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成語

日韓企業紛紛“撤離”,為何突然就經營不下去了?2個原因很現實

作者:由 大話企業 發表于 成語日期:2022-04-05

變化率怎麼計算

文:華夏

過去40年,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為外國企業進入中國市場提供了機會。中國優惠的土地稅政策和充足廉價的勞動力無疑是降低成本的好辦法。加上其他一些政策,許多外國企業在中國建立了大量工廠。而當中國製造業進入市場時,由於市場份額基本飽和,國內企業發展製造業相對困難。

日韓企業紛紛“撤離”,為何突然就經營不下去了?2個原因很現實

幸運的是,中國企業利用市場空缺機制,從中低端市場中尋找出路,藉此機會得以保證我國製造業的正常發展。然而,與日本、韓國等老牌工業大國相比,中國製造業的發展速度仍然緩慢,市場份額仍以中低端市場為主。而現在讓人非常困惑的是,作為大型工業製造商的日本和韓國企業紛紛離開中國。

日韓工廠為什麼開始逃離?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在國內企業的不斷努力下,技術實力有了很大提高,現在國內品牌與國外品牌在很多領域的實力差距已經很小,甚至很多國內品牌已經實現了對國外品牌的反超越,價效比也更高。這個時候中國消費者沒有理由選擇外國產品。

日韓企業紛紛“撤離”,為何突然就經營不下去了?2個原因很現實

另一方面,隨著國內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和工廠運營成本的不斷提高,此時國內企業具有國家扶持的優勢,生存壓力相對較小。然而,由於失去了國家的支援,外國企業的生存環境不像以前那麼樂觀,市場份額不斷受到擠壓,越來越多的外國企業難以堅持下去。

在去年6月,日本公司東芝關閉了在大連有30年曆史的工廠;9月,成立26年的寧波三星重工曝正在悄然離去;10月,在中國運營了24年的松下蘇州工廠正式啟動了解散程式。

日韓企業紛紛“撤離”,為何突然就經營不下去了?2個原因很現實

長期以來,日本東芝一直被視為日本製造業的模範企業。如今,東芝在中國的發展非常坎坷。根據有關部門的相關資料和統計結果,去年東芝正式宣佈關閉中國33家工廠和研發機構,並正式退出中國市場。隨著東芝的退出,中國至少有10萬名工人將面臨失業危機。

與此同時,東芝還宣佈了未來研發機構和工廠的搬遷趨勢:將高階和精密裝置的生產車間遷回日本,而低端電氣元件的生產將會佈局在東南亞地區。儘管日韓企業試圖將生產線遷移到東南亞和其他地方,透過在東南亞國家相對較低的勞動力成本實現在其他角落超越和生存與發展的目標。但在現階段,日韓企業難以取得實質性成果。

日韓企業紛紛“撤離”,為何突然就經營不下去了?2個原因很現實

要知道,中國之所以能被稱為世界工廠,不僅是因為其自身的人口紅利,也是因為文化的高度普及。此外,中國擁有更豐富的資源儲備和生產能力,當工廠搬遷到東南亞等地時,原材料的運輸成本將繼續上升。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將是日韓企業面臨的一大難題。

為什麼日韓企業的產品之前在中國如此受歡迎?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幾乎每個中國家庭都能看到日韓企業的產品,從鍋碗瓢盆、隨身聽、手機到冰箱、電視和空調。幾乎一提到日韓的進口商品,人們就會想起一個詞——“高階”。我們不得不承認,國內的技術實力與當時的日韓有很大差距。以電視為例。當時,國內電視基本上是以山寨和套殼為主。一直在學習日韓技術但是卻又不得要領。最終,不僅技術實力無法相比,而且質量也無法保證。

日韓企業紛紛“撤離”,為何突然就經營不下去了?2個原因很現實

也正是由於國內山寨製造商的猖獗,導致許多消費者形成了“國產品牌=山寨”的觀念,因此許多人對國產產品失去了信任。這也使得許多人寧願在日本和韓國產品上花更多的錢,也不願購買價效比更高的國產產品,這也導致國產品牌總是被日韓壓制,並在市場邊緣“苦苦掙扎”。

國內企業又是如何崛起?

第一步是“清理市場”,於是高層開始整頓國內山寨產業,嚴厲打擊粗製濫造、商標侵權等混亂現象。在國家的嚴厲制裁下,中國市場的風氣開始逐漸改善。許多高質量的國產品牌開始受到消費者的廣泛關注,並開始有了喘息的空間。

日韓企業紛紛“撤離”,為何突然就經營不下去了?2個原因很現實

第二步是對國產品牌給予政策支援,這也是國產品牌能夠笑到最後的原因。早年,高層對外國品牌給予了大力支援。當時,國內經濟形勢並不樂觀。高層希望透過引進這些外國企業來幫助我國發展經濟。然而,隨著國內經濟的不斷髮展,高層開始意識到幫助國內品牌崛起的重要性。一方面,開始支援國內品牌,另一方面,也開始逐步取消對外國企業的一些優惠政策。

結語

總的來說,日韓企業的離去和國產品牌的崛起,不僅是國產品牌努力的結果,同時也與國家在背後撐腰分不開關係。任何時候國家都會選擇站在民族企業的身後,對它們進行支援和幫助。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大話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