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成語

古代人出門帶什麼乾糧?

作者:由 時尚清單 發表于 成語日期:2021-10-04

前不巴村後不著店意味著什麼

戰國以前,交通落後,飲食業很不發達,人們出門旅行,經常能碰到前不巴村後不著店的時候,即使腰纏萬貫,也沒地兒買吃的,沒辦法,出門時,得帶上乾糧。這乾糧,就在“簞”(用竹子或柳條編的小圓筐)裡裝著。

那時候,沒有燒餅,沒有饅頭,更不可能有速凍水餃和速食米線,最耐貯存、最適合攜帶、也最常見的乾糧,就是“糗”。糗是什麼呢?有人說,是炒麵。錯!是炒熟之後,加水搗制、揉搓成形、最後再晾乾的鍋巴。這鍋巴,當時不光能用小麥面加工,還可以用大米、大豆、小米、小豆以及用其他糧食來加工。加工的方法大同小異,都是先擱鍋裡炒熟,再擱石臼裡搗碎,再加水和勻,再揉搓成塊,最後再鋪開曬乾。單看形狀,它有點兒像現在超市裡賣的、女生愛吃的、真空包裝的鍋巴,但現在的鍋巴是油炸的,加工方法跟糗不一樣。

至少從西周開始,一直到戰國後期,老百姓出門走遠路,身上一般都會挎一個“簞”,簞裡裝的,一般都是糗。走路走餓了,開啟簞的蓋子,掏出一把糗來,蹲在路邊捧著吃。光吃糗,味道還是偏寡,最好再來點兒菜,不過菜不方便攜帶,即使在袍子底下揣棵大白菜,路上也不方便炒來吃,於是退而求其次,蘸滷汁吃,這滷汁用醋調製,裡面有鹽有醬有薑絲,吃乾糧時澆上幾勺,能代替菜餚。這樣一來,先民旅行的典型形象就呼之欲出:或乘馬車,或靠步行,風塵僕僕趕路,肩上挎著一個小圓筐,筐裡裝著鍋巴;背後揹著一個小瓦壺,壺裡裝著滷汁兒。

古代人出門帶什麼乾糧?

有錢人出門,也帶乾糧,他們帶的乾糧不光有糗,一般還有脯。脯,就是臘肉,不過跟現在超市裡賣的臘肉不太一樣,其加工方法,是在鮮肉上擦姜抹鹽,然後擱石臼裡使勁搗,搗得稀爛,再擱鍋裡蒸,蒸熟之後,再抹姜抹鹽,然後掛起來晾乾。換言之,脯是熟的,拆開包裝就能吃。旅行的時候,脯裝在哪裡呢?不裝,用桑皮或者荷葉包起來,再用繩子束緊,出門時,揣到懷裡,或者放到車上,或者跟行李一塊兒打包。

春秋時,陳國的司徒轅頗大搞貪汙,被陳國人民趕下臺,被迫逃向鄭國,路上又渴又餓。這時跟他一起外逃的部下轅咺從包裹裡翻出三樣好東西:稻醴、粱糗、膿脯。稻醴,就是米酒;粱糗,就是用優質米粉加工的鍋巴;腶脯,就是臘肉。轅頗一見大喜,大口喝米酒,大口吃鍋巴,大口啃臘肉,吃飽喝足,問轅咺道:“我記得咱們跑路時手忙腳亂,什麼乾糧都沒帶,這些東西你是什麼時候備下的?”轅咺說:“你剛開始貪汙那會兒,我就釀好米酒、炒好鍋巴、制好臘肉了,就等你哪天外逃它們能派上用場。”轅頗聽了很感慨:“你可真有先見之明啊。”

常識告訴我們,一個領導從開始貪汙到最後外逃,當中間隔的時問是很漫長的,沒有十年八年,根本發現不了。那位有先見之明的轅咺從轅頗剛開始貪汙時就加工好乾糧,一直到轅頗外逃,乾糧居然都沒有變質。讓人不禁長嘆:人家春秋時代的乾糧,保質期可真是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