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

蔡元培請愛因斯坦訪華,而愛因斯坦卻說:1000美元,一分都不能少

作者:由 洛子帥讀史 發表于 歷史日期:2023-02-07

愛因斯坦是哪國人什麼家

1922

年愛因斯坦拿到諾貝爾獎,蔡元培想用1000塊大洋邀請他訪華,沒想到愛因斯坦卻說:“1000美元,一分都不能少。”

1922

年的某一天,蔡元培一個人在辦公室裡一臉愁容,到底是什麼事,竟然難倒了這位八面玲瓏、無所不能的北大校長?

俗話說“一分錢難倒英雄漢”,原來,蔡元培正為錢發愁。

那年,愛因斯坦又拿了諾貝爾獎,準備到遠東講學,蔡元培想邀請他到北大走一趟,能上一、兩節課,或者觀察演講一下都行,因為對於在摸索一條救亡圖存道路的中國來說,太需要榜樣的引領。

蔡元培請愛因斯坦訪華,而愛因斯坦卻說:1000美元,一分都不能少

可是當他發出邀請函,表示願意花1000塊大洋的“出場費”真誠邀請愛因斯坦到一趟北大,可是得到的答覆卻是“1000美元,少一分就免談!”這下可愁壞了他。

如果是現在,1000美元開支對北大可能不算什麼,哪怕是1000萬美元也不算什麼大事。

但那個年代的北大,教員們100大洋工資都拖欠了兩個月,要是從學校擠出這筆開支,有可能北大學生的生活費沒了,日常的教學用品也沒了,學校離癱瘓也就不遠了。

難得愛因斯坦答應去日本之前先來中國,可是,如果沒有1000美元,這位巨人還會來中國嗎?

1922年愛因斯坦獲得諾貝爾獎,這位德國猶太人科學家的知名度一下傳遍了世界的每個角落,成為科學界人們仰望的豐碑。

蔡元培請愛因斯坦訪華,而愛因斯坦卻說:1000美元,一分都不能少

一時間各國都爭相邀請他講學,愛因斯坦的身價也一路飆升,可想而知,沒有這筆資金,這個計劃就會泡湯。

可這“1000美元”的鉅款怎麼解決?難道要放棄這個難得的機會?蔡元培顯然不甘心。

他盤點了一下自己半輩子的積蓄,大概有500美元,他下決心全部拿出來作為這次的費用,其他的再想辦法。

一天,北大畢業的一位學生請他聚聚,聚會中他無意提到這件事,在座的所有人七嘴八舌地提出各種五花八門的建議,最後這位校友說:“我來牽頭,捐款籌集這筆資金!”

很快,這個訊息傳遍了整個北大,捐款源源不斷,有來自老師的,有畢業了的學生,有在校生,也有社會上知名人士,很快就籌夠了資金。

中國人眾志成城的精神自古以來就有,一旦有什麼事情,八方會伸出援助之手。

蔡元培請愛因斯坦訪華,而愛因斯坦卻說:1000美元,一分都不能少

就像前幾天重慶北碚火災聚集的摩托車隊和徒步的志願者一樣,20年代的中國同樣是這樣,這應該就是中國崛起不可忽視的力量。

資金到位,蔡元培就聯絡了愛因斯坦,他欣然同意,還帶著他夫人一起,並預約了時間。

到了定約的時間,愛因斯坦夫婦如約而至,蔡元培在上海用最高招待規格接待科學家夫婦倆,帶他們吃盡上海的美食和遊遍上海的景點。

當時的上海也算是國際都市,可不知道為什麼,在日後公開出版的愛因斯坦日記中,把他看到的中國描寫得那麼不堪。

愛因斯坦在上海好吃好玩地玩了兩天,沒跟蔡元培打個招呼,就離開中國去了另一個國家。

突然的變故,讓蔡元培摸不著頭腦,忙問:“是不是有招待不周的地方?什麼時候再來中國?”

要知道,此次邀請中國行的目的是去北大,這到底是什麼操作?

蔡元培請愛因斯坦訪華,而愛因斯坦卻說:1000美元,一分都不能少

愛因斯坦回答:“我不會再來中國了,中國很令我失望!”

如此不負責任的回答,氣得蔡元培把他痛罵了一頓,可沒想到換來更氣憤的藉口:

“我在上海待了兩天,不見你們來請我,以為你們放棄了,就離開中國了!”

蔡元培聽到驚呆了,這是什麼理由?

沒有催促愛因斯坦去北大是出於禮貌,居然成了拒絕的藉口,讓一陣忙活成了一場空。

這是觀念的不同,還是人設的崩潰?2018年,公開出版的愛因斯坦的日記中,我們得到了答案。

原來,他眼裡的中國居然是那麼不堪,像是從未開化的原始人類一樣:蹲著吃飯,女人像男人一樣沒有風情,男人就像是機器一樣沒有生機,智商和文明程度低下。

這一切讓他覺得自己很高貴,落後的國度他不屑一顧。

蔡元培請愛因斯坦訪華,而愛因斯坦卻說:1000美元,一分都不能少

19

世紀20年代,落後的現實我們不能也無法否定,但人和人之間,相互尊重是為人的基本準則,帶著譏諷和民族的歧視看待一個人、一個民族,這顯然是一個人的修養問題。

還有愛因斯坦的另眼相待和言而無信無疑對他世界巨人的形象大打折扣。

一個世紀過去,中國在各個領域都在世界前列,如果愛因斯坦還有知,他會不會後悔當年失信於北大?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嗎?

作者:果兒

編輯:涼亦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