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

隋朝國祚雖短,卻不影響隋文帝楊堅成為彪炳千古的偉大君主

作者:由 繽紛歷史清清講 發表于 歷史日期:2021-07-24

戶部左侍郎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官

隋朝國祚雖短,卻不影響隋文帝楊堅成為彪炳千古的偉大君主

統一中國的隋朝,開創了新的組織制度——“三省六部制”,完善《開皇律》、建立科舉考試製度等,短時間內其實幹了很多事。

朋友們,大家好,

歡迎您來到我的專輯,繽紛歷史清清講。

公元581年,隋朝建立,公元588年,中國重新統一。

有這樣一段話說:

“中華民族之所以能長達數千年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中國之所以能成為四大文明古國中碩果僅存的國家,其根本在於有著凝合力極強的文化道統,在於這個文化道統派生出來的大一統的國家觀。

中國的大一統,是一種理念,一種顛撲不破的理念,一種為天災人禍所不能摧毀的理念,一種高於民族其他利益的理念。中國大一統的實際形式,在歷史程序中並非一而貫之。由於政治、經濟、民族等多種交會的因素,常常使統一的國家陷入分裂的狀態,陷入軍閥、政客割地為王、各自為政的狀態。然而,深植人心的統一觀念一直蟄伏著,猶如山火過後的野草,一旦春風化雨,便會破土而出,恢復盎然的生機,重新締造大一統的國家。”

這段話來自於歷史學家黎東方先生的著作《細說中國歷史》,是“詳細”的,不是“遊戲”的戲。對隋朝統一中國給予了非常高的評價。

隋朝在中國歷史上給人的感覺比較邊緣化,往往被人們忽視,其實正是隋朝給後來唐朝的繁盛奠定了極為堅實的基礎,當然它的偉大,首先就表現在讓中國重新統一起來,而實現這個統一的,就是隋文帝楊堅。

一般人對他印象很模糊,但他在歷史上的評價非常高,即使在中國曆代開國君主中,隋文帝也可以名列前茅。

隋朝國祚雖短,卻不影響隋文帝楊堅成為彪炳千古的偉大君主

他在歷史上的大功績不但表現在統一大業上,而且表現在統一後對天下的治理。

從個人修養上來說,他性格莊重嚴肅,不苟言笑,但他很有政治智慧和雄才大略。更難能可貴的是他非常勤儉,自己吃穿用度很簡單,而且從來不用金玉珍玩,也嚴令大臣和地方官員進獻這些寶物。

所以他在位期間,不管是大臣貴族,還是民間富豪,儉樸蔚然成風。

要知道,皇帝勤儉並不完全只是個人修養的問題,也是治理國家的理念。從上到下勤儉的作風,減少了政府的用度,這樣農民的負擔減輕,才能讓百姓安居樂業。

另外,他還非常親民,經常深入到民間搞調查研究,解決百姓的實際困難,以此緩解社會矛盾。

他這樣以民為本,與民休息,使隋朝在立國後和統一後,迅速受到了民眾的擁戴。

中國政治道統,歷來分兩大體系:一個是儒家的以德化天下,一個是法家的以刑格天下。隋文帝對待政治道統的態度,是相容幷蓄。他強調以儒家提倡的德來治國,但對法家的“法、術、勢”這一套也掌握得非常熟練,所以他注重法制建設就很自然了。

隋文帝時期,修訂完善並改革了法律制度,制定了著名的成文法典——《開皇律》,在篇章體例和基本內容諸方面總結和發展了以往各朝代的立法經驗,使法律減輕了殘酷性和野蠻性,在中國法制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政治方面,隋文帝楊堅創立了“三省六部制”的中央組織結構,同時也簡化了地方官制。

咱們簡單介紹一下“三省六部制”。

三省是指中書省、門下省和尚書省這三個直屬皇帝的部門。中書省是起草和釋出政令的部門,門下省是稽核政令的部門,尚書省是執行政令的部門。

舉個例子,比如皇帝想幹一件事,會讓中書省起草個提案,然後交給門下省稽核;門下省要覺得不行,直接就駁回,如果覺得可以,那就批了,之後交給尚書省具體操作。

尚書省會把具體化的提案,交給下面的部門去執行,尚書省按分工設定了 “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吏部管官員考核升遷等人事組織工作;戶部管土地、賦稅、戶籍等財經工作;禮部管學校科舉、外交等教育禮儀工作;兵部管軍事國防、刑部管刑罰訴訟、工部管工程建設和水利等工作。

隋朝國祚雖短,卻不影響隋文帝楊堅成為彪炳千古的偉大君主

中書省的主官叫“同平章事”,門下省的主官叫“侍中”,尚書省的主官叫“尚書令”,有的歷史時期尚書省有兩位主官,就分別叫“左僕射、右僕射”,這些主官,他們都是“宰相”。

有朋友可能想知道“丞相”和“宰相”的區別,咱順便說一下。

丞相是官名,宰相不是正式官名,可以理解為是官職的級別,上面說的三省的主官,有各自正式的官名,但都是宰相級別。

丞相是百官之首,“丞”字的本意是輔佐、副手的意思,丞相原指輔佐皇帝的人,或者是皇帝的副手。因為古代社會是“家天下”,就是說國家是皇帝他們家的,官員是他們家的僱員,最大的官就是丞相。

尚書省下面六部的主官叫“尚書”,副手叫“侍郎”。

“省”這個字的本意是中央政府下面的部門,日本現在還這麼叫。但現在是一個行政區劃的名字,像河北省、河南省什麼的,這是從元朝開始的。

元朝時候經常下派到地方一個班子,代表中央行使行政權,當時朝廷裡中書省是核心權力部門,這個班子就相當於派駐到地方的中書省,所以叫“行中書省”,簡稱“行省”,久而久之這個班子一直呆在地方了,後來就把地方上的這塊行政區劃叫做“省”了。

以上咱們簡單說了說什麼是“三省六部制”,隋朝確立的這套組織結構影響很大,中國後來的政治組織結構幾乎都是從這個演變而來的。

隋朝另一個貢獻就是科舉考試。

隋朝國祚雖短,卻不影響隋文帝楊堅成為彪炳千古的偉大君主

現在經常說“階級固化”,其實古代階級固化現象更嚴重。早期只有貴族才能當官,漢代用舉孝廉的方式選拔官員,結果官僚們互相推舉對方的子弟。魏晉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導致只有世家大族的子弟才能當官。這些方式都讓底層的百姓沒有機會改變自己的階層。

而隋朝開創了科舉考試製度,底層百姓可以透過科舉考試這個有效途徑改變階級,西方直到中世紀之後才有這種途徑,所以別看後來明、清科舉制度那麼僵化落後,但在當時,可是最先進的制度,具有劃時代意義,很偉大。

隋文帝當政期間改革了土地制度,推行“均田令”,還設定“官倉、義倉”兩種糧倉,保障糧食安全和應對災荒。

可以說隋文帝楊堅是個彪炳千古的明君,而且他採取軍事防禦和政治招撫並舉的政策,有效處理了民族矛盾,被北方少數民族尊稱為“聖人可汗”。

可就這麼個偉大的皇帝,在繼承人問題上卻犯了致命的錯誤,讓隋朝跟秦朝一樣“二世而亡”,成了一個只存續了38年的短命王朝。

歷史很精彩,無奈

讓我輕輕地為您講述繽紛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