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

臨海市象坎東村,台州城外安禪寺,潘耒借宿到僧房

作者:由 麻姑巖 發表于 文學日期:2022-12-27

成都一年下雨多少天

臨海市象坎東村,台州城外安禪寺,潘耒借宿到僧房

安禪寺

清康熙期間任職翰林院

的學者潘耒《遊仙居諸山記》的記載中,潘耒從臨海到仙居的途中,曾經在進入仙居前的最後一夜,借宿於“象坎之安禪寺,寺在深塢中,松篁四圍,鍾魚清杳”……

臨海市象坎東村,台州城外安禪寺,潘耒借宿到僧房

東村村

於是,一直想去走走看看潘耒先生筆下的安禪寺,再順便找找附近的張布墓。

剛好這個週末去白水洋有事,導航搜尋了一下“安禪寺”,離白水洋僅有幾公里之遙。事畢,驅車前往。

臨海市象坎東村,台州城外安禪寺,潘耒借宿到僧房

距離目的地還有一公里許,前面道路因電力施工無法通行,乾脆下車徒步前行,正好領略一下沿途秋收風光。

路旁有“糧食功能區”石碑,按規定功能區內只能種植水稻、小麥和玉米,看到有種植番薯的,不知道算不算違法了?

臨海市象坎東村,台州城外安禪寺,潘耒借宿到僧房

一個上了年紀的老農正在收割稻子,一臺單人腳踏打稻機已經下田,準備履行脫谷的功能……農田裡,幾乎看不到年輕人的身影。

東村是個千人以上的大村,屬於象坎片村之一。據

1986出版的《臨海市地名志》介紹,西村與東村相距一公里,東村有一巖形似佛龕(kan),西村有一巖形似大象,故二村合稱為象龕,後演變為象坎。在西邊的村莊稱為象坎西村,簡稱西村;在東邊的村莊稱為象坎東村,簡稱東村;加上附近的長田小村,合稱為象坎片村。

臨海市象坎東村,台州城外安禪寺,潘耒借宿到僧房

走進東村,零零落落見到幾個村民,村莊整體還是顯得冷清。

解放初臨海建立有象坎鄉,1956

年併入白水洋鄉。1961年7月隨當時的白水洋公社劃歸仙居縣,1963年6月劃轉臨海縣,東村現在屬於臨海市白水洋鎮下轄村。

安禪寺就坐落在東村的長田山北麓山腳下(寺後山腳)舊寺址。

臨海市象坎東村,台州城外安禪寺,潘耒借宿到僧房

據矗立在寺內的“安禪寺簡介史碑”介紹,安禪寺為臨海市城西著名道場,始建於唐五代後周廣順1-3年(公元951-953年)初名為禪師庵,宗治平三年(公元1066年)改名為安禪院,清康熙16年(公元1677年)僧道修重建,名為安禪寺,《嘉定赤誠志》和《台州府志》均有記載。香火鼎盛,名揚台州。約在中華民國三十三至三十五年(公元1944-1946年)被白水洋當局拆毀,取其材料以作它用。

臨海市象坎東村,台州城外安禪寺,潘耒借宿到僧房

現在的安禪寺於2003年11月奠基,2004年10年大雄寶殿上棟樑結頂,2005年11月21日(農曆乙酉年十月)隆重開光。

我們看到寺內僧人有五、六位,其中一位師傅熱情邀請我們吃午飯,因還有他事,婉言謝絕了師傅的好意。

安禪寺現有建築高大壯觀,觀音佛像宏偉精美。門口寫著對聯“ 地名象坎民古隨日月, 寺曰安禪佛慈護生靈”。

臨海市象坎東村,台州城外安禪寺,潘耒借宿到僧房

清朝初期的潘 耒,六歲喪父,依靠哥哥潘檉章生活。康熙二年(1663),哥哥潘檉章因受到《明史》案牽連,被凌遲於杭州弼教坊。其嫂沈氏遭到流放,那年潘耒十七歲,徒步送嫂嫂。沈氏流放至廣寧(遼寧省北鎮縣),中途流產,服藥自殺。此後潘耒歷盡悽苦,經寒窗苦讀,入授翰林院。後來遭到小人誹謗、諂害,仕途急轉直下。於是寄情山水,從臨海一路徒步遊歷到仙居,寫下著名的《遊仙居諸山記》,在進入仙居地界的前一天晚上,就“

宿象坎之安禪寺。寺在深塢中,松篁四圍,鍾魚清杳。明晨越嶺……

臨海市象坎東村,台州城外安禪寺,潘耒借宿到僧房

安禪寺也因為潘耒的借宿再次有了名人效應,也成為《遊仙居諸山記》中僅記 的 臨海二處景點之一。

現為臨海市級文保單位的張布墓,根據導航搜尋的地址,卻是導到了另外一個村莊裡的民房內,尋找失敗。

臨海市象坎東村,台州城外安禪寺,潘耒借宿到僧房

張布墓前石雕,圖源網路。

20221029