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

宋朝眉州人李燾“以本朝人修本朝事”的史學家

作者:由 鄉村文化 發表于 文學日期:2022-05-07

庭院深深深幾許李清照原文

李燾(1115年~1184年),字仁甫,一字子真,號巖,眉州丹稜(今四川丹稜)人。他是我國古代傑出的史學家,撰有《續資治通鑑長編》一書,詳記北宋九朝史事,為當代和後世所推重。

宋朝眉州人李燾“以本朝人修本朝事”的史學家

宋高宗

宋高宗紹興八年(1138年),李燾考取進士;紹興十二年秋,李燾赴華陽主簿任,開始了仕宦生活,擔任四川地方官達20年之久。在地方官任內,李燾關心民瘼,抑制豪強,興修水利,寬減科斂,政績顯著。當時,民族矛盾非常尖銳,金兵不斷南下,中原淪喪,生靈塗炭,當國者採取妥協苟安改策。不惜向女真貴族稱臣納貢,這對李燾刺激甚深。還在紹興五年,他追念靖康之難,就著有《反正議》14篇,皆數時大務。

宋朝眉州人李燾“以本朝人修本朝事”的史學家

司馬光

李燾畢生勤奮,不恥下問,精通史學,尤以熟習宋朝典故著稱。早歲在蜀中時就仿司馬光《資治通鑑》之例,初修大祖朝《長編》,但未取得朝廷認可,後以卓越的成就,受到當局注目。孝宗乾道三年(1167年),李燾受到四川制置使汪應辰的薦舉,被孝宗召赴京城臨安(今浙江杭州),授以史官之職。

李燾後半生主要在中央政府任職,作為中央官吏,他敢於直言善諫,與一般官吏看風使舵不同。《宋史》記載:“每集議,眾莫敢發言,(李燾)獨條陳可否無所避。”淳熙十年(1183年),天下久旱,李燾向孝宗“進祖宗避殿減膳求言故事”。有一天,皇帝宣對,李燾竟直言不諱地對皇帝說:“外議陛下多服藥,罕御殿,宮嬪無時進見,浮費頗多。”因為李燾所舉的都是事實,弄得孝宗很尷尬,只得支吾說:“近惟葬李婕好用三萬縟,他無費也。”沒有正面回答李燾的問題。所以《宋史》本傳評價李燾為“性剛大,特立獨行。早著書……暨在從列,每正色以訂國論。張栻嘗曰:‘李仁甫如霜松雪柏’。無嗜好,無姬妾,不殖產,平生生死文字間……”這對李燾一生算是一個公允的評價。

李燾一生著述宏富,涉及範圍相當廣泛,而其中最有價值和影響的就是《續資治通鑑長編》。

李燾治史多師法司馬光。他讀《資治通鑑》,深感此書對統治階級“資治”的作用,而惋惜此書只寫到五代,就立志將此書續寫下去。從青年時代起,他就開始蒐集資料進行準備工作,《宋史》說他“獨博極載籍,蒐羅百氏,慨然以史自任,本朝典故尤悉力研”。為寫這部書,他前後花了40年的時間,幾乎耗盡了他畢生的精力。之所以如此,正是出於他的忠君愛國的思想,希望這部書能夠像《資治通鑑》一樣,把歷史作為一面鏡子,使統治階級可以進行借鑑。所以李燾最初是把這部書取名為《續資治通鑑》的,後出於自謙,才把書名定為《續資治通鑑長編》。所謂“長編”,就是先輯錄有關歷史資料,依次排列,加以考訂,然後刪定成書。這種體裁的史書與《資治通鑑》是相同的。

宋朝眉州人李燾“以本朝人修本朝事”的史學家

宋太祖

《續資治通鑑長編》記敘了從宋太祖趙匡胤起,直到宋徽宗、宋欽宗“一祖八宗之事”,也就是整個北宋的歷史,時間雖不長,但篇幅十分浩大,全書共978卷,另有總目5卷,內容十分豐富,是研究北宋史的十分珍貴的材料。而從時間上來說,它剛好同《資治通鑑》前後銜接。

《續資治通鑑長編》最大的特色是史料十分豐富。從事編寫時,李燾為自己定下一個原則:“寧失之繁,無失之略。”李燾後半生主要在中央政府國史院工作,使他能掌握許多外面看不到的國家檔案和秘籍,為他的著作準備了豐富的材料。此外,他又對當時的經史子集、筆記小說、家乘志狀都加以採錄,在書中旁徵博引。據不完全的統計,全書引用的著作有各可考者就約有400種左右。這就客觀上儲存了大量有價值的史料,從而為後人研究北宋歷史提供了豐富的資料。

李燾為纂修《續資治通鑑長編》,創造了資料編年分類法。據《癸辛雜識》記載:李燾“為《長編》,作木廚十枚,每廚作抽屜匣二十枚,每屜以甲子志之。凡本年之事有所聞,必歸此匣,分月日先後次第之,井然有條”。這種方法,同今天抄

錄卡片然後分類整理是很相似的,它無疑是積累和利用資料的好辦法,迄今仍有參考價值。

《長編》是記載北宋事蹟的史書。李森以本朝人修本朝史。易於觸犯時忌,冒著很大風險。宋代文網雖較寬弛,但亦有時提史而獲重譴者,但是,李森本著“良史”的膽略、氣魄和精神,在《長編》中儘量直書求實,如《長編》卷二十九,端拱元年(988年)十一月,記述宋軍大破契丹於定州唐河(今河北省定縣附近)條下,李森自注雲:“《(太宗)實錄》又云:·契丹累歲寇邊,頗為民患,國家乃於鎮、定、高陽關大屯兵甲,以犄角之。遣將之日,上親授以成算。至是,果克捷焉。按此乃史臣歸美之辭,恐非事實,今不取。”李燾寧肯忠於史實,在正文中不取本朝官修史書歸美皇上之諛詞,並於註文中加以說明。這種對本朝皇帝“不虛美”的精神,值得稱許。

李燾的史德修養也是很高的。南宋人多把北宋亡國歸罪於王安石變法,因而對王安石本人肆加詆譭。李燾對熙寧變法也是持否定態度的,曾建議孝宗把王安石、王雱(pang)父子的牌位從太學裡撤出去。然而他在《長編》中敘述熙寧年間事蹟時,不全為自己的成見所限制,大量採用了王安石以及其他變法派一些著作的記事,使熙寧變法的真實情況得到較多的反映。這是難能可貴的。

李燾一生著述豐富,大約有40多種,如:《易學》、《春秋學》、《五經傳授》、《尚書百篇圖》、《大傳雜說》、《七十二子名籍》、《文集》、《四朝史稿》、《通論》、《南北攻守錄》、《陶潛新傳》、《詩譜》、《唐宰相年譜》等等。這些著作所涉及的內容十分廣泛,足以說明李燾是十分博學的,所以當時就有人稱譽他為“雜學士”。(資料選自《巴蜀百賢》一書,配圖/虹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