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

【薦讀】元代吳師道的詩玉雪竅玲瓏紛披綠映紅寫的是什麼詠荷詩話朱

作者:由 名家與名作 發表于 歷史日期:2021-05-25

元代吳師道的詩玉雪竅玲瓏紛披綠映紅寫的是什麼

詠荷詩話

朱廣志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荷花之美,牽動古今無數無數詩人的情懷。他們讚美荷花天生麗質、高雅素潔、風姿綽約,為我們留下不少膾炙人口的詩篇。

朱廣志:詠荷詩話

最早寫荷花的詩出自《詩經》。《鄭風·山有扶蘇》:“山有扶蘇,溼有荷華。”描繪了一個別開生面的情人約會畫面。《陳風·澤陂》:“彼澤之陂,有蒲與荷”;“彼澤之陂,有蒲菡萏。”(菡萏、芙蓉、芙蕖,都是荷花的別名。)這是一首情歌,一個女子,在水澤邊邂逅一位身材高大,容貌英俊的男子,心中產生愛慕之情,於是,唱出了這首深含幽怨的情歌。

朱廣志:詠荷詩話

周敦頤在《愛蓮說》中,贊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乃“花之君子也”。出汙泥而不染的蓮花,作為高潔拔俗精神的象徵,久為詩人詠贊不掇。曹植在《芙蓉賦》中把荷花推為群芳之首:“覽百卉之英茂,無斯花之獨靈。”李白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讚美荷花的質樸俏麗。王安石對荷花喜愛到了極點,寫有《荷花》詩:“亭亭風露擁川坻,天放妖嬈豈自知?一舸超然他日事,故應將爾當西施。”把荷花比做人間最美的女子西施。

朱廣志:詠荷詩話

大詩人屈原在《離騷》中吟唱:“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以荷花的高潔,喻自己的品格。唐代大詩人李白詠荷想象豐富,意境優美,他在《折荷有贈》中詠道:“涉江玩秋水,愛此紅蕖鮮。攀荷弄其珠,盪漾不成圓。佳人彩雲裡,欲贈隔遠天。相思無因見,悵望涼風前”。晩唐詩人鄭谷的《蓮葉》詩云:“移舟水濺差差綠,倚檻風揺柄柄香。多謝浣紗人未折,雨中留得蓋鴛鴦。”此詩意境優美,句句如畫,由舟行荷塘圖、風搖荷葉圖、荷塘浣紗圖、鴛鴦戲蓮圖組成,給人以不盡的美的享受。

朱廣志:詠荷詩話

淡雅的白蓮最能體現出汙泥而不染的高潔品質。唐代詩人陸龜蒙有《白蓮》詩一首:“素花多蒙別豔欺,此花端合在瑤池。無情有恨何人覺?月曉風清欲墮時。”雪白的蓮花本應生長在崑崙山頂的瑤池裡,可是她卻生長在人間,受到那些豔麗的花的欺凌。但她行將敗落,也還要選擇那月曉風清的夜晚。此詩透過讚美蓮花的品格,表達了詩人高潔的情懷。在詩人營造的白蓮意象中,我們隱隱感到有詩人的人格之光在閃耀。

朱廣志:詠荷詩話

唐代大詩人王昌齡的《採蓮曲》卻另是一番風味:“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他描寫了一幅生動優美的採蓮圖,在那一片綠荷紅蓮叢中,採蓮女翠綠的羅裙與碧綠的荷葉彷彿是一色裁成,採蓮女嬌美的面容與盛開的鮮豔的荷花相對爭豔、相映生輝。羅裙與荷葉,嬌容與荷花融為一體,若隱若現,若有若無,活潑美麗的採蓮女宛然一出水新荷。要不是聽到優美的蓮歌悠然飄來,很難看出畫面的中心是處在田田荷葉、豔豔荷花之中的採蓮女。她們在採蓮,也在採摘生活的幸福。在這裡,荷美人俏,人與自然和諧融洽,勞動生活幸福美滿。全詩寫得有聲有色、含蓄蘊藉、別緻清新,收到餘音嫋嫋的藝術效果,給人留下悠然不盡的情味。

朱廣志:詠荷詩話

宋代詩人吳惟信的《西湖雨吟》:“溼了荷花雨便休,晚風歸柳淡於秋。一生不作機心事,合轉船頭向白鷗”。古人傳說白鷗這種水鳥只與心地善良的人作伴,不肯親近心機狡詐的人,故詩人說“合轉船頭向白鷗”。詩人泛舟湖上,沉浸在溼荷與垂柳之中,回想自己一生,清清淡淡,沒有做對不起人的事情,不用急急上岸,可以調轉船頭,去和無憂無慮、自由自在的白鷗一起,去享受悠閒生活。這首詩也告訴人們,平生只要沒有作“機心事”,就可以“合轉船頭向白鷗”,富有哲理。

朱廣志:詠荷詩話

荷花色彩豐富,尤以紅白兩色最為動人。唐人李商隱《贈荷花》詠的是濃妝豔麗的紅蓮:“世間花葉不相倫,共入金盤葉作塵。惟有綠荷紅菡萏,卷舒開合任天真。”白居易《六年秋重題白蓮》寫的是純潔的白蓮:“素房含露玉冠鮮,紺葉搖風鈿扇圓。”而宋人楊萬里的《蓮花》詩,則交錯描寫紅白荷花:“紅白蓮花開共塘,兩般顏色一船香。恰如漢殿三千女,半是濃妝半淡妝。”

朱廣志:詠荷詩話

詠荷詩中,有描繪荷花姿容有由近到遠,元代完顏疇《池蓮》詩寫道:“輕輕姿質淡娟娟,點綴圓池亦可憐。數點飛來荷葉雨,暮香分得小江天。”而宋人范成大《立秋後二日泛舟越來溪》則由遠及近:“西風初入小溪帆,旋織波紋縐淺藍。行到鬧紅無水面,紅蓮沉醉白蓮酣”。

朱廣志:詠荷詩話

詩人們不僅喜愛荷花,更有遺情於荷葉的。唐代劉摯《湖上口號》寫到:“綠荷深不見湖光,萬柄清風動晚涼。莫恨細葩猶未爛,葉香原是勝花香。”詩人認為荷葉的清香要勝過荷花。唐代李群玉《蓮葉》也寫得很動人:“根是泥中玉,心承露下珠。在君塘下種,埋沒在春蒲。”晉代張華《荷》詩則狀寫茂密繁葉:“荷生綠泉中,碧葉齊如規。問風蕩流霧,珠水逐條垂。”

朱廣志:詠荷詩話

在詠荷詩中,影響後代深遠的當數宋代著名詩人楊萬里,他多首詠荷詩都寫的十分清新活潑。“六月西湖錦繡鄉,千層翠蓋萬紅妝。都將月露清涼氣,並作侵晨一噴香。”“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他還有一首名詩《小池》:“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這首優美自然的小詩,古人常常用以入畫。鮮嫩碧綠而捲成尖角狀的幼葉,挺然直立,是在那透過樹陰萬分柔和的陽光照射之下,受到涓潔泉水的浸潤成長起來的。可是她剛剛露出水面,就被目光敏銳的人發現了。

朱廣志:詠荷詩話

元人吳師道的《題蓮藕花葉圖》卻就與眾不同了,僅20個字,交錯寫蓮、藕、花、葉,極見功夫:“玉雪竊玲瓏,紛披綠映紅;生生無限意,只在苦心中。”形象鮮明,寓意雋永,至今我們彷彿還能聽得見詩人多少年了的那聲嘆息……這真是千古一嘆喲,時至今日仍餘音不絕!

這些詠荷詩,今天讀來,不僅能陶冶

我們的

情操,

淨化我們的心靈,

還能提升我們的品德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