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

盛京:東北冰嬉文化的集大成之地

作者:由 環京津網 發表于 文學日期:2022-08-06

盛京是哪裡的文化

盛京:東北冰嬉文化的集大成之地

有人說,盛京(今瀋陽)所有的歷史故事,最終都將回歸自然。而這些融入自然裡的故事,許多都與冰雪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絡。也因此,有著近400年曆史的盛京,成為東北冰嬉文化的集大成者。

專家認為,盛京冰嬉文化的發源與特點,與東北的地域特點、民族性格、文化淵源,甚至清初統治者的喜好都有著直接的關係。

雪美皇太極與“輝山晴雪”

“有冰的世界,盛京最溫暖;有雪的世界,瀋陽最浪漫。”

地處東北地區中心位置上的盛京,有著獨特的地域特點。這裡,冬季氣溫常年保持在零下10攝氏度左右,寒冷的氣候和豐富的水資源在此形成了冰雪文化最基本的條件,形成了盛京許多冰雪美景。從古至今,文人墨客常縱論盛京各種景色。從盛京八景到二十景,千秋各異。清同治年間,文人劉世英來到盛京,在歷時6年的遊山玩水、考察風土民情後,感受頗深,於是寫出了《陪都紀略》,列出的“留都十景”,影響至今。清末盛京人繆潤紱在《陪京雜述》中評出“盛京八景”。而這兩本書中都有“輝山晴雪”一景,這也充分說明盛京的雪景值得讚美。

遼寧省民俗學會副會長劉振超在《盛京勝景》一書中,講了皇太極與“輝山晴雪”的故事:清太宗皇太極改國號為大清後的那年冬季,他帶領人馬去盛京城外打獵。只見眼前數座山峰連綿起伏。其中,一座高山的山頂積雪銀白一片,蔚為壯觀,令人稱奇。大學士范文程奏道:“請皇上給山賜個名吧。”皇太極便說道:“這座山峰銀光奪目,就叫它輝山吧。”眾臣子一片叫好。於是,皇太極令范文程把他起的山名立在輝山之上。後來,“輝山晴雪”便成為盛京一大美景而聲名遠揚。

民趣獨具魅力的民族性格

北方的冰雪,鑄就了北方民族頑強不屈、樂觀無畏的性格和精神。面對冰雪,盛京各民族也憑藉自己的聰明才智和世代積累的經驗,創造了獨特的生存習慣和生活方式,從而形成娛樂性很強的冰嬉活動。

“滿族說部”是反映滿族社會歷史、風土民情,展現滿族人民世界觀與價值觀的口頭敘事性長篇說唱文學。滿族說部研究基地研究員朱立春認為,從歷史淵源上看,冰雪文化在封閉或半封閉的從事漁獵生產的社會中產生,成為關東古老的民俗,這是一種潛力、一種優勢,它可以促使我們較好地保持冰雪文化的地域特色,同時還可以兼收幷蓄,不斷汲取其他文化的精華,保持冰雪文化的獨特魅力。

冰雪文化作為一種文化現象,在後金(清)建都盛京之後,更涉及盛京的建築、器物、飲食、歷史、經濟、藝術、文學、運動、娛樂、服飾、風俗等諸多方面。

比如建築。盛京各民族冬天生活在極度寒冷的雪域,在與惡劣的自然環境抗爭過程中,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發明了冰雪房屋。正如一首關東民謠所唱的那樣,“關東山,真叫怪,房子全用冰雪蓋”,因此,冰雪房屋曾是東北一道獨特的風景。

還有冬捕、冬獵習俗。冰天雪地隆冬時節,正是最繁忙的捕獵黃金季節。《龍沙紀略》中記載:“江冰,始獵。參領以下獵雉,將軍獵野豬於通鏗河。”這記述了清代官員的北方冬獵。歷史上,盛京人的冬獵也很活躍。冬季裡,獵人帶犬尋貂蹤、獵野豬、狩鹿。

而在冬獵過程中,人們學會穿滑雪板、冰鞋去追捕獵物,繼而產生各種滑雪、滑冰活動。

冰嬉對冰雪感情的盡情昇華

盛京人對冰雪感情的盡情昇華,最終成為對冰嬉的無比崇拜。冬季的生活、軍事活動、娛樂活動,都已離不開冰雪。而冰嬉之源,也恰恰在於此。

作為冰雪交通工具,居住在皚皚雪原的盛京先民,學會使用簡單、靈活、方便的交通運輸工具——滑板、雪橇。在清代,每逢渾河結冰之後,滑板、雪橇就有了用武之地。

其中,滑板,又稱“滑子”“快馬子”,多用柞樺等木製成。依據不同用途,滑板長、寬、厚度以及上面鑲嵌的輔助物會有所不同;雪橇,又稱“拖床”“冰床”,北方人俗稱“爬犁”,有大小之分。小爬犁是一種小巧靈便的雪上運輸工具,為北方各民族普遍使用的日常用具。大爬犁,一般是用大牲畜拖曳的運輸交通工具。

瀋陽市文史研究館館員、著名文史專家孫丕任介紹說,乾隆皇帝回盛京拜謁祖陵時,對故鄉這種獨特的運輸工具十分讚賞,在他所作《盛京土風雜詠十二首》詩中,就涉及爬犁(滿語叫“法喇”)。所以,在盛京老百姓眼裡,雖然爬犁是不起眼兒的“土玩藝兒”,可它被乾隆帝點過贊。

如今,冬季的瀋陽,徜徉在冰雪世界裡,感受雪花飛舞的同時,還可以玩滑雪、賞冰雕、看冰燈等,還能打冰嘎、堆雪人、滑冰梯、坐冰車……豐富多彩的冰嬉娛樂活動,讓很多外地人不由驚歎,沒想到瀋陽人能玩出這麼多冰雪遊戲的花樣兒!

瀋陽日報、沈報融媒記者

陳鳳軍/文

魏爽/製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