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成語

深度剖析:教你如何正確地改掉一個壞習慣

作者:由 與人新話 發表于 成語日期:2022-07-31

如何改掉自己為是的毛病

深度剖析:教你如何正確地改掉一個壞習慣

對於有些人來說,想改掉一個壞習慣,通常是由於他們受到了某個影片、某篇文章、某段建議或者聽到、看到其他人在改掉一個壞習慣後,心裡上感到受益匪淺,對比自己就發出要“以後不能再……”、“一定要改變自己……”等等這些充滿鬥志的話語。起初,大部分人還能夠信心滿滿,但過了一段時間,這些自我安慰的心靈雞湯早就被拋之腦後了。

那麼,我們該如何正確地改掉一個壞習慣呢?僅僅是買了一些書就能改掉你一直玩手機的壞習慣,還是買了許多運動裝備就能改掉你一直不運動懶惰的壞習慣。如果是這麼簡單,那為什麼還是會有那麼多人失敗,所以,要想改掉一個壞習慣,我們需要記住下面的一個原則:

不要把注意力放到自己如何停止這個壞習慣上,要想改掉一個壞習慣,重心應該放到怎樣培養一個好習慣上

你要知道,一個習慣是不可能被完全消除的,就像一個會騎單車的人,就算好幾年不騎,也會短時間內撿起這個本領,因為我們的大腦會儲存習慣,直到你的生命結束。

雖然習慣不能被消除,但是卻可以被替代。

就好比你無聊的時候玩手機、刷微信、刷抖音卻可以被無聊的時候看書、運動所代替,那麼我們該如何培養一個好的習慣去代替壞習慣呢,首先我們應該瞭解習慣本身的含義。

習慣是如何產生的

一個習慣的產生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提示”

,“提示”分為很多種,它可以是你生活環境中的某種事物,比如物體、聲音,也可以是某個日子、某個地方、某種情緒,不論是哪一種,都是為了達到同一個目的:告訴大腦應該讓習慣開始發生了。

第二階段“慣性行為”

,也就是所謂的習慣本身,你所表現出來的行為,例如你有抽菸的壞習慣,就會有取煙、點菸、抽菸的行為,這個過程就稱之為“慣性行為”。

第三階段“獎勵”

,它的形式和型別有很多種,以抽菸為例,可能是在尼古丁的作用下多巴胺含量的急劇上升帶來的快樂和幸福感,對於喜歡扎堆吸菸的人來說,也可能是來自社交的愉悅感覺,這些都因人而異。

這三個階段串聯起來就是Charles Duhigg提出的

“習慣迴路”,

當我們的“獎勵”足夠誘惑,大腦就會說:這個習慣的“提示”出現的話,按照“慣性行為”來做,就會獲得令人愉快的“獎勵”!這樣的資訊會保留在大腦裡,為下一次的選擇留下暗示,當這個“提示”再次出現,你的大腦便會潛意識認為按照這樣行為選擇就會和上次一樣獲得令人愉快的“獎勵”,當每次的“獎勵”都令你滿意的話,這個特定的“迴路”就會變得越來越強大,到了一定的階段後,你甚至都不必再對行為進行思考,單純只是做,甚至不必再對“慣性行為”進行思考的時候,一個習慣就正是培養成了。

既然已經瞭解了“習慣迴路”,那麼該如何利用它來克服自己的惡習呢。

利用“習慣迴路”,弄清楚產生壞習慣的“提示”、“慣性行為”、“獎勵”

現在我們要弄清楚壞習慣中的“獎勵”是什麼,因為“獎勵”是整個“習慣迴路”的推動劑,比如你意識到抽菸習慣的“獎勵”是為了幫助自己緩解壓力,也許是你的工作處於困難的時期,也許是你和同事相處得很糟糕,為了緩解這種壓力,從而開始抽菸,如果是這種情況,就應該設法對這個問題進行處理,你不可能讓生活中的壓力突然就消失掉,因此我們就需要重新選擇一個能夠緩解壓力的習慣,負重鍛鍊的習慣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記住,習慣不可能真正消除掉,“提示”和“獎勵”不可能真正改變,不過我們可以讓“慣性行為”發生變化,也就是所謂的:“替代”而不是“消除”。

看到這的你,可以拿起筆和紙,簡要寫出你自己惡習中的“習慣迴路”,“慣性行為”很好理解,它就是習慣本身;“提示”可能有些棘手,“提示”在絕大數情況下都不是一種,促使我們上癮的情況各種各樣,儘可能多地想一想,將這些情況寫下來。

比如我喜歡抽菸的習慣的“提示”清單:當我喝酒時、當我感覺受到了打擊時、當我無聊無所事事或者與別人侃侃而談時。

另外要弄清楚“獎勵”又有哪些,“獎勵”也分許多,但每個成癮的壞習慣都會讓多巴胺的含量上升,不過需要探究更深,找到我們渴求的最主要的“獎勵”是什麼,比如你抽菸是為了舒緩壓力,別人抽菸是想獲得認同感,只有對自己的生活進行分析,仔細思考一下,推測出自己惡習的“獎勵”究竟是什麼。

以上的情況可能會花費你兩到三天或者一週更長的時間,但如果要想改掉壞習慣,就必須儘可能地把“提示”、“慣性行為”、“獎勵”分析得仔細透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