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

胡適:莊子哲學會造成“不問疾苦,苟且媚世”的廢物

作者:由 獨視角 發表于 文學日期:2022-07-03

棄世而無累無累則正平是什麼意思

胡適曾經在《中國哲學史大綱》談到莊子哲學時候認為:“這種(莊學)人生哲學看起來高超得很,其實流弊很嚴重,輕的會造成一種不關社會痛癢,不問民生疾苦,樂天安命,聽其自然的廢物,重的則會養成一種阿諛奉承,苟且媚世的廢物。”。莊子的哲學真如胡適所說的不堪嗎?這得首先從《莊子》的認識論說起,莊學是從道觀、天人合一觀的本體論和宇宙觀的基礎上,建立起它的認識論。莊子對於人認識世界,有兩個層次的理解。一是透過努力實踐,從感性經驗到理性總結,來認識客觀事物。

胡適:莊子哲學會造成“不問疾苦,苟且媚世”的廢物

人們認識世界有兩個層次的理解

庖丁解牛的故事,講一位廚師對於牛的認識是精細入微,原因是「

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數千牛矣

」;而且,第一年只看到混淪之整個牛,第三年已經看不見整牛了,而現在「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行」,(《養生主》)殺牛已不用眼睛,心神引導著刀在執行。二是直覺求天地來源的本體的道。莊子極為看重一種在普通知識之上的「真知」,只有「真人」可以獲得它(《大宗師》)。為什麼他特別強調「真知」呢?因為他認為具有邏輯學色彩的辯、名言,引起人與人的紛爭,仁禮樂又有不自然甚至偽善,帶來社會混亂;而「真知」通達「道」,大道之行是個人和社會和諧共處的唯一道路。

「以明」「見獨」「坐忘」的積極意義

然而,怎樣獲得「真知」?大道玄之又玄,絕非人的感性和理性就可以認識的;而且,外物往往矇蔽人的感情和理性,產生是非之爭。所以,去除是非之心,「則莫若以明」(《齊物論》),這裡的是非之心講的是人的偏見,「明」就是「空明若境的心靈」,「以明」就是以此心靈來觀照事物。達「以明」,則需「見獨」和「坐忘」的方式來修養自身,達到忘掉萬物和自身的境界,「精神上一片混沌的無待狀態。」莊子的內聖觀,對於後來的心學、天人之學的發展有了決定性的影響。「真知」觀的正面意義在於提醒感覺和理性的侷限,對於今天人試圖以科學萬能,理性主義來評判精神世界、宗教信仰的專橫,或者跟著感覺走的遊戲人生,都是一種提醒。不過這些修養和境界,只是極少數「真人」可以達到的。

避世觀是安之若命和無情地反映

莊子「避世」,「

是聖人僕也。是自埋於民,自藏於畔。其聲銷,其志無窮,其口雖言,其心未嘗言,方且與世違而心不屑與之俱。是陸沉者也……

。」(《則陽》)聖人的僕人們過一種隱於民間,遁于山林,無求無爭,虛己無為的生活。這種人生觀和生活方式使人更接近於道,「

棄世則無累,無累則正平,正平則與彼更生,更生則幾矣。

」(《達生》)「棄世」可以與自然共生變化,這樣離道就接近了。這種避世的生活,還可以發展出一種養生之法,「

其寢不夢,其覺無憂,其食不甘,其息深深。

」(《大宗師》)從更高的層次來看,「避世」觀是「安之若命」和「無情」的人生哲學的反映。「大塊載我以形,勞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同上),自然賦予了人之形體,人應按自然變化,年輕時勤勞,年老時安逸,死時像休息一樣。

胡適:莊子哲學會造成“不問疾苦,苟且媚世”的廢物

人生就是這樣逍遙自在的一個過程而已,死亡並不可怕可悲,只是安息於天地之間而已;所以莊子之妻死後,他開始時有哀傷,而後卻「鼓盆而歌」(《至樂》) 。要能「安之若命」,就要「無情」,惠子說人無情豈是人嗎?莊子說:道給了人之容貌,天給了人形體,這就是人;無情就是不以自己的好惡觀來損傷自己的本性。(《德充符》)言下之意人要順其自然本性,使自己得到真正的益處。

自然主義生活有道德和生命價值

對於莊子的避世逍遙人生觀,人們有很大的爭論。一方是完全否定其價值。最後我們談談文章開頭胡適對莊學的看法與另一位當代學者劉小楓的觀點如出一轍,他認為道家精神雖然是超功利的,但也是超價值形態的,「否定價值實在的意義,把針對世間惡的政治(價值)本身視為惡」,另一方是充分肯定其價值。李澤厚認為莊子思想反對人的異化,尋求個人的價值,「道是無情卻有情……實際裡卻深深地滲透出對於人生、生命、感性的眷戀和愛護。」

對於莊子的人生觀,我們應當從他的自然哲學觀和他所生活的歷史時代兩方面來看。莊子所處的時代是一個「禮崩樂壞」的階段,「所帶來的罪惡和苦難怵目驚心,從未曾有。」天下動盪,各國連年征戰,百姓的生命和生活充滿危險與不安。莊子批判統治階級的殘酷和驕奢淫逸,但他覺得個人的反抗往往是無能為力的,所以他才主張人們避世,至少可以儲存生命,避免無謂的犧牲。另一方面,自然主義的生活,也符合他「天人合一」,順應自然的觀念,本身就有道德價值和生命價值。所以,莊子的人生觀不完全是虛無的和超價值形態的。正如陶淵明歸隱田園,有他的消極和無奈,但他不與黑暗的世俗者同流合汙,也有其人格美好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