐵器存量允許地方實力集團建立起相對獨立的物資生產供應系統。同時,價值創造的環節不再集中於資源開發,中央政府或個別集團難以透過壟斷冶鐵生產經營來滿足財政需要。這些發展趨勢都會對原有的治理形態提出挑戰。

一、兩漢至南北朝冶鐵業發展簡史

古代中國冶鐵業的誕生晚於西方,但很早就走上了與西方不同的技術路徑。

③西方冶鐵業長期以塊鍊鐵技術為主,即將品相較好的礦石加熱到熔融狀態,經反覆鍛打析出雜質,成為物理特性較好的鋼鐵產品。西周晚期,中國出現人工冶煉的鐵製品;春秋時期,冶鐵業逐漸發展壯大;戰國時期,生鐵冶鑄技術發展成熟,將礦石完全融化成鐵水,澆鑄為各種型制的生鐵產品。塊鍊鐵技術對礦石利用率低,燃料消耗大,經反覆鍛打才能製成工具,總體生產率很低。以塊鍊鐵技術為主的時代,只有一些重要的武器和工具才使用鐵。楊寬指出,英國中世紀一般廚房用具還是黃銅的;布羅代爾認為,中世紀歐洲鐵器在生產生活中其實並不重要。古代中國因為擁有高爐冶鑄大型青銅器的技術基礎,所以很早發明了生鐵冶鑄技術,從而避免塊鍊鐵製品雜質不均勻、生產率低等缺陷,大批次製造出各種鐵器。可見,生鐵冶鑄是中國古代冶鐵業的突出特點,對鐵器普及具有決定性意義。中國古代冶鐵業的發展經歷了漫長過程。先秦時期,中原地區鐵器應用逐漸普及,鋼鐵技術和產業初步形成,中原以外地區出現鐵器應用。

東漢以降,統一的冶鐵生產體系被打破

從戰國冶鐵工場的考古發現來看,當時工場在冶鐵上下游環節的分化程度不高,一些工場冶鐵冶銅並重。秦漢時期,鐵器應用和冶鐵業發展可分為四個階段:(1)秦代到西漢前期,主要特徵是冶鐵業在戰國晚期基礎上繼續發展,鐵器器型更加多樣,應用範圍更加廣泛;(2)西漢中晚期,中原地區的鐵器化完全實現,即生產工具全面鐵器化,兵器基本鐵器化,日用器具初步鐵器化;(3)東漢早期,這一階段是鐵器普及化之後的發展;(4)東漢中晚期,即結束冶鐵官營之後,包括兵器和日用器在內的器型和工藝都出現創新、豐富、自由的趨勢。生鐵的物理效能有很多缺陷,而退火、淬火等熱處理技術可以調整生鐵產品含碳量,提高效能,最終促進了脫碳制鋼技術的成熟。西漢時期使用退火技術生產可鍛鑄鐵,最重要的產品是黑心可鍛鑄鐵,其中含有石墨組織,可以提高鐵製品的機械效能。

《鹽鐵論》要求避免“堅柔不和”,可能與黑心可鍛鑄鐵的生產有關。歐洲在18世紀才出現了類似的可鍛鑄鐵材料。西漢還發明瞭炒鋼技術,到東漢時發展成熟,打通了生鐵、熟鐵和鋼之間的界限,對古代冶鐵業有劃時代的意義。炒鋼是把生鐵融化,加入鐵礦石反覆攪拌,降低含碳量,製成鋼或熟鐵。這種制鋼技術是在生鐵冶鑄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由此得到的大量低碳鐵製品使古代中國冶鐵業進入鍛造制鋼的階段。鍛造的原理是透過反覆鍛打擠出渣滓,使鋼鐵組織均勻細緻,提高效能。西漢中晚期到東漢的多處冶鐵遺址,如鄭州古滎鎮漢代冶鐵遺址、南陽瓦房莊漢代冶鐵遺址,發掘出很多西漢時期的冶鐵爐以及東漢時期的熔鐵爐、炒鋼爐、鍛鐵爐,反映出當時生產模式的轉型。東漢出現了著名的“百鍊鋼”,透過反覆摺疊鍛打生產高質量鐵器。鋼刃熟鐵兵器普及於東漢時期;農具的改善相對落後,鋼刃熟鐵農具在魏晉南北朝時期還不多見,可鍛鑄鐵製品較多。但總的來說,漢代發明的炒鋼技術在南北朝以後逐漸代替了鑄鐵退火技術,構成中古之後中國冶鐵技術的主幹。魏晉南北朝時期,冶鐵業進一步發展,出現了灌鋼法,不用融化熟鐵生鐵原料就可以使不同材料的含碳均勻化。魏晉以後,冶鐵業技術基本定型,進入平穩發展階段。

東漢以降,統一的冶鐵生產體系被打破

二、現代產業理論視角下的古代冶鐵業考察

中古時期的冶鐵業首先應注意其發展的過程性,然而以往的古代產業研究對過程性還沒有形成足夠重視,“選精法”“集萃法”的論述較為流行。考古材料已經顯示,先秦到兩漢的冶鐵業發展漫長而複雜。中國選擇生鐵冶鑄的技術路徑,並在秦漢時期進入成熟期。理論上,成熟期的產業會出現標準化、規模化的趨勢,以統一標準大批次地製造產品;標準化的流程和產品也會決定下一階段的發展方向。生鐵冶鑄尤其具有這樣的特點,因而允許集中化管理,使政府透過大型官僚機構統籌冶鐵生產具備了客觀條件。《鹽鐵論》中大夫所謂“吏明其教,工緻其事,則剛柔和,器用便”,從現代產業理論來看具有一定合理性。當產業進入衰退期,由於技術和產品的完全普及,集中生產的收益大幅下降,容易受到新生產模式的衝擊。冶鐵業從以生鐵冶鑄為主向以鍛造制鋼為主轉變,表現出相似的趨勢,應該也是放棄政府壟斷的客觀條件。

東漢以降,統一的冶鐵生產體系被打破

生鐵冶鑄成熟階段的標準化、規模化特點在考古材料中有較多體現:鑄鐵脫碳工藝有比較成熟的退火爐,各工場出土產品的規格和材質大體相同,反映了生產中的標準化;西漢中晚期和東漢早期的冶鐵高爐和相關裝置有大型化特徵;熔鍊鐵器使用的鼓風裝置一般比鍛造鐵器更大,需要人力也更多。在此基礎上,專業分工也有一定程度的發展:助熔劑和耐火材料的選擇反映了生產的專業性。礦石篩選和粉碎成為獨立工序;冶鐵工場中有集合冶煉、鑄造、鍛造的綜合性工場,有專門生產特定器物的工場,也有專門生產板材、鐵範的產業鏈上游工場,反映了初級分工程度。從工場佈局、築爐技術和鍊鐵工藝等方面考察,公元前2世紀前後中國的生鐵冶煉和加工工藝大致達到西方國家17世紀的水平。冶鐵業進入以鍛造制鋼為主的階段,標準化和規模化的特點不再突出,勞動過程逐漸分散化、個性化。秦漢的冶鐵工場大量使用“卒徒”等簡單勞動力。

東漢以降,統一的冶鐵生產體系被打破

《鹽鐵論》強調了官吏在標準化生產中的作用,但縱觀冶鐵業官營的時代,沒有以技能見長的具有個性的歷史形象出現。其後,技術的普及允許生產者探索豐富多樣的器型,價值創造逐漸轉移到鍛造加工等下游環節。具有創意和技能的勞動者可以相對自主地生產經營鐵器。唐長孺指出,從漢末三國時代開始,工匠群體在文獻中不斷出現,其地位逐漸突出。而嵇康、蒲元、叱幹阿利、綦毋懷文等工匠形象在文獻中有了比較豐滿的刻畫。處於成熟階段的冶鐵業也是一個資源開發型產業。資源開發型產業從自然界取得物質和能量,以自然資源為主要要素投入,主要產品是經簡單加工的資源型產品或能源。秦漢時期,透過熔鍊礦石得到生鐵產品屬於典型的資源開發型產業

東漢以降,統一的冶鐵生產體系被打破

根據《漢書·食貨志》的記載,漢代在產鐵的郡設大鐵官,不產鐵的郡設小鐵官,小鐵官僅加工大鐵官出產的原料鐵,或是回收廢鐵重鑄。從考古材料來看,秦漢時代的大型冶鐵工場使用的都是附近礦山開採的礦石,而一些小型聚落附近的鐵場則發現大量回收的殘鐵塊和輸入的坯料。這樣的生產體系高度依賴資源開發,價值創造於開採和冶鑄的上游環節。因此,鉅商可以透過佔有礦山聚斂財富,政府也可以收回資源開採的權利來支援財政。相反,即使放開冶鑄,不佔有自然資源的普通人也難以獲利。資源開發型產業的特點使漢代冶鐵產業的財政意義特別突出。另外,礦山開採需要裝置和勞動力的巨大投入,這也是鉅商和大型官僚組織形成的重要條件。

結語

當鐵礦已經得到大量開發,社會上的鐵器存量也比較多,冶鐵業對資源的依賴相對降低。後世著名的冶鐵集聚地區,如明清時代的佛山鐵廠和蕪湖“蘇鋼”產業,並不以靠近鐵礦產區為最突出發展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