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成語

“凡事當以利害較之”——談《三國演義》決策方案的選優

作者:由 醉入月夜 發表于 成語日期:2023-01-19

選優,是決策的一個重要概念。從這個意義上講,決策就是從擬定的諸多方案中選擇一最優方案而進行的分析、判斷過程。選優的前提是多方案,選優的過程是利害相較,對不同方案進行評價。如果只有一個方案,那就失去了比較選擇的餘地;如果沒有對每個方案的論證和評估,決策就失去了依據,決策的趨利原則就得不到保證。

“凡事當以利害較之”——談《三國演義》決策方案的選優

《三國演義》第62回描寫了這樣一段情節:劉備應劉璋之請,進駐葭萌關,抗拒漢中張魯的入侵,後來因為向劉璋借軍馬錢糧,受到刁難,於是“毀書發怒,前情盡棄”,兩人翻臉。這時,劉備問計龐統:“如此,當若何?”龐統回答:“某有三條計策,請主公自擇而行。” 劉備又問:“哪三條計?”龐統說:“只今便選精兵,晝夜兼道徑襲成都,此為上計。楊懷、高沛乃蜀中名將,各仗強兵拒守關隘,今主公佯以回荊州為名,二將聞知,必來相送;就送行處,擒而殺之,奪了關隘,先取涪城然後卻向成都,此中計也。退還白帝,連夜回荊州,徐圖進取,此為下計。若沉吟不去,將至大困,不可救矣。”劉備評價比較認為:“上計太促,下計太緩;中計不遲不疾,可以行之。”

於是,依中計而行,輕而易舉奪了涪水關,然後下雒城,取綿竹,直搗成都;在此,龐統提出的是三個行動計策,加上“沉吟不去”,實際上是可供選擇的四個方案,龐統可謂多謀,劉備堪稱善斷,兩者的最佳結合,選定了良好的方案,取得了最好的效果。

“凡事當以利害較之”——談《三國演義》決策方案的選優

赤壁大戰前夕,東吳統治集團內部形成和戰兩派,雙方爭論不休,在孫權沒有明確表態時,魯肅給他分析:“眾人皆可降曹操,惟將軍不可降曹操。”孫權向:“何以言之?”魯肅回答:“如肅等降操,當以肅還鄉黨,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將軍降操,欲安所歸乎?位不過封侯,車不過一乘,騎不過一匹,隨從不過數人,豈得南面稱孤哉!眾人之意,各自為己,不可聽也。將軍宜早定大計” 這一席話,是從孫權的切身利害出發,對投降方案的正確評估,它恰好觸到了孫權的痛處,清楚地告訴孫權,抗曹是他應該選擇的唯一正確出路。

《三國演義》啟示人們,必須對方案進行評估和優選,這是很有價值的。但是,它所反映的單憑領導和個別智囊人物的個人經驗進行選優的方法,在今天卻具有極大的侷限性。現代管理科學已經為我們提供了許多方案評估技術,在此不作贅述。

“凡事當以利害較之”——談《三國演義》決策方案的選優

然而不論何種評估技術,最基本的是建立評價準則和評價指標體系,然後依此來辨別方案的優劣。如果評價指標和評價準則不同,目標即使名義不變,而實質卻可以大相徑庭。

比如某個企業把滿足市場的需要作為目標,但卻把“產值”作為主要衡量指標,結果必然是南轅北轍,貨不對路。作為現代中國的一個企業,應該把全面經濟效益作為評價方案的價值準則,自覺的把微觀經濟效益和宏觀經濟效益,把暫時經濟效益和長遠經濟效益,把經濟效益和社會綜合效益結合起來,並且努力使評價指標定量化。同時又要規定權衡指標的原則,以便在指標衝突時有所取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