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

中國歷史文化:端午節

作者:由 明月留靜好 發表于 文學日期:2022-08-19

亂曰已矣哉中的亂是什麼意思

中國歷史文化:端午節

端午節吃粽子

端午節在我國由來已久,可上溯至春秋時代。每年的農曆的五月初五,是中國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各地都會舉行各式各樣的節慶活動。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重午書、龍書、 重陽節, 關於這個節日的由來有很多傳說。

端午節起源於紀念屈原,相傳楚國大臣屈原抗擊秦國的主張被守舊的貴族大臣反對,不斷詆譭屈原,漸漸地楚王疏遠了屈原,後來更是將屈原逐出都城,擁有遠大抱負,愛國愛民的屈原已經看到了秦國的野心和楚國的結局,卻又被楚王疏遠,無力改變,悲憤憂鬱,心痛不已,寫下了《離驅》、《九歌》 、《天向》 等不朽的傳世名作。公元前278年,楚國都城被奉軍攻破,屈原留下“亂曰:已矣哉!國無人莫我知兮,又何懷乎故都!既莫足與為美政兮,吾將從彭咸之所居”,毅然抱石投汨羅江自盡。人們划船撈救無果,盪舟江上,後來形成龍舟競渡的習俗,又害怕河裡的魚蝦會咬食屈原的身體,便將糯米糰投入江中餵食魚蝦,希望這樣可以保全屈原的遺體,之後形成了端午食標的習俗。端午節起源於紀念屈原的說法流傳久遠。

還有一種說法:關於華人過端午節的起源,較為普遍的說法是紀念屈原或伍子胥,但不少習俗在屈原之前已經存在。而端午節的習俗中又有惡日禁忌、龍圖騰等相關內容,因此歷代流傳的端午習俗可能是多種起源互相融合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