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成語

《莊子》這3個故事,一個境界高有智慧的人,都具備這一個品質

作者:由 小播讀書 發表于 成語日期:2021-05-07

安之若命什麼意思

大家好,這裡是小播讀書,今天我們繼續分享道家思想經典《莊子》這本書,今天我們要分享的是《莊子·德充符》,這是《莊子》內篇的第五篇。

《莊子》這3個故事,一個境界高有智慧的人,都具備這一個品質

在講這一篇“德充符”之前,當然,這裡的“道”和我們傳統意義上的“道德”的德是完全不一樣的,之前我們也分享過關於老子《道德經》中關於“德”的論述,簡單來說,道是萬物的本源和歸屬,德是萬物得之於道者,也就是說,“德”就是按照“道”的方式行事,就是一種“德”。“德充符”的“充”表示充分和完全的意思,而“符”就是驗證的意思。所以“德充符”意思是說,我們怎麼去驗證一個人表現出了完美的德行,一個充滿德行的人是怎麼樣的,這裡莊子用了幾個預言故事,來展現了道家思想中所倡導的“德”。

《莊子》這3個故事,一個境界高有智慧的人,都具備這一個品質

第一個故事是這樣的,說魯國有一個被砍了腳的人叫

王駘[dài](莊子虛構的人物,駘表示愚笨的意思)。在他門下學習的學生,比孔子門下的學生還多。常季就問孔子,為什麼這個人這麼厲害,他“立不教,坐不議。虛而往,實而歸”,他站著的時候不教誨,坐著的時候不議論,弟子們空虛著來,卻充實而歸,在王駘這裡感覺都學到了很多東西一樣,常季就感覺非常疑惑。

孔子說,王駘[dài]可以稱之為聖人了,他可以把生死都置之度外,完全不受殘疾的影響,他洞悉萬物的變化,還能守住自己的本性。

孔子接著說

,王駘這個人的境界非常高,他視萬物為一個整體,完全感覺不到自己身體的缺陷,他看待自己失去的那隻腳,就像掉在地上的一塊泥土。這種人我都想要去拜他為師,何況那些不如我的人呢?

《莊子》這3個故事,一個境界高有智慧的人,都具備這一個品質

常季還不太理解孔子的話,接著追問說“他境界高沒問題,但為什麼有這麼多人去追隨他嗎?”這裡莊子借用孔子之口,說了一句非常有名的話:“

人莫鑑於流水而鑑於止水。唯止能止眾止

”,意思是說,沒有人會用流水去映照自己,而要用靜止的水來映照自己,只有靜止的水,才能反映出一切來照之物。這裡莊子借用孔子的口說,

王駘就是那個靜止的水。孔子說,世上的樹木很多,但只有昂然挺立的松柏能四季常青;世上的人也有很多,但只有堯舜這樣端正品德的人,才能成為眾人的表率。這正是因為,他們先端正了自己,然後才能去端正別人,所以,眾人都要去追隨他。

莊子在《德充符》這篇內容中,還說了另外兩個被砍去了一隻腳的人,一個是鄭國的申徒嘉,一個是魯國的叔山無趾。莊子講了三個獨腳人的故事,並且他們都能做到“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也就是他們雖然身體殘疾,但能坦然接受自己,並將自己視為萬物的一部分,所謂“自其同者視之”,這是一種有“德”的境界。

《莊子》這3個故事,一個境界高有智慧的人,都具備這一個品質

除了形體殘缺,莊子在這篇《德充符》中,還說一個哀駘[dài]它的故事,魯哀公聽說在衛國有一個人相貌奇醜,而且還沒有權勢、利祿、口才和學識,但是每個與他相處過的人,都不願意離開他;女子見過他,都要做他的妻子。於是魯哀公把他找來要看看這人真的有什麼本事,魯哀公與他相處一個月之後,就發現自己非常信任他,甚至願意把國事交付於他,在哀駘它走了之後,感覺很惆悵。於是魯哀公就來問孔子,這個人到底在什麼地方這麼有魅力。

孔子說,他去楚國的時候,路上看見一群小豬在剛死去的母豬身上吸奶,一會兒突然就驚慌失措地跑開了,因為小豬覺得母豬不是自己的同類了,小豬愛母親,不是愛母親的形體,而是愛它形體內在的力量。戰死沙場的人,不用武器上的裝飾品陪葬;被砍斷腳的人,沒有理由再愛惜自己的鞋子了。所以孔子說,哀駘它之所以不動聲色地取信於人,不是在於他的外在的東西,而是他內心的力量。哀駘它是一個“才全而德不形”的人。

《莊子》這3個故事,一個境界高有智慧的人,都具備這一個品質

在莊子眼中,人有三種境界,一種是“形全”,就是身體沒有什麼缺陷的人;第二種是“才全”,就是即便是形不全,卻依然能夠保持自我的本性真實,面對一切處境;第三種是“德不形”,類似道家思想中的“無為而無不為”的意思,就是像哀駘它一樣,在很多人看來,他是一個沒什麼本事的人,他的才能和德行讓人完全看不出來痕跡,似有若無,正是順其自然的極致表現。所以,莊子在這一篇內容中,通過幾個虛構有身體殘缺的人王駘、叔山無趾、哀駘它、申徒嘉,來闡述了自己的對於“聖人”的境界,就是“才全而德不形”。

其實在我們生活中,有一種人就能散發出這種“德性”,有時候你看到一個人,會潛意識中覺得這個人很好,也會很信任他,但你要說什麼原因,其實很難講清楚,只是一種直覺或者本能,而相反,有時候我們看到一個人,就會覺得這個心懷不軌,品行不正,也許是面相,也許是一種直覺,說不清楚。也許這就是莊子說的“才全而德不形”的境界,有的人德行很高,由內而外散發出一種氣質。

《莊子》這3個故事,一個境界高有智慧的人,都具備這一個品質

這裡莊子道家的“德”和孔子儒家的“德”是完全不一樣的。莊子在《德充符》中所闡述的道家的“德”是一種內心的自然狀態,是一種淳樸的天性。能保持內心的自然狀態的人,就是有德之人。所以,莊子說“道與之貌,天與之形,無以好惡內傷其身”,意思是說,道給了每個人的內在天性,而自然給了每個人的外在形體,不要讓好惡之情傷害到自己的天性。

“德”是一種萬物的天然本性,能保持這種本性,就是一種“德”。最高的境界就是“才全而德不形”,讓人完全感覺不到“德”的存在和痕跡,才是一種大智慧。這和道家的“無為而無不為”的思想有異曲同工之妙,“無為而無不為”並不是說什麼都不做,而是說不刻意為之,要順其自然,尊重自然規律,與天下萬物融為一體,是一種“無我”和“忘我”的境界。

《莊子》這3個故事,一個境界高有智慧的人,都具備這一個品質

而儒家的“德”,更強調的禮義廉恥和個人修養,是人在社會中表現出的一種道德品行。儒家以“溫、良、恭、儉、讓”為修身的五德。春秋時期,子禽問孔子學生子貢,為什麼孔子每到一個國家都能聽到該國的政事,子貢回答:他老人家溫和、善良、恭敬、儉樸、謙讓,他用這樣的態度去對待別人,別人自然會把政事告訴他,這是他與眾不同的品德,也是與別人聽到政事方式不同的原因。

《荀子·非十二子》中說:“

不知則問,不能則學,雖能必讓,然後為德

。”意思是說,一個人不知道就要向別人請教,不會做就要學習,雖然能做了,一定還要謙讓,這才算是有“德”之人,道家思想的德更強調先天的本性,而儒家的德更強調後天的培養。

好了,今天的內容就是這些,如果喜歡我的內容,請關注“小播讀書”,我們下一篇文章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