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成語

找回生活的意義感,心安理得地混日子

作者:由 劃線情感重點 發表于 成語日期:2022-10-17

心安理得怎麼造句子

找回生活的意義感,心安理得地混日子

當我還是一個相當早熟的少年的時候,我就已經深切地意識到,大多數人終生無休止的追逐的那些希望和努力,是毫無價值的,而且我不久就發現了這種追逐的殘酷。每個人只因有個胃,就註定要參與這種追逐,他的胃也許可以得到滿足,但是一個有思想,有感情的人,所追逐的,遠不該僅是如此。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找回生活的意義感,心安理得地混日子

為什麼現代人願意犧牲生活去工作?為什麼越來越多的暢銷書都在渲染工作的意義?這與我們的意義感流失有很大的關係。

『意義感流失』這個概念,是陳嘉映老師提出來的。因為傳統在瓦解,為了提升工作效率,我們的分工變得越來越細,這就導致每一個環節上的人,不能切身的感受到工作的重要性,從而導致意義感的流失。另一方面,分工越細,對工作的要求就越機械化,要求你更嚴謹、更高效。然後,重複勞動,這就加重了意義感的流失。

意義感的流失還會導致一個後果,就是你越找不到意義,就越不敢讓自己停下來,漸漸地我們就活成了一個永動機。可是我們不停的生產,真的會對社會,對個人更好嗎?並不是,因為在經濟危機中,大家減少消費,卻還在拼命地生產,就會造成愛硬斯坦口中的『虛假生產過剩』,造成資源和人力的雙重浪費,可是你還不能停下來,因為你停了,別人沒停,你就會被甩在後面,面對這樣的經濟危機,愛因斯坦的第一個建議是:立法減少工作時間,也就是『加班違法』。這樣你就不用跟著那些不要命的人,一起不要命了。

可是像愛因斯坦這麼聰明的人,畢竟是少數。大部分人還是覺得,只有做的越多,才能得到更多。其實愛硬斯坦這種做減法的思維,與我國古代老子的哲學,有許多共通的地方。比如說無中生有,無為而治,共通在哪裡呢?

在量子理論當中,認為物質是由量子振動產生的,高頻的振動產生無形的物質,比如說思想、意識、精神。而低頻的振動產生有形的物質,比如我們看到的桌椅板凳,即使你沒有在動,這世上也沒有一樣東西是靜止的,而且越是頻率越高,能量越強的運動,越是你肉眼看不到的,比如智慧、思想。

找回生活的意義感,心安理得地混日子

回到現實生活中來,我們普通人謀生的方式,就是創造有形的物質,你謀生的能力,其實只用到了生命潛能當中極其微小的一部分,就是這極其微小的一部分,以及極其有限的創造,卻耗盡了你幾乎全部的生活。所以有些事情,你做的越多,失去越多。只是因為大家都在失去,才顯得你沒那麼明顯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