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成語

朝歌剿匪堪稱王陽明師傅,增灶破羌賽孫臏的虞詡為啥會湮沒無聞

作者:由 史海孤舟 發表于 成語日期:2023-01-27

堙沒的意思是什麼

公元

105年12月,隨著風華正茂、躊躇滿志、想要重振東漢雄風、開疆拓土、年僅27歲的漢和帝突然撒手人寰。出生才一百多天的皇子

劉隆

即位成為皇帝,就是

中國歷史上壽命最短

漢殤帝

公元

106年六月,因為西域諸國不斷反覆、背叛,經過東漢朝廷討論決定:

撤銷西域都護

,將

在西域各地

屯田

官兵

全部

接回

到玉門關之內。

真是

“一頓操作猛如虎,仔細一看原地杵”,一夜之間又回到東漢初期的“關閉國門”狀態。

俗話說:屋漏偏逢連夜雨、按下葫蘆起了瓢。

西邊剛剛退出西域、龜縮防守;西南的羌人又開始一波接著一波造反、叛亂;北部的匈奴、鮮卑也開始不斷騷擾、侵犯邊疆。一時間,東漢帝國的西部、北部邊疆都陷入戰火之中。

朝歌剿匪堪稱王陽明師傅,增灶破羌賽孫臏的虞詡為啥會湮沒無聞

公元

107年,鄧太后的哥哥、車騎將軍鄧陟、

徵西校尉任尚,率領屯騎、步兵、越騎、長水、射聲等五營兵及各郡郡兵,共五萬人,進駐漢陽(今甘肅甘谷),以防備羌軍進攻。

經過幾年反反覆覆、各有勝負的拉鋸戰,到漢安帝公元

110年,有人向

鄧騭建議

與其在這些偏僻、窮困的地區拼消耗,不如把這裡的老百姓都遷回到

三輔

把這些

“鳥不拉屎”的地方讓出去算了。

於是,大將軍鄧陟打算放棄

涼州

今甘肅省武威市

準備

集中力量對付

來自

北方

威脅更大

的邊患。

但是,一槍不放就放棄大片的國土,即使是皇太后的哥哥、大將軍鄧陟也不敢拍這個板。於是,他決定

召集

朝廷

公卿進行商議

集體討論。

他給出的理由是:現在西域已經徹底放棄,擺在眼前的是西南羌人作亂和北邊匈奴威脅,面臨著兩線作戰的困難和危險。

這就好比是

兩件

破衣服,

如果

犧牲其中的一件去補另一件,

縫縫補補,

還能得到一件

完整的衣服。

不然的話,就兩件全都不保了。

所以,大將軍鄧陟打算放棄涼州。

大將軍一言九鼎,誰敢反對?

朝歌剿匪堪稱王陽明師傅,增灶破羌賽孫臏的虞詡為啥會湮沒無聞

但是,國難當頭,

“位卑言輕”的郎中虞詡站了出來,強烈反對。

虞詡向

太尉張禹

建議說,

大將軍鄧騭的計策

不可行

!他

提出三點理由,其中一條就是,自古以來

關西出將,關東出相

”。

猛士和武將,多數出在涼州,當地民風雄壯勇武,慣於從軍作戰。

如果把他們棄之不顧、送給敵人、助紂為虐。那麼,以後的局勢就會像

惡瘡

一樣

,不斷侵蝕潰爛而沒有止境!

虞詡在反對的同時也給

張禹

提供了保全涼州的解決辦法:

收攬網羅涼州當地的英雄豪傑,將州郡長官的子弟帶到朝廷來,命中央各官府分別任用數人,表面上是一種獎勵,用來回報他們父兄的功勳勞績,而實質上是將他們控制起來,做為人質,以防叛變。

張禹

醍醐灌頂、猛然醒悟,非常

讚賞他的意見,再次召集大將軍、太尉、司徒、司空等四府進行商議。

又經過反覆論證,大家

一致同意虞詡的意見。於是徵辟涼州地區有勢力和有影響的人士到四府擔任屬官,並將當地刺史、太守和其他州郡高階官員的子弟任命為郎,進行安撫。

但是,虞詡這一

“救國救民”的建議卻得罪了當朝最有權勢的大將軍鄧陟。

朝歌剿匪堪稱王陽明師傅,增灶破羌賽孫臏的虞詡為啥會湮沒無聞

於是,心懷怨恨的大將軍鄧陟就準備對虞詡進行打擊報復。

正好這時

朝歌縣

河南省鶴壁市

叛匪寧季等數千人造反,殺死官吏,聚眾作亂連年,州郡官府無法鎮壓

告急文書傳到朝廷。

鄧騭

大喜過望,他準備

“表演”一出精心設計的好戲。

《三國演義》裡,當年禰衡

“擊鼓罵曹”惹怒了曹操。於是,不想擔當惡名的曹操“不動聲色”就將禰衡強行“送”到江夏黃祖那裡。

結果,一切如曹操所願,武夫黃祖一怒之下殺死禰衡,幫助曹操完成

“借刀殺人”的小心願。

所以,表面上

鄧騭

表現得對虞詡非常讚賞,說要提拔他,先安排他下基層鍛鍊、鍍鍍金。實際上,是想借匪徒之手,替自己出口惡氣,來個

“借刀殺人”。於是,就

任命虞詡為朝歌縣長。

那麼,

“初出茅廬”的虞詡會重蹈禰衡的覆轍嗎?

話說接到虞詡升任

朝歌縣長

訊息,

虞詡的

親朋好友

都為他深感憂慮

擔心他泥牛入海、有去無回。

誰知道虞詡卻很高興,笑著對他們說:出色的人不講條件!咱們這些做屬下、臣子的,哪有遇事

“拈輕怕重”、“挑肥揀瘦”、躲避風險、逃避責任、不敢迎難而上的呢?

再說了,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

不遇到

一團亂麻、

盤根錯節,

又怎能

識別鋒利的刀斧

呢?在你們眼裡危機重重、兇險萬分的

“死地”朝歌,也許就是我建功立業、大顯身手的好舞臺啊!

朝歌剿匪堪稱王陽明師傅,增灶破羌賽孫臏的虞詡為啥會湮沒無聞

虞詡一到任

就去拜見

河內太守馬稜

馬稜

認為虞詡本是儒生,這次卻要與叛匪

“赤膊上陣”、面對面玩刀,很為他擔憂。

虞詡卻腹有良謀、成竹在胸、不以為然。

首先,他認為朝歌的

這群叛匪,

只是迫於生計,

象狗群羊群那樣

本能的

聚在一起,

相互壯膽、報團取暖、

尋求溫飽

而已

其次,他們並沒有什麼遠大的抱負。因為

朝歌背靠太行山,面臨黃河,離敖倉不過百里,而青州、冀州逃亡

過來

的難民數以萬計

叛匪卻

不懂得開啟敖倉,用糧食招攬

難民、壯大隊伍

同時

搶劫武庫中的兵器,據守成皋,斬斷天下的右臂,這

說明他們

很好對付、根本

不值得憂慮。

當然,現在他們的勢頭正盛,很難正面交鋒、用

強力取勝

但是,

兵不厭詐

”,只要避其鋒芒、找到對付他們的辦法,他們就是一群“待宰的羔羊”。

於是,

虞詡制定了三個等級,用來召募勇士,命

屬下

官員各自就所瞭解的情況進行保舉:行兇搶劫的,屬上等;打架傷人

偷盜財物的,屬中等;不經營家業、不從事生產的,屬下等。共收羅了一百多人。

虞詡設宴

熱情款待

他們,將他們的罪行一律赦免

令他們

混入

叛匪隊伍裡

充當

“內線”,

誘使叛匪

出來

進行搶劫,

提前得到訊息的

官府則設下伏兵

張網已待

,於是

一次就

殺死叛匪數百人

極大的震懾住了叛匪的囂張氣焰

這還不算,

虞詡

秘密派遣會縫紉的貧民為叛匪製作服裝。

他們

特製

”的

綵線縫製裙衣,叛匪穿上以後,

只要

在集市街巷一露面,就

會馬上

官府給

抓獲。

這下,

叛匪

可就徹底蒙圈了!

不明不白只要一出動就中埋伏、一出現就被抓,卻根本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於是成為

“驚弓之鳥”的匪徒們全都四散而逃作鳥獸散,矇在鼓裡的他們都認為是

有神靈在幫助官府。

就這麼簡簡單單、不按常理出牌、神鬼莫測的兩招組合拳,

朝歌縣境內

就全部平定。

熟悉明朝歷史的愛好者,對於心學鼻祖王陽明當年在

“南贛剿匪”,那一系列出神入化、虛實難辨、以匪制匪的詭異戰法耳熟能詳、讚不絕口時,是不是從虞詡在朝歌剿匪令匪徒防不勝防、徒喚奈何的結局裡也可以看出相似的、詭計多端、變化無窮的招數、套路?

從剿匪的戰術安排和過程結果來看,說虞詡堪稱是王陽明的老師也不為過吧?

朝歌剿匪堪稱王陽明師傅,增灶破羌賽孫臏的虞詡為啥會湮沒無聞

公元

115年,迫於羌人越來越大壓力的鄧太后,聽說當初在朝歌剿匪的虞詡有將帥的韜略。於是就將已調到懷縣任縣令的虞詡,任命為

武都郡太守。

胸懷大志、腹有良謀的虞詡,終於走上

“平定羌亂”、“為國效命”的疆場。

話說當虞詡準備前去赴任,得知訊息的羌人派出幾千羌軍在陳倉崤山一帶攔截、伏擊,想要把他擋回去。

得知訊息的虞詡立即命令部隊停止前進,開始將他

“兵無常形、水無常勢;隨心所欲、神鬼莫測”的兵法精髓演繹得淋漓盡致。

首先,虞詡開始對外宣稱:敵眾我寡,敵人又佔據有利地勢。所以,必須上書朝廷,請求增派援兵。等援兵到達之後,再向羌人發起攻擊。

對面的羌人看見虞詡停止前進,又聽說他正忙著呼叫援兵。想想也是,就憑他現在手頭這點兵馬,打過來還不夠塞牙縫呢!等援軍?那援軍趕到還不猴年馬月、不知道乾等到啥時候呢?

算了,不等了。讓虞詡的援軍慢慢爬吧,咱們可以放心大膽地到附近地區去劫掠、放鬆去,留下一點人馬盯住虞詡這點人就足夠了。

虞詡等的就是這個機會。他看見羌人興高采烈地各自分頭出發、防守鬆懈,就馬上帶領手下將士星夜開拔、銜枚疾走,一口氣就急行軍一百多里地。

然後,他開始命令官兵每人都要修出兩個灶臺,以後每天增加一倍。

話說正高高興興去劫掠的羌人首領聽說虞詡居然趁他們不備,偷偷

“穿越封鎖線”跑了。於是惱羞成怒、氣急敗壞地從後面猛追過來。

可是,當他們一路趕來看到越來越多的灶臺擺在眼前時,就開始心虛膽怯、猶豫不決、集體蒙圈。想追上來又怕捱揍,不追心又不甘,只能是遠遠地跟著,根本不敢靠近一探虛實。從遠處看,就像是為虞詡

“保駕護航”似的。

虞詡就這麼一路有驚無險地順利到達目的地。

朝歌剿匪堪稱王陽明師傅,增灶破羌賽孫臏的虞詡為啥會湮沒無聞

現在別說是羌人感到稀裡糊塗、莫名其妙,就是手下官兵也是百思不得其解。

於是就向虞詡請教:據我們所知,戰國時期,孫臏對龐涓使用過減灶的計策大獲全勝;而且兵法上規定說每天行軍不要超過三十里,為的是要儲存體力、以防不測。

可是您這次卻是不但跟孫臏反著來,而且也違反兵法的規定,命令我們每天強行軍近二百里,這是什麼道理呢?

虞詡心情很好,慷慨解囊:很簡單,兵法是死的,可人是活的。這次咱們是敵眾我寡、還要穿越封鎖線。所以命令加速行軍,就是為了擺脫羌人追擊。

羌人因為咱們兵微將寡、待在原地等援軍,所以才會分兵出去搶劫。現在發現咱們衝過去而追擊,其實他們心裡也沒底。不知道咱們還是原來這點兵馬呢?還是已經有援軍加入進來?

而這就是解開被羌人追擊擔憂的鑰匙。

所以我就

“對症下藥”,沿途增加灶臺。這樣就動搖了他們的決心。現在,咱們這邊急行軍跑得快、又每天增加新的灶臺,就必然讓他們起疑心。

吳起說過

“三軍之災,起於狐疑”,他們即狐又疑,還怎麼敢追上來呢?

而且,當初孫臏減灶是為了吸引龐涓大膽追擊而故意示弱;咱們現在是為了擺脫敵人才故意示強。這都是不同情形下為達到目的而採取的不同招法,怎麼可以照搬照抄而不知道靈活運用呢?

朝歌剿匪堪稱王陽明師傅,增灶破羌賽孫臏的虞詡為啥會湮沒無聞

現在虞詡已經到達

武都郡

可是一點驗兵馬,還不到三千,還真就是

“兵不滿三千、將不過關張”,可對面擺開的羌人卻足足有一萬多人。

羌人仗著人多勢眾,一上來就連續猛攻幾十天,準備給虞詡來個下馬威,連圍帶打,氣焰十分囂張。

虞詡站在城頭,看著城下密密麻麻的營帳、連喝帶唱、大呼小叫的羌人,微微一笑:嗯,看架勢,你們也是

“兔子拉磨、有前勁沒後勁”,銳氣也消耗得差不多了吧?明天就該輪到本帥出手收拾你們了。

別看你們現在鬧得歡,明天就讓你們拉清單!小樣兒,跟我鬥,死得快!

第二天,

虞詡向手下將士下令:都不許使用強弩,只能用射程短、威力小的小弩進行反擊,違令者,斬!

羌人擺出攻擊陣型、攻到城下,抬頭一看:呦呵,對面射過來的都是啥啊?晃晃悠悠、飄飄忽忽、飛到一半自己就掉下來了?呀!對面的那個啥沒子彈了!

集團衝鋒!擺開陣勢壓過去,一鼓作氣爬上城頭,一定要活捉虞詡!

那邊,氣勢洶洶、眉飛色舞的羌人排山倒海般猛撲過來。

這邊,淡定的虞詡往城下一看:嗯,這次撲過來的羌人才有點意思嘛。密密麻麻跟螞蟻似的,給他們先來幾輪

“火力覆蓋”,再乘勢出擊,估計今天這波羌人該哭著跑回去了。

傳我命令!集中火力,每二十隻強弩集中攻擊一個羌人,先把他們衝在前頭的猛士射成刺蝟、讓他們嚐嚐

“三百殺威棒”再說!

一輪急速射,衝在最前面的都成了刺蝟;兩輪急速射,羌人開始集體蒙圈、反思:之前飛到一半掉下來的是啥?三輪急速射,這才恍然大悟、如夢方醒:這是一個圈套,就是騙我們衝到城下當活靶子的!

這個虞詡太狡猾、變著花樣坑咱們!弟兄們,別傻站著了,趕緊撤啊!

想跑?虞詡令旗一揮,城門大開,早就躍躍欲試、耀武揚威的漢軍舞刀弄槍衝了出來,一通橫衝直撞、砍瓜切菜,把跑得慢的羌人都永遠地留了下來。

朝歌剿匪堪稱王陽明師傅,增灶破羌賽孫臏的虞詡為啥會湮沒無聞

第二天一早,百思不得其解、咽不下這口氣的羌軍又遠遠地圍了過來,反正是不進入虞詡強弩範圍之內,準備就這麼再對峙一下。畢竟以多打少,還被虞詡按在地上暴揍一頓,鼻青臉腫的傳出去名聲不好聽不是?

虞詡一看:哦,這是欺負我兵微將寡,想鼓足勇氣再跟我嘚瑟嘚瑟你們人多是吧?

這好辦,本帥兵書戰策爛熟於胸,隨隨便便拿出一樣,就讓你們開眼並連滾帶爬逃回去信不信?

於是虞詡下令,集合全部將士,先是從東門旗幟鮮明地出發,繞到北門進入。然後馬上換裝,有打著另一套旗幟從東門出發,如此迴圈往復。

遠遠圍觀的羌軍一看:我去!這麼多人、鮮衣怒馬、輪番出城進城,看架勢比我們這些

“觀眾”人還多!這仗沒法打了,虞詡兵微將寡,我們還被打成這樣!如果,他手裡有了援兵,我們就在這傻站著,他肯定要來個大包圓、把我們一口悶啊!還是先避避風頭再說吧。

這些早在虞詡的預料之中。

虞詡知道羌人要跑,就秘密派遣五百多精銳部隊,提前埋伏在羌人撤退必經之路的河道淺水處張網已待。

果然,夜半時分,羌軍大部隊潮水一樣退了過來。

伏兵一聲吶喊、從兩側殺出。羌軍突遭打擊、措手不及、丟盔卸甲、狼狽逃竄,遭受到重大打擊、從此一蹶不振、潰敗離散而去。

虞詡以不到三千的兵馬以少勝多、一次性解決了當地羌人的武裝。

朝歌剿匪堪稱王陽明師傅,增灶破羌賽孫臏的虞詡為啥會湮沒無聞

羌軍逃離之後,虞詡開始實地勘察地形,在險要處

修建營堡一百八十處

以此為據點,開始

招回流亡的百姓

賑濟貧民

開通水路運輸。

史書記載:虞詡剛到任時,當地

谷價每石一千錢,鹽價每石八千錢,僅存戶口一萬三千戶。

虞詡

在任三年之後,米價每石八十錢,鹽價每石四百錢,居民增加到四萬多戶。人人富足,家家豐裕,從此一郡平安。

有愛好者很不解:虞詡以書生身份領兵剿匪、破羌,文武雙全、屢立奇功,可以說是

“軍政全才”的典範和榜樣。

可是,為啥戰功赫赫的虞詡歷史上卻知名度不高、宣傳力度不夠呢?

史海孤舟認為: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其實整個東漢王朝時期,從為光武帝劉秀開創帝業、南征北戰的雲臺二十八將開始,到《三國演義》前,無論再怎麼能打、會打,都集體性的

“將星暗淡”、被史書刻意漠視、很少提及。

二是,也加上虞詡這個名字太文縐縐、生僻拗口,不是那種讓人讀起來如雷貫耳、威武勇猛的名字,讓很多人提不起興趣。如果,要是改成

“虞美人”或別的朗朗上口的好名字,情況也許會有所改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