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成語

鄭成功大義滅親的故事

作者:由 小杜du說歷史 發表于 成語日期:2022-06-01

水滴石穿與誰有關

公元1644年,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起義軍攻下了明朝都城北京。崇禎皇帝在景山上吊自殺,統治中國277年的明王朝在農民起義的暴風驟雨中滅亡了。鎮守山海關的明總兵吳三桂投降了滿清,引導清兵打進山海關,佔領北京,又乘勝南下,佔領了大半個中國。清兵所到之地,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因而遭到關內人民的堅決反抗。當時在南京的明朝官吏擁立福王朱由崧做了皇帝,建立南明王朝,封鄭芝龍為安伯”,調他領軍保衛南京。21歲的鄭成功隨軍到了南京。

鄭成功大義滅親的故事

在南京,鄭成功目睹朝廷上下醉生夢死,苟安偷生,清軍已兵臨城下,卻仍在爭權奪利的劣跡,心中十分痛恨;不久揚州城破,傳來史可法壯烈殉國、清軍在揚州屠城十日的訊息,鄭成功對滿清貴族更加仇恨,誓死抗清、恢復大明的決心更加堅定。這年夏天,清軍渡過錢塘江,佔領了浙江,矛頭指向福建。鄭成功在漳州、泉州等地招募兵士、積極備戰。沒想到他的掌握重兵的父親鄭芝龍不但消極抗戰,而且還和投降了清軍的洪承疇暗地勾結,準備公開投敵,藉以保全自己的地位和家產。他撤掉閩北要塞仙霞關的守軍,讓清軍輕易地佔領福建北大門,打下汀州,致南明隆武帝和曾皇后為清兵殺害。鄭成功為此感到十分痛心。

鄭芝龍回到安平鎮後,暗地和滿清大臣博洛聯絡,積極進行投降的準備。在“父為子綱”“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的封建社會,兒子應當絕對服從父親。可是鄭成功知道父親要向外敵投降後,不怕遭受“大逆不道”的指責,多次苦苦相勸,希望父親回心轉意,切莫做國人唾罵的事。

苦言相勸無效,最後鄭成功長跪在父親面前,涕淚交加地直言相諫:“閩粵一帶地勢險峻,易守難攻,只要將領一心,全軍用命,共同抗戰,抗清復明大有可為。”又說:“虎離高山則失去威風;魚離江海便無法生存。咱鄭家產業遍佈閩粵,足以供應大軍所需,依託這大片險要之地,如虎嘯山林,似魚在深淵,不怕與清兵周旋。望父親三思,切莫做子孫後代國民所唾罵之事!”

鄭成功大義滅親的故事

鄭芝龍一心保住自己的地位和財產,決意降清,哪裡還聽得進兒子的忠告!他終於吞下了博洛許給他“閩廣總督”的誘降釣餌,向滿清王朝交了投降書。

鄭成功悲憤填膺,他懷著滿腔怒火到家鄉的孔廟前哭告;“從前我乃一介儒生,而今成了亡國的臣子。皇上遭害,父親投敵,我不能再著儒服青衣(青衣:明朝儒生穿的衣服)。我當盡忠不盡孝,決心效命沙場,抗清到底!”之後,他焚燒青衣,廣招賢士義勇,舉起了抗清復明的大旗。

鄭芝龍聞聽兒子舉起抗清復明的義旗,唯恐遭到清廷責怪,慌忙捎信給兒子,叫他一起投降,作清朝的臣子。鄭成功回信憤怒地說:“自古以來,只聽說父親應教子盡忠;從未聽說有教子投敵的。大明朝對我鄭家閣門封侯拜將,恩德如山,唯有粉身碎骨方能報答,豈能背主求生,賣國求榮!還望父親自愛自重、切切不可做於國於家於民所痛恨的事情!”

鄭芝龍只好自己向博洛投降,他還送給博洛許多金銀財寶,又折箭“起誓”,永做清朝的“順臣”。博洛率軍從安平北撤時縱兵大肆淫掠,鄭成功的母親田川氏也被清兵侮辱,滿腔憤恨地懸樑自盡了。慘遭洗劫的安平鎮,煙霧沖天,血流遍地,家家遭劫難,戶戶聞哭聲。

鄭成功大義滅親的故事

鄭成功驚聞噩耗,淚飛如雨,悲痛欲絕,他下令全軍將上戴孝,殺回安平。母親慘死,家鄉被洗劫,國恨家仇集於一身。鄭成功懷著萬分悲痛的心情安葬了母親。下葬那天,鄭成功在母親的墓前莊嚴祭告,痛哭失聲:“兒決不辜負母親教海清復明,做頂天立的好男兒!“全軍將士聲淚俱下,振普高呼:“抗清復明,血戰到底!”葬禮變成了誓師,激越的口號,聲震海空!

鄭成功回軍海上,在廈門烈嶼島舉行了抗清復明的“定盟”大典,自封為“招討大將軍”掛起“殺父報國”、“三軍司令”的大旗,決心聯合天下義軍,共同伸張大義,抗清復明。這年,鄭成功才23歲。他以廈門、金門、鼓浪嶼和閩粵交界的南澳島為基地,擴軍演武,不斷打敗清軍的進攻。

鄭成功大義滅親的故事

鄭渡見到鄭成功,說:“只要大哥願降,朝廷不但封你為‘海澄公’,還把泉州、漳州、福寧、興化四府地方封給你。”鄭渡還痛哭流涕,泣不成聲地說:“只要大哥肯降,全家人性命可以獲救;否則全家人性命難保!”

當晚,鄭成功召集眾將商議,他說:“成功抗清復明,決不變心。我等與清兵血海深仇,不共戴天,8年來,我們甘苦與共、志同道合,豈能再改變主張?我不降清,家父會遭到殺戮,這是他作繭自縛、自作自受。我心中只有國恨家仇,大義滅親!不要說投降,就是與清軍講和也休要提起!”將領們被鄭成功的肺腑之言感動得熱淚盈眶。

兩天後,鄭成功在安平鎮報恩寺招見清廷特使。寺外,鄭軍處處設防,壁壘森嚴,刀槍林立,旌旗蔽日;鄭軍習武佈陣,殺聲震天;寺內,鄭成功身披銀色鎧甲,腰掛青鋒寶劍,橫眉怒目,哪有半點降意!兩個特使見狀,膽戰心驚,不寒而慄。

鄭成功大義滅親的故事

鄭成功厲聲說:“你等開啟清朝皇帝書信,且看他說些什麼!”特使說:“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你未剪髮扎辮,不便宣詔,且先剪去頭髮再說!”

鄭成功大怒,斥責道:“成功生為大明臣子,死為大明厲鬼,要想叫我投降,真乃痴 心妄想!”他又訓斥弟弟說:“你不能貪生怕死,還要知道人間大義!”說得鄭渡滿面羞愧。

鄭成功給父親寫下最後一封信,揭露清廷的誘降伎倆,譴責父親賣國投敵,害人害己害全家,聲稱自己抗清復明名聞四海,父子親情已絕。表示自己身為大明臣子,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決不苟且偷安,決不做見不得天下人、被天下人恥笑的投降醜事。

清政府見誘降鄭成功的企圖徹底破產,便給鄭芝龍加上一個“通海”的罪名,把他和隨同他投降入京的家屬11人全部殺掉了。

鄭成功作為一介儒生,堅持抗清復明,大義絕親情的愛國義舉,贏得了全軍將士的讚頌。福建、廣東沿海一帶的人民群眾、不願降清的明朝文武官員和士兵和臺灣的不願受荷蘭殖民者壓榨的窮苦百姓,都紛紛投身到鄭成功的麾下,一時軍威大震,成為東南人民抗清復明的一面旗幟。

鄭成功大義滅親的故事

為了有一個鞏固的根據地作為反清復明的依託,鄭成功於1661年春,橫渡臺灣海峽,在臺灣人民的大力支援下,經過九個月的浴血奮戰將侵佔臺灣達38年之久的荷蘭殖民者趕出臺灣。之後,鄭成功立即採取許多有效措施,治理和開發臺灣,使臺灣的社會面貌很快發生了巨大變化。

鄭成功以他抗清復明、收復臺灣的豐功偉績,成為我國曆史上一位傑出的民族英雄和愛國主義戰士,他那愛國愛民、不屈不撓的鬥爭精神永遠為後輩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